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坐在一个“碳中和”大楼里,喝着一杯“碳中和”咖啡,还加了点儿“碳中和”牛奶,吃了两口“碳中和”月饼,打开“碳中和”电脑回了一封邮件,用“碳中和”快递箱发了一个包裹,然后把一支“碳中和”笔放进公文包,拎起一件“碳中和”布料做成的上衣,搭上“碳中和”电池驱动的汽车,去乘坐一架“碳中和”航班,参加一场“碳中和”活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都碳中和了?
“碳中和” 是指在排放二氧化碳和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一个人、公司或国家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他们从大气中吸收或清除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那么这个人、公司或国家就是碳中和的。
近年来,“碳中和”在中国成为热词,各种“碳中和产品”也应运而生。然而,“碳中和”标签、证书、认证或者声明,正在被质疑有“洗绿”风险。今年6月,加拿大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企业未经证实或者夸大其词的环保声明,包括空洞、可疑、模糊的碳中和标签。比加拿大法案更明确的,是欧盟3月份发布的一项指令,禁止产品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的环境影响声明,直指产品的碳中和认证。
中国“碳中和”认证产品都是在抵消的基础上获得的。此前,由于没有统一法律标准,包括环境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组织,都可以给企业、产品和服务颁发碳中和证明。但今年4月,政府明确规定,直接涉碳认证规则名称不得含有“标签”等字样。
今年10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国家通则标准。这将引领各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编制,包括碳中和标签在内的各类碳标识也更趋规范。
在中国,“标签”二字受到了限制。根据4月份《国家认监委关于明确直接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要求的通知》(简称《认证通知》),对于产品、管理体系和服务的碳减排/清除、碳披露和碳中和认证,“不得含有‘审定’‘盘查’‘核算’‘核查’‘核证’‘验证’‘标签’‘报告’”等字样”。
碳中和标签属于碳标识,即以量化或者分级的形式展示经过认证的碳排放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排放的产品。目前,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推出了产品碳标识。
中国的碳标识制度还在探索和示范阶段,在法律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形式。环境权益交易机构、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咨询公司、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给企业、产品、服务和活动颁发某种形式的碳中和证明,包括标签、标识、认证、证书、核证声明、报告等等不同名称。据媒体统计,中国有1400家已被批准的认证机构,涵盖了许多产品。例如,提供碳排放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碳阻迹,其线上购物平台提供了9大品类超过300多种的认证低碳商品,包括户外、儿童、宠物、个人护理、家居、办公、服装等。而由于缺乏规范和标准,不同机构的认证质量参差不齐。
跟中国有所不同,在欧盟“谢幕”的是基于抵消的产品“碳中和”声明。3月,欧盟发布了《为绿色转型赋能消费者》指令(Empowering consumers for the green transition), “禁止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的基础上声称某产品,不管是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对环境具有中性、减少或积极影响。”欧盟各成员国将在两年内将此指令纳入各国法律,届时再声称自己的产品“碳中和“将是违法行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对话地球:“很多公司说自己净零了、零碳了、碳中和了,但是这里面漏洞太大,误导消费者。欧盟这个指令,是以后只有基于产品实际生命周期影响的环境声明才应被允许。“
根据欧盟的这项指令,不仅是“碳中和”,其他诸如“气候净零”、“气候友好”、“有限碳足迹”、“绿色”、“低碳”、“无碳”、 “气候中性”、“环境友好”、“可持续”……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词,都属于模糊的标签和声明,如果出现在欧盟市场上,将面临调查并被追究违法责任。
产品的碳中和成为一个问题,主要的症结在于抵消。目前宣称的碳中和都是用抵消的方式达成的,哪怕是在减碳最积极的公司也需要碳抵消来完成其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虽然有抵消后核销等一系列约束条件,但是由于信息不透明、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碳抵消丑闻使其名声不佳。2023年,世界上最大的碳信用运营公司Verra,被曝光90%的雨林碳抵消项目毫无价值;而世界最大的碳汇交易商South Pole则严重夸大其项目产出。这些公司的客户,包括了许多石油、航空等碳排放大户,也包括许多知名的消费、咨询等行业品牌。
大量宣称自己的产品或者活动碳中和的公司被指责为“洗绿”,甚至有人十几年前就从根本上否定碳抵消,认为这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的“赎罪券”,并不会真正对于应对气候有好处。
企业和产品的碳中和争议不断,也反映到标识和声明上。2012年就推出碳中和标签的英国咨询机构碳信托(Carbon Trust)在2023年也不再提供碳中和标签,而是推出”更加强调减排、要求更为严苛,并在碳标签上展示更加翔实的碳相关内容“的碳标签。
中国市场上声明为碳中和的商品或者活动,也是通过抵消的方式达成的。而中国CCER之前有长达六年的停滞才重启,部分原因也是数据不够真实、透明等问题。如今中国的自愿碳市场是生态环境部统一评估和发布方法论,监管更加严格,理论上来说数据质量有保障。
不过,由于碳中和声明并没有具体规定,认证机构的碳抵消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包括CDM,CCER等。4月份的《认证通知》则鼓励优先选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不得仅采用国内外相关减排机制,如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清洁发展机制(CDM)、核证碳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规范”。也就是说,仅仅是购买碳信用,不能说是碳中和。
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解释说:“欧盟不是不搞碳中和了。碳中和本身并不是问题,缺乏标准、缺乏依据、缺乏真实性的随便宣称‘碳中和’才是欧盟立法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中国,按照《认证通知》,企业和产品等的“碳中和认证”还是可以继续做的,也并没有提到“证书”“声明”此类字眼是否在禁止之列。
碳阻迹的咨询总监欧阳成认为产品碳中和标识自有其意义:“假设一个商品上标注了10克碳足迹,消费者可能没什么概念,对商品的销量提升帮助有限。但是如果告诉消费者是减排、低碳或者碳中和的,消费者还是愿意为此买单的。有了消费者的正向反馈,企业才更有动力在碳中和上投入,低碳转型就有了更多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
无论中国还是欧盟,对产品碳中和标识和对于基于抵消的碳中和的严格管理,给自愿碳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由于产品碳中和购买的碳信用来自自愿碳市场,前述匿名专家也问:“欧盟法规封堵了碳抵消在自愿减排市场的最大用途。它会不会是自愿碳市场发展的分水岭?会不会对中国的CCER(也是碳抵消)产生间接的心理影响?。”
包括碳中和标签在内的碳标识,其实是将产品碳足迹的核算结果以某种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市场辨识。因此,不管碳标识的形式和用词是什么样的,其基础是碳足迹的管理。
发达国家在碳足迹管理上启动较早,建立了权威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和碳核算标准,而中国在这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有专家介绍,欧盟的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和产品可持续性准入标准(例如动力电池碳足迹规则)是推动与贸易挂钩的全球碳标准体系的两大措施。它们都要求碳足迹的披露和管理。因此,碳核算和碳足迹管理的标准、规则和数据能否与欧盟等国家的体系互信互认,是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必须要考虑的,也是目前难点所在。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而在此之前的2025年,中国将在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建立相关背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之所以首先规范碳中和标签等碳标识制度,根据专家分析,是因为碳足迹体系复杂庞大,希望通过碳标识制度的建立来“牵引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