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松鼠会
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松鼠会唯一官方账号。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松鼠会

让老干妈损失1000万的水豆豉,到底是什么豆豉?

科学松鼠会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5-18 03:02

正文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兰花的生存策略较劲五年,却转身投入科学传播事业。当过科普杂志的副主编,带过爱好者的科考团,写过一本叫做《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的科普书。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爱吃的植物学工作者”。


史军

松鼠名片

这两天关于老干妈泄密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据说让老干妈损失了上千万。有不少网友惊呼,“女神酱不保了吗?”随着消息的披露,这才发现并不是“女神”——辣椒酱出事儿。但是问题来了,水豆豉是什么豆豉,豆豉家族又有哪些成员呢?

大家无比爱戴的“女神”

图片来源:中粮我买网


先不忙,我们先确定一下这个“豉”的读音,虽然常被读作“史”,但人家的读音是“chǐ” 。专业级文字工作者 @polyhedron 告诉本文作者,“其实“豉” zjeh 是常母去声,应该读 shì(口语听上去有些像轻声),不知道 chǐ 的读音是怎么出来的。”


统一中餐口味的调料


对广大西南和两广地区的朋友来说,豆豉就是居家旅行,配粥下饭必备佳品。但是对广大北方朋友来说,这东西还挺新鲜的。

我相信很多北方朋友了解豆豉还是从一道菜开始的。对,那就是风靡一时的豆豉鲮鱼油麦菜。这道菜堪称是中餐标准化,现代二次加工的典范。新鲜的油麦菜焯水之后,浇上豆豉鲮鱼罐头的酱汁,完美!不得不说这就是标准中式快餐菜肴的雏形。


豆豉鲮鱼油麦菜

图片来源:下厨房


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前追溯,就会发现,想当年,豆豉也曾经统一了中国人的口味标准。甚至有人因为做豆豉而大发横财,在《前汉书•货殖传》,就有这样的技术记述。到了汉魏时期,豉已经是大家日常的调味品。《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都记载有咸豆豉和淡豆豉的制法。这东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之紧密,毋庸置疑。到今天,豆豉依然是中餐中重要的调料,像回锅肉之类的名菜,是无法摆脱这些深黑色的豆粒的。

干豆豉,水豆豉,大家都得先变纳豆


根据豆豉的干稀程度和制作工艺的差别,出现了豆豉和水豆豉。在包装和商品流通不是很发达的时期,水豆豉作为一种汤水居多的调料,一直都是本地小范围内消费的产品,抛头露面的,是可以长距离运输的干豆豉,包括广东的阳江豆豉,云南的易门豆豉,四川的永川豆豉。

不管是做豆豉还是水豆豉,都需要发酵的黄豆。首先要做的事,是把浸泡好的豆子煮熟(如果做水豆豉的话,还需要保留煮豆豉的水)。煮熟之后,在黄豆上用稻草覆盖让其发酵,直到出现黏丝。

如果过程中止在这一步,那你就得到了大名鼎鼎的纳豆,没错,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日本保健品纳豆,不过是做豆豉的中间产物而已。

纳豆,又是一种有人爱有人怕的食材

图片来源:The Japan Times


再往下,这些纳豆就需要选择自己的技术树分支了,水豆豉和豆豉的方向出现了差别。

如果点选的豆豉技能树,纳豆们将被送去洗澡(每次说这个台词,总感觉是送往毒气室),以除去发酵产生的苦味肽。然后扔到太阳下面晒干。晒干之后,就可以跟豆汁和盐,一起进入坛子里闭关修炼了。一个月之后,把闭关的豆豉请出来,蒸煮,晾晒之后再塞进坛子里。如此反复三次,方得豆豉要义。在最后一次闭关前可以加辣椒花椒和酒,这是我外婆的标准做法。

水豆豉的制作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


水豆豉的技能树,要来得简单一些。把发酵好的黏糊糊的纳豆,和当初煮豆子的汤一起混合起来,加入辣椒、花椒和姜末等调料就封坛闭关了。一周之后就可以享用水豆豉的美味了。

当然,这些只是大概的过程,要想得到美味的水豆豉,还需要经验的控制。要不然,偷配方事件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了。

一些特别的豆豉


易门条豆豉,做成了压缩饼干的样子,吃的时候需要切片油煎。就得到了美味的豆豉片。

西瓜酱,这是一种水豆豉的变种,那就是西瓜酱。就是在水豆豉“闭关”之前,又加进了成熟的西瓜瓜瓤作为它们的陪练,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风味酱料。

淡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不加盐和调料。完成发酵之后,作为传统药物使用。

西瓜酱

图片来源:网络


小菜谱:水豆豉,拌拌拌!

水豆豉是凉拌菜的绝配,特别是夏天胃口不开的时候,用水豆豉和白醋混合,少少加糖就成了万能配料。拌黄瓜,拌折耳根,拌木耳,拌蕨菜,拌凉粉,拌青笋,无往不利。明天就开整吧!

水豆豉炒茼蒿

图片来源:伊秀美食网

 


作者:史军

编辑:红色皇后

排版:红色皇后

题图:豆果美食

首发:植物人史军公众号












松鼠会ID : squirrelclub 
 扫码关注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希望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