专栏名称: 申万宏源宏观
发送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最新观点及日常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江药监  ·  【科普】关注帕金森病,让生命不再颤抖 ·  2 天前  
法治时间  ·  合理饮食 ... ·  3 天前  
无线徐州  ·  吃到这种瓜子,立马吐! ·  4 天前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  能够提高人生效率的五知邮件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申万宏源宏观

化债“主导”金融数据——12月金融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宏观  · 公众号  ·  · 2025-01-16 00:00

正文




作者:

       赵伟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贾东旭









摘要


事件:1月14日,央行公布2024年12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6%,社融存量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8.0%,M2同比回升至7.3%。

核心观点:化债对金融数据的影响或贯穿2025年一季度。

12月金融数据刻画出本轮置换债对政府与企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政府债净融资的再度放量;二是企业中长贷明显低于季节性;三是M1增速的加速改善。12月政府债券的放量本身就来源于本轮化债的加速落地,这也直接影响企业中长贷的新增规模。12月企业中长贷新增仅400亿,同比少增8212亿,是信贷的主要拖累。但随着财政向企业注入流动性,企业存款出现明显改善,助推M1同比连续明显改善(+2.3pct至-1.4%)。

M2增速的改善同样来源于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注入。不过非银存款的下滑令M2增幅有限。各项存款数据中,非金融企业存款的增量最为明显,另外财政存款(减少16725亿,同比多减7504亿)的快速下降也成为M2改善的另一大来源。但前期对M2形成支撑的非银存款出现回落,单月减少3.2万亿,同比多减2.6万亿,对M2同比增速构成拖累。

居民部门方面,信贷释放相对稳定,和房地产成交高频数据基本匹配。后续能否延续或仍有赖新政策的支持。12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3500亿,同比多增1279亿,主要源于中长贷(新增3000亿,同比多增1538亿)。本轮地产政策的可持续性明显好于前几轮,居民对地产的预期也出现部分修复,居民信贷的稳定性或增强。

随2025年度置换债再度发行,上述金融数据结构或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并加速企业与居民报表修复。2024年底化债的“赶进度”深刻改变了金融数据结构,整体呈现政府债“置换”企业中长贷格局,并令M1同比企稳回升。随着财政部发布会披露“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上述金融数据格局或在今年一季度延续。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在更加重视汇率稳定的背景下,“择机调整”的操作模式成为可能。2025年1月14日宣昌能副行长针对汇率表示“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或呈现“相机抉择”的特征,宣副行长在发布会上同时表示“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常规跟踪:政府债放量,企业中长贷回落。

12月新增信贷9900亿,同比少增1800亿,较11月相比,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住户部门和企业短期融资。拆分结构来看,居民部门短贷新增588亿,同比少增171亿,中长贷新增3000亿,同比多增1538亿。企业部门方面,短期贷款减少200亿,票据融资新增4500亿,同比多增3003亿。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8212亿。

12月新增社融28507亿,同比多增9181亿,相较11月改善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新增17566亿,同比多增8242亿。人民币贷款(新增8402亿,同比少增2690亿)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企业债券减少159亿,同比少减2582亿。委托贷款减少20亿,信托贷款新增151亿,未贴现汇票减少1332亿,同比少减533亿。

12月M2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7.3%,M1同比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至-1.4%。企业存款新增18057亿,同比多增14892亿,居民存款新增21900亿,同比多增2120亿,财政存款减少同比多减7504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1700亿,同比多减26374亿。


风险提示

  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







报告正文


       事件:1月14日,央行公布2024年12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6%,社融存量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8.0%,M2同比回升至7.3%。


    1、核心观点:化债对金融数据的影响或贯穿2025年一季度

12月金融数据刻画出本轮置换债对政府与企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政府债净融资的再度放量;二是企业中长贷明显低于季节性;三是M1增速的加速改善。12月政府债券新增17566亿,同比多增8242亿,是12月社融同比多增(9181亿)的主要来源。12月政府债券的放量本身就来源于本轮化债的加速落地,这也直接影响企业中长贷的新增规模。12月企业中长贷新增仅400亿,同比少增8212亿,是信贷的主要拖累。但随着财政向企业注入流动性,企业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出现明显改善,助推M1同比连续明显改善(+2.3pct至-1.4%)。

  M2增速的改善同样来源于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注入。不过非银存款的下滑令M2增幅有限。各项存款数据中,非金融企业存款的增量最为明显,单月新增达1.8万亿,同比多增近1.5万亿。另外财政存款(财政存款减少16725亿,同比多减7504亿)的快速下降也成为M2改善的另一大来源。上述二者均集中反映出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注入。但前期对M2形成支撑的非银存款出现回落,单月减少3.2万亿,同比多减2.6万亿,对M2同比增速构成拖累。这或和最近资本市场表现平淡相对应。

居民部门方面,信贷释放相对稳定,和房地产成交高频数据基本匹配。后续能否延续或仍有赖新政策的支持。12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3500亿,同比多增1279亿,主要源于中长贷(新增3000亿,同比多增1538亿)。本轮地产政策的可持续性明显好于前几轮,居民对地产的预期也出现部分修复,居民信贷的稳定性或增强。

随2025年度置换债再度发行,上述金融数据结构或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并加速企业与居民报表修复。2024年底化债的“赶进度”深刻改变了金融数据结构,整体呈现政府债“置换”企业中长贷格局,并令M1同比企稳回升。随着2025年1月10日财政部发布会披露“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上述金融数据格局或在今年一季度延续。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在更加重视汇率稳定的背景下,“择机调整”的操作模式或成为可能。2025年1月14日宣昌能副行长在发布会上对汇率问题作出回应,表示“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三个坚决”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对汇率稳定性的重视,也或是1月10日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的原因之一。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或呈现“相机抉择”的特征,宣副行长在发布会上同时表示“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常规跟踪:政府债放量,企业中长贷回落

12月新增信贷9900亿,同比少增1800亿,较11月相比,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住户部门和企业短期融资。拆分结构来看,居民部门新增贷款3500亿,同比多增1279亿,其中短贷新增588亿,同比少增171亿,中长贷新增3000亿,同比多增1538亿。企业部门方面,短期融资改善较明显,短期贷款减少200亿,同比少减435亿,票据融资新增4500亿,同比多增3003亿。企业中长贷是主要拖累,当月新增400亿,同比少增8212亿。


12月新增社融28507亿,同比多增9181亿,相较11月改善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新增17566亿,同比多增8242亿。人民币贷款(新增8402亿,同比少增2690亿)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企业债券减少159亿,同比少减2582亿。委托贷款减少20亿,同比少减23亿,信托贷款新增151亿,同比少增196亿,未贴现汇票减少1332亿,同比少减533亿。


12月M2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7.3%,M1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2.3个百分点至-1.4%。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新增18057亿,同比多增达14892亿,居民存款新增21900亿,同比多增2120亿,财政存款减少16725亿,同比多减7504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1700亿,同比多减26374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