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地采集者  ·  美国能源工业-美孚石油公司 ·  3 天前  
大地采集者  ·  美国能源工业-美孚石油公司 ·  3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會議|“黃河流域變遷與中國早期文明地域核心的 ... ·  6 天前  
鱼羊史记  ·  “隽秀”的“隽”字究竟是读jùn还是juàn ... ·  4 天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讲座纪要|阎步克:从“技术原理”看传统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边州逆袭:地位边缘的凉州并州,为何能在汉末搅乱天下?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9-20 18:06

正文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8 分钟 


东汉中后期,凉州出现了三位能征善战、誉满天下的名将,即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与段颎(jiǒng)(字纪明,因为字里都带一个“明”字,“并知名显达”,故京师把这三人称为“凉州三明”。对许多边地武将而言,凉州三明无疑是他们心中的“天花板”,可即便是凉州乃至整个边地的“天花板”,到了京都也只是边缘人物。


在曹魏官至太尉的贾诩,年轻时遇到过叛乱的氐人,为了保命,他谎称自己是段颎外孙,得以保全性命,而同行之人却全部遇害。由此可见,段颎的名气有多么响亮。然而,当赫赫有名的段颎进入朝堂后,却过得并不如意,只能靠攀附宦官王甫,才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王甫倒台后,段颎随即自杀。



朝政腐败,固然是段颎下场凄凉的一个原因,但他的出身,恐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与他并列的张奂,甚至在立下大功后别无所求,只希望将自己的籍贯改到弘农郡……边地武将在东汉一朝的地位与待遇,可见一斑。而他们遭到的种种轻视与不公,将在不久之后,化作董卓火烧洛阳的薪柴。


董卓纵火


一般认为,狭义上的“三国”始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关注宏观意义上的“三国”,即从董卓入洛开始算起(参马植杰:《三国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翦除宦官,听从袁绍的建议,征召四方猛将(董卓、王匡、桥瑁、丁原)入京。四人之中,王匡为何进大将军府属吏、桥瑁乃前太尉桥玄族子,自是可信之人。《后汉书》卷73《公孙瓒传》李贤注引《续汉书》载:


“何进欲诛中常侍赵忠等,进乃诈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数千人,为贼于河内,称‘黑山伯’,上事以诛忠等为辞,烧平阴、河津莫府人舍,以怖动太后。”


何进、袁绍暗中指使丁原为祸河内,可见对他的信任。那么,董卓呢?


这时候的董卓,虽说是劣迹斑斑,但仍值得信赖。一来,他履历清白,曾受张奂、袁隗、段颎举荐。司徒袁隗是袁绍的叔叔,也是何进的同盟,还是董卓的恩主。时人普遍认为,门生故吏与恩主之间存在一种“君臣关系”。所以在他们看来,董卓既然是袁氏“家臣”,岂有背叛之理?



二来,他出身清白,为六郡良家子。所谓“良家子”,是家族中没有犯罪记录的富豪子弟(谷霁光:《“良家子”与私装从军》,见《府兵制度考释》附论,中华书局,2011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良家子从军,须得自备车马、武器,因为他们骑射之术精湛,往往会充当“骑士”这样的专门兵种,而有别于普通士卒(参[日]大庭脩:《汉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值得注意的是,良家子可携带随从一同参军。董卓少时,好游侠之风,“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这些与他交好的羌、胡豪帅,有相当一部分跟随董卓参军,成为他的部曲。于是,一支带有羌、胡兵的军队诞生了,作为军费开支的主要承担者,董卓能掌控这支战斗力颇高的军队。这便是他争雄洛阳的主要资本。



董卓奉命而来,却没想过奉命返回。自东汉定都洛阳,服膺儒学的关东士人逐渐在朝堂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作为军事重镇的西部各州,虽以长安辅翼的定位兴盛一时,如今却难免走向衰落,成为边缘化的存在(详参谢伟杰:《东汉的崩溃》,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数百年来,西州羌乱不休,朝廷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要罢废此地,将这块“烫手山芋”彻底分割出去。尽管此项决议因为各种理由未能推行,但西北边陲的政治边缘化,已成为定局。这也是段颎、张奂等人虽名满天下却依然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可是,当董卓看到洛阳城中的繁华时,这个充满野心的枭雄,就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作为当时的“武力担当”,董卓当然会想要至高权力。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身死,似乎早有准备的袁绍、袁术兄弟随即杀入宫中,将“面白无须者”屠戮殆尽。如果非要给袁氏兄弟打上标签,那就是以他们为首的士大夫群体,在被禁锢多年后,终于取得了对朝政的掌控权。可他们没有想到,伺机而动的董卓此时却直接冲入京都,他先是吞并了何进、何苗的部曲;而后又策反吕布,让他杀死丁原,携并州军来降。一时间,董卓的实力膨胀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他擅行废立,毒杀少帝,随意更改年号,以彰显个人权威,迫使袁绍、曹操、王匡、鲍信等人不得不远走他乡。



