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ku
单身孤独正在成为困扰当代年轻人生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118.23(女=100,以下同),其中男生783万,女生662万,男生比女生多121万。此后几年,男女比例一直在120左右,这一数字远超“80后”的水平,80年代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基本在102以下,到1990年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0。
00后总人口大概1.46亿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将近1300万。简单地说,仅在“00后”这个年龄段,就有可能在他们的婚龄期出现1300万的单身男士。
当前被热议的00后的男多女少问题,其实早已存在。
这背后带来的社会现实影响就是很多男性单身独居,在茫茫人海的社会中,身心孤独,他们被称作“空巢青年”。男女比例的失调,男性婚恋对象的难度进一步加剧,这一社会现状也将变得越来越突显。
湖南卫视近期播出的《我家那小子》就是一档基于此社会现状而打造的明星都市独居生活观察秀。在节目前期,出现了满屏的“泡面”、“宅”、“亚健康”、“懒”等非常颓废的画面。这些画面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年轻人身心孤独的亚健康生活状态。
其中大龄男青年朱雨辰一个人独居,尽显孤单的生活状态引人心怜。在和亲近的朋友一起时,他把酒言欢,搞怪逗乐,尽情诉说着工作的委屈;但笑意也会突然停止,变成落寞。
当朋友走后,他带着醉意,一个人听着情歌流泪。问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我身边呢? 甚至如婴儿般蜷缩在地,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无边的孤独感。
大龄未婚男士朱雨辰酒后流泪蜷缩在地
单身空巢青年背后的孤宅经济
现在我国单身成年人的数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至少有5800万人过着“一个人生活”。这些尚未结婚的单身独居者,就是空巢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空巢青年真正的生活状态就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在城市中逡巡游荡。正是因为没人陪伴,他们的生活往往都是孤独、寂寞的。此时,陪伴感就成为了吸引单身孤独青年的心理需求,为缓解寂寞花钱就成为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从年轻人的孤独寂寞中发现商机?
1、单身公寓
在单身状态下,能够寄托身心的房子是能极大给人安全感的。但如今各大城市房价高企,在家乡能买一套一百平米大套间的钱,在一线城市只能买得起四五十平米的小户型。有房地产商看到了商机,推出了不孤独的单身公寓,组建公寓社区,有书吧、饮吧、食堂等,一个人生活的同时,也不会错过交友的机会。
2、一人迷你家具
一个人生活完全不需要大体积的家居、厨卫用品,家居企业应该考虑推出更加丰富、舒适、实用的针对单身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很多家电家居企业都推出了迷你型的单人用产品,诸如迷你家用早餐机、迷你电饭煲、桌面饮水机、迷你壁挂洗衣机、微型投影仪等等。
3、智能家居
一个人生活在家中非常需要的就是陪伴,智能家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扮演一个家人陪伴的角色。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和品牌看好智能家居市场,外有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巨头先发制人,内有小米为首的生态链企业大力进军,还有海尔、美的等家电厂商的跟进。
但是目前智能家居却有一个不互通、不成套的突出问题。产品与产品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无法互联互通,让智能家居成了各个巨头间孤立的游戏。同时,在国内也还没有一个大的第三方来搭建云端平台,单纯依靠联盟也不是长久之计。未来,打造一个品牌内闭环加上对外开放互联的智能家居平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变革之举。很难,但真的值得做!
4、宠物经济
单身人群对陪伴的渴求将进一步推动宠物行业发展。“撸猫逗狗”不但可以解决单身人群的“孤单寂寞冷”,而且在网上晒猫或者出门遛狗都有可能交到趣味相投的朋友。同时,作为单身人群情感寄托的对象,在为宠物花钱这件事情上都比较舍得,孤宅经济之下,这个陪伴型行业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5、一人食餐厅及生活O2O服务
被工作极度压缩的个人时间、加上高昂的交际成本,使得大部分单身青年在业余时间会选择“宅”。很多单身族在宅的同时更喜欢点外卖、预约O2O服务。此时,打造符合单身宅家青年口味、情感认同及审美的外卖、O2O服务,抓住他们的消费口袋。
另外,单身孤宅青年即使偶尔出去下馆子改善伙食,也是希望能有一个人的座位,可以不被打扰地吃完一顿饭。所以现在很多餐厅针对这个需求,也在探索推出“一人食”餐饮,“一人火锅”等。
6、泛娱乐内容产业
在孤独的宅人生活中,就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来打法孤独的生活时间。此时,网络游戏、直播、迷你KTV、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体育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泛娱乐内容产业就成了单身人群的主要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