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
:即35mm全画幅规格,对应数码单反有D6x0、D7x0、Df、D8x0、D3系列、D4系列和D5系列。镜头上没有特别的标注。
DX
:即APS-C画幅,对应数码单反有D3x00、D5x00、D7x00、D100、D200、D300系列、D500、D40系列、D50、D60、D70系列、D1系列、D2系列。同样的,尼康APS-C画幅专用镜头上也有DX标识。
CX
:即1英寸画幅,对应尼康1系无反相机。此系列已经基本宣告终结。
Auto
:尼康早期镜头的一种,表示支持全开光圈、光圈联动。
AI
:尼康早期镜头的一种,手动对焦,支持光圈优先(机身可以识别镜头光圈)
AI-S
:尼康早期镜头的一种,手动对焦,支持光圈优先、快门优先
E系列
:尼康早期镜头的一种,定位为廉价产品,镜头上有“Series E”字样,没有“Nikkor”字样。E系列镜头属于AI-S型镜头。
AI-P
:尼康早期镜头的一种,即带有CPU的AI镜头,只有45/2.8、500/4、1200-1700共3款。除了不支持自动对焦外,AI-P与其他AF镜头在功能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F3-AF
:尼康早期AF镜头,只有80/2.8、200/3.5共2款,只兼容F3-AF、F4、F501和N2020这4款机身。
AF
:尼康自动对焦镜头,镜头内部没有马达,由机身马达驱动完成对焦。AF-加字母代表镜头内置不同的马达:
AF-I
即内置DC马达,
AF-S
即内置超声波马达,
AF-P
即内置步进马达。
* AF-P型镜头不支持D3000/D3100/D3200、D5000/D5100、D7000、D100、D200、D300系列、D600/D610、D700、D800系列、D40系列、D50、D60、D70系列、D80、D90、D1系列、D2系列、D3系列、D4系列数码单反,以及胶片单反。
SWM
:尼康超声波马达技术,SWM是“静音波动马达
”
的英文缩写。和佳能、腾龙、适马等厂商一样,尼康的超声波马达也有环形、微型两种,但并不会在官方说明中标注一款镜头到底采用了哪种超声波马达。
DC镜头
:尼康独有的散焦控制技术,代表产品有AF 105/2 DC、AF 135/2 DC。
PC镜头
:即尼康的移轴镜头,翻译为透视控制。后期推出的PC-E型镜头和PC 19/4E镜头具备电磁光圈。另外,目前只有PC 19/4E移轴可以在实现同方向倾斜+移轴。
D型镜头
:光圈数字后有字母D,如AF 50/1.8D,代表镜头内置距离编码器,支持3D矩阵测光。D型镜头带有光圈环,由机身控制光圈收缩。
G型镜头
:镜头没有光圈环,由机身控制光圈收缩。(依然具备距离编码器)
E型镜头
:镜头没有光圈环,内置光圈控制马达(电磁光圈),和佳能EF镜头一样是全电子卡口的。电磁光圈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光圈收缩,即便安装了增距镜也可以保证光圈收缩精度。
* E型镜头和PC-E镜头不支持D3000、D100、D200、D40系列、D50、D60、D70系列、D80、D90、D1系列、D2系列数码单反,以及胶片单反。
测光耦合杆
:尼康F卡口镜头有着6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卡口物理标准基本不变,但一些细节设计仍会影响到机身、镜头兼容性。例如,早期镜头(1977年以前)安装到尼康带机身驱动马达的单反上时,就会损坏机身测光连杆。为了兼容所有F卡口镜头,尼康Df设计了可收缩测光耦合杆。
EXPEED
:指尼康数码影像处理技术、尼康相机专用影像处理器(最新一代为EXPEED5)。
RGB测光
:以RGB感光元件替代传统的分区测光元件,可以对被摄对象的颜色进行识别,辅助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配备9.1万像素以上RGB测光的数码单反(D500、D750、D8x0、D4系列、D5),可以在光学取景器下提供人脸识别优先对焦。
矩阵测光
:尼康的矩阵测光有两种增强模式:3D矩阵测光整合了距离信息,需要原厂D型、G型、E型镜头支持;彩色矩阵测光利用了RGB测光模块,可以对被摄主体的颜色进行识别,适用于几乎所有镜头。
亮部重点测光
:相机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亮部,避免过曝,损失亮部细节。适合进行舞台拍摄。(对应产品有D500、D750、D810系列、D5)
点测联动
:尼康数码单反全部提供点测联动功能,即在点测光、手动选择对焦点模式下,在对焦点位置进行测光。
AF-F
:即全时伺服对焦,其实就是在实时取景、短片拍摄下的AF-C连续对焦。
扩展对焦
:开启扩展对焦后,相机会在被摄对象脱离对焦点后,自动激活对焦点周边的其他对焦点。有9点扩展、21点扩展、39点扩展、51点扩展等。
组对焦(GRP)
:扩展对焦和组对焦都使用了多个对焦点。
扩展对焦中,多个对焦点的中心点与其他对焦点是主从关系;组对焦中,组内所有点是平等关系。
3D对焦
:在AF-C中,对焦点位置保持固定,拍摄者需要控制相机让对焦点始终落在被摄对象上;而在3D对焦中,相机会识别被摄对象并自动调整对焦点位置。
电子测距仪
:
具备电子测距仪的相机搭配F5.6或更大光圈镜头时,可以在手动对焦时给出对焦环旋转方
向。
M-A
:尼康部分AF-S型镜头(多为入门级产品)提供的对焦切换开关,A表示AF自动对焦(不支持全时手动对焦),M表示MF手动对焦。
M/A
:尼康部分AF-S型镜头(多为中高端产品)提供的对焦模式,意味“自动对焦手动优选
”(支持全时手动对焦)
。
A/M
:
尼康部分AF-S型镜头(多为远摄镜头)提供的对焦模式,意味“
自动对焦自动优选”(支持手动对焦)。和M/A相比,A/M可以防止在自动对焦时因为误操作对焦环而改变焦点。(说起来真绕)
CL、CH
:连续拍摄低速(CL)、连续拍摄高速(CH),即低速连拍、高速连拍。
Q、Qc
:安静拍摄、连续安静拍摄。注意:D7000等早期产品上的Q安静拍摄只是延缓了反光板抬起的时间,并没有真正做到静音控制。
* 除了D500、D4系列、D5在实时取景下的静音拍摄是全电子快门、完全静音外,其他相机的静音拍摄仍有声音。
Mup
:反光板预升模式。
电子前帘
:在实时取景模式下,普通相机需要快门幕帘起落2次才能完成1张照片的拍摄。D500、D810系列、D5在反光板预升模式下,可以通过开启电子前帘快门功能,减少1次快门幕帘起落。从而减少震动对于画面清晰度带来的影响。
VR
:尼康的镜头防抖技术。
Normal
:
即
标准防抖模式,带平移检测,可用于追随拍摄。
Active
:
即
积极防抖模式,适用于在颠簸的交通工具上拍摄。
Sport
:即运动防抖模式,相当于佳能、腾龙镜头的防抖模式三。仅在曝光瞬间开启防抖,不影响取景舒适度、连拍速度和曝光时滞。
.C或NIC
:首次出现在1970年代镜头上,是一种多层镀膜技术。NIC即“尼康综合镀膜
”的
英文
缩写。
SIC
:一种更先进的多层镀膜技术,首次出现在2000年前后。SIC即“超级综合镀膜”的
英文
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