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饕餮海投资  ·  发生了什么?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前实控人失去兄弟“助阵”,独自分拆歌尔微赴港IPO ·  昨天  
宏观土肥圆  ·  两手都要抓 ·  2 天前  
宏观土肥圆  ·  两手都要抓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迪斯尼雕像上的“STR”,代表着美国的一个秘密社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刘梦溪:钱锺书的学问方式 (四)| 正略名家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7-11-18 16:46

正文



赵民微分享
文学/评论/经济/故事/生活
关注

作者 | 刘梦溪

来源 | 中华读书报


古典意味的学术自由主义


关于钱先生的学术成就,除了众多的具体学科门类的学术创获之外,在学术观念上的一大贡献,是打破了中外学问的神秘。他告诉大家,中国的学问没有那么神秘,不像传说的那样遥不可及。有人说钱先生的著作不免有卖弄学问之嫌,我以为是看错了。


其实他是把被人神秘化的学问,打破了锦囊,揭开了谜底。他似乎在说,人们奉若神明的那些学问,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东西就那么多,难点也可以数出来。我相信他内心有这个东西。另外一点,他虽然不缺少整体把握的能力,但他绝不想构建框架完整的体系。这一点恰好是中国学问的方式。中国的先哲,从不以构建体系为能事。只有少数例外,一个是《文心雕龙》,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著作。这和其作者刘勰受到佛理的影响有关。还有宋代朱熹的哲学,是有一个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除此之外,即使古代圣贤,也很难说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不构建体系,不等于乏于辨证思维。《管锥编》开篇“论易之三名”,引皇侃《论语义疏》的自序:“一云‘伦’者次也,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


”钱先生于此写道:“胥征不仅一字能涵多意,抑且数意可以同时并用,‘合诸科’于‘一言’。”具道吾国语文的特点。然后又说:“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辩,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外文省略——笔者),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管锥编》,三联版,页4)嗣后遍举中西典例进而阐说,于是又言:“语出双关,文蕴两意,乃诙谐之惯事,固词章所优为,义理亦有之。”此论虽为畅述中国语文的思辩功能,也可以理解为钱先生对自己著述体例的理蕴自道。


钱先生还告诉我们,中国的东西不是独得之秘,正如西方有“奥伏赫变”,中国也有相应的理趣;我们中国有的,域外之文化渊深之国度,并不是没有。人类的奇思妙想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外国人常常不约而同。所以学术思想上才有“轴心时代”的提出,亦即全世界最早出现第一流思想家的时代,都是在纪元前8世纪到5世纪左右,佛祖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和老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产生于此一时间段。钱先生的名言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


他的著作里充满了“貌异心同”这样的话。比较文化学所追寻的,归根结底是尚同。人类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之处。持续在那里讲不同,互相标异,就要打架了。追求同,可以使人类走向和解。主张尚同,能把学问做大。标异的学问,是小家气的学问。钱先生没有观念预设,因此没有预设的观念和方法的框框,秉持的是一种带有古典意味的学术自由主义。这是我研究钱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叫“带有古典意味的学术自由主义”。他是学术自由主义,他的思想极端自由,文体极端自由,表达极端自由。但他是典雅的古典自由主义,或云具有古典意味的学术自由主义。


陈寅恪先生相信可以重构历史的真相,但是钱锺书先生认为,写自己个人的历史,都难以复原历史的本真,因此他不相信任何一种回忆录。陈寅恪认为历史真相可以重构,不是徒托空言,而是有他的学术实践。他的《柳如是别传》,就把钱(牧斋)、柳(如是)和柳(如是)、陈(子龙)的交错复杂的关系,复原重构得如同回到历史的现场。陈的考证,做到了他自己提出的需要有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和精神。钱先生当然也具备这样的眼光和精神,他本人就是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家,但是他与陈寅恪先生的看法有异。


有人说钱先生对家国世事人生关怀不够。这里举一个例子,即他在阐释《左传》的时候,引用《左传》昭公十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这是在说什么呢?另外他引《老子》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又引《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郑玄注所引《春秋繁露》“民,暝也”。更引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三《儒言》里的话:“秦焚诗书,坑学士,欲愚其民,自谓其术善矣。盖后世又有善焉者。其于诗书则自为一说,以授学者,观其向背而宠辱之,因以尊其所能而增其气焰,因其党与而世其名位,使才者颛而拙,智者固而愚矣。”(《管锥编》,页386~387)


钱先生说,此晁之论,是为反对王安石的“新学”而发。这些考论阐证究系何义,世不乏善读钱书者,自当通解真切,无待我言。


关于作者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文史研究 和思想文化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