董卓粗猛无礼、残忍好杀,却有几分政治手腕。他礼遇名满天下的大文学家蔡邕,听从周毖伍琼建议,选拔幽滞之士,令他们前往关东各地担任地方官;成功为窦武、陈蕃等党人翻案,做到了曹操都没能做到的事。中平六年(189),为取得朝臣支持,董卓默许以王允为首的儒学士人对皇帝侧近群体进行了一次改革。自此之后,由儒学士人充任的“侍臣”——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取代宦官成为皇帝与公卿的联络人。按照原有计划,士人可以借此对汉代皇帝权力结构进行有意识地改造(参徐冲:《“汉魏革命”再研究:君臣关系与历史书写》,北大博论,2008年)但董卓的权倾朝野,却使得这一构想难以实现。


恰好在此时,出逃的袁绍、曹操等人纠合同盟,组建关东联军,发起了浩浩荡荡的“讨董之战”。这些州牧、太守,真的是为了报效国家吗?实则不然。关东诸侯自会盟后,“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劝说无果,自行领军追击,与董卓麾下大将徐荣战于荥阳,惨败而归。回到酸枣后,曹操遂怒责群雄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然而,关东诸侯却无动于衷,“邈等不能用”,就连支持曹操起兵的陈留太守张邈亦作壁上观。



有意思的是,当时人微言轻的曹操并未被董卓放在眼中,在他看来:


“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二袁出身高门大族,乃关东联盟的领头人;刘表乃汉室后裔,又是党锢名士,他们的反对让董卓在舆论上很被动;唯有孙坚,凭借卓越的战斗能力,令董卓无比忌惮。不久,董卓挟天子百官退守长安,回到了边地武将心中的“首都”,临行前,他似是报复般地命人在洛阳城纵火,使这座古都化作了灰烬。


退守长安后,董卓得到凉州叛军首领马腾、韩遂的投靠。正当他意满志得之际,看似恭顺的王允却暗中勾连吕布。猝不及防之下,董卓身首异处,死于非命。距离长安不远的眉县,有他花费重金打造的老巢——“万岁坞”,如今,随着董卓的遇刺,这个名为“万岁”的坞堡终究成了一个笑话。但很快,王允等人就笑不出来了。


李郭之乱


董卓死后,司徒王允以三公之位录尚书事,有综理朝政之权,已是名义上的“真宰相”(王素:《三省制略论(增订本)》,中西书局,2021 年)。大权在握的快感,让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也开始变得刚愎自用,在对待凉州余部的问题上,时而反复,以至于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凉州将李傕、郭氾(此据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增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张济等最终决定,联合反攻长安。等他们赶到长安时,樊稠、李蒙等凉州将也纷纷加入。原本,在董卓和他的女婿牛辅死后,凉州诸将可谓一盘散沙,但在贾诩的游说下,这些各自拥兵的猛将开始以皇权霸业为向心力,暂时凝聚在一起,并爆发出了惊人战斗力。


吕布虽骁勇善战,还在一场约斗中战胜了郭氾,但终究是寡不敌众,加之其麾下叟兵也选择叛变,大开城门,最终让李傕等人长驱直入。是役,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悉数战死。数日后,左冯翊宋翼与右扶风王宏应征入朝,与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也参与谋诛董卓)一同被处死。儒学士人在短暂取得胜利后,又一次被凉州武将的强大武力所镇压。

彼时,朝中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在汉末登上政治舞台的“侍臣”群体,其中一部分开始与李傕等军阀合作,充当他们在宫中的耳目,并通过解释、沟通带来一种微妙的政治稳定(庞博:《从长安到许都——汉献帝朝廷的政治架构、决策过程与历史命运》,《史林》,2020年第6期)。因此,尽管公卿与其他侍臣不止一次地暗中联合其他军阀(马腾、杨奉),都未能成功将李傕杀死。不过,他们的努力还是起到了几分效果——由于白波军豪帅杨奉的叛变,加之一部分羌、胡豪帅被重金利诱,选择离去,导致李傕实力大减,不再一家独大。


凉州诸将本就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权力的失衡,其内部的矛盾登时被激化。杨奉选择与郭氾站在同一阵营后,李、郭二人不相上下,开始大打出手,乃至“一人质天子,一人劫公卿”。出镇弘农的张济随后赶来调停,在多方斡旋之下,汉献帝竟神奇般地脱离魔爪,踏上了东归洛阳的道路。



没过多久,郭、李二人反悔,他们摒弃前嫌,对护卫军发起猛烈进攻。关键时刻,杨奉招来同为白波军渠帅的韩暹、李乐、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与之合兵一处,可想象中的逆袭并没有出现,白波军依然不是凉州军的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好在,他们成功延缓了李傕等人的行军速度,使汉献帝堪堪渡过黄河。接着,汉献帝派人与凉州诸将讲和,无奈的李傕也只好放回百官,回到自己的封地。但远离皇权的凉州诸将,终究又回到了一盘散沙的状态,太容易被各个击破:

建安元年(196)张济因军中缺粮,前往南阳劫掠,在攻打穰城时战死,其旧部由侄子张绣率领。张绣为求生存,接受刘表招降,率军驻扎在宛城,为其看守荆州的北大门。


建安二年(197),郭氾在眉县被部将伍习杀死,身首异处。


建安三年(198),曹操遣谒者仆射裴茂督关中诸将进攻李傕。李傕不敌,退居池阳黄白城中固守,后为段煨、梁兴张横等悍将攻杀。朝廷下令,将李傕首级送往许都,悬于高处示众,并夷其三族。



白波起伏


在汉献帝东归途中,白波军取代了凉州军。“白波”是地名,即并州西河郡白波谷,有学者指出,白波垒遗迹(位于今山西襄汾县,东汉时属河东郡)是白波谷,故白波军应起源于河东郡(参靳生禾,谢鸿喜《东汉白波垒古战场考察报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但实际上,并州西河郡白波谷确为白波军起源之地,白波垒可能只是白波军流徙过程中所修筑的堡垒(详参刘兵:《汉末白波军史迹缀合》,《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因此,杨奉统领的白波军,其实是当地豪族人士所统帅的一支劲旅(详参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增订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尽管白波军在迁徙、劫掠的过程中,吸纳了不少豪帅、流民乃至少数民族加入,但在重视地域认同的东汉社会,它依然会被打上“并州”这一标签。


并州与凉州之间,确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董卓麾下大督胡轸与吕布的激烈冲突,即证明了双方之间的势同水火(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增订版)》)。这或许是吕布投靠王允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州太原大族出身的王允,恐怕用一句“卿州里人”,就可以轻松打动这位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的“剑客”。王允被杀后,


“傕、汜等以王允、吕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军者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也”。


因此,杨奉虽然投靠了李傕,甚至还救过他的性命,但“并州”这一标签的存在,注定他无法获得李傕的真正信赖,也不能让他跻身于权力中枢。而侍臣、公卿对他恰到好处的拉拢,自然会让杨奉选择背叛李傕,加入护卫军中。



不过,与凉州军的下场一样,一旦白波军展现出对皇权的威胁,这些打着皇帝名义弄权的公卿、侍臣,就会引入新的力量,将他们驱逐出去。《后汉书》卷72《董卓传》载:


“暹矜功盗睢,干乱政事,董承患之,潜召兖州牧曹操。”


曹操加入后,白波帅韩暹、杨奉等人很快失势,尽管汉献帝念及他们护送有功,并非降罪,可军阀一旦失势,就如同无根浮萍,难以继续生存。不久,杨奉、韩暹就被截杀。


几乎在同一时间,当年出走中原、辗转争雄于淮隅、如今困守徐州的吕布也被曹操所杀。这位名震一时,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飞将”,最大的错误就是弑杀恩主,以至于丧失信用的他难以再被人所接受;其次是轻信他人,王允、陈宫、陈等人对吕布的利用与欺骗,最终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凉、并诸将在汉末政局中的昙花一现,首先离不开其强大的武力。汉末兵种之变革,发端于与羌、胡、匈奴长期作战的边地。从丁奉墓出土陶俑所见单马鞍来看,汉末三国时期的甲骑具装就已经在酝酿发展中了。加之当时骑兵冲撞战术的大规模运用,使凉、并武将在进入中原后,如入无人之境(详参常彧:《得之马上:战国至北朝时代的内亚战争技术与中国军事文化》,北大博论,2013年;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军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羌、胡化的凉、并诸将虽保持着很高的战斗力,却在汉胡杂居的环境中“久习夷风”,习惯用粗猛、暴虐的手段解决问题,导致关东士人不愿与之合作(薛小林:《争霸西州:匈奴、西羌与两汉的兴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且由于缺乏董卓这样的强权人物,导致凉州诸将后期各自为战,一个个小集团之间的互相争斗,消耗了彼此实力,给献帝朝廷留下了一丝喘息之机(详参陈勇:《凉州诸将与汉魏政治》,北大博论,1991年)


当然不可否认,在以“文化认同”为前提的环境中,士大夫本就对边缘武人充满偏见。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对立,并非主要原因,事实上,一些羌、胡部落同样从事农业生产。在中原士人的历史记忆中,“羌”本是商人的异族概念,后逐渐成为汉晋之际西方边地族群的通称(详参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在司马迁、范晔等正统史家笔下,这些边地族群本就不通礼法、不事生产,天性残忍,充满了掠夺与残暴。因此,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边地武人,也难以被认同。



当中原士人处处排挤、提防董卓、吕布时,回到西州或许是他们的最好选择,至少在这里,会有人继续拥戴他们,亦如马超败北以后,依然有羌、氐愿意追随。但至高权力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吸引着一个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军阀野心勃勃想要靠近,但因为缺少文化上的认同,他们纵然能强横一时,却难以长期立足,终将被后来人取代。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瀛洲海客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贾滢(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国历好物



王朝兴亡 | 家族盛衰 | 个人沉浮

武则天晚年被迫退位
为何还能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名声?

曹操后人为什么足足当了 214 年陈留王?

王朝更迭时,前朝货币都去哪儿了?

这些历史的棋局能教会我们什么?

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团队
再度集结专业学者
以最新的史观还原
白云苍狗、腥风血雨的真实历史
李开元 施展 刘勃  重磅推荐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