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伪造与某CPA劳动合同,拼贴其CPA章及个人 ...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李安:我从不要孩子孝顺,只教他如何去爱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03-03 07:23

正文

李安与儿子李淳


网上有个讨论曾经特别火:

父母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

他们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

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深有同感,面对父母的强势,我们无法反驳,一旦反驳就会被骂“不孝”,但是不反驳压抑在心中的难过又是真实存在的。这道关于亲情的选择题,好像怎么选都不会对,着实让人矛盾。

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与解决呢?导演李安的做法,或许会让你找到答案。


文章来源: 群学书院 ID sacademy

图片来源网络

李安:我从不教孩子孝顺,

只教他如何去爱


01


“ 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李安在多年前拍完父亲三部曲中的《喜宴》后,说过一段话: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你一定要小的服从大的,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取向、他的爱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准。

……

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当然跟中国人讲,几百年也讲不过去,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里面,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爱,同时也爱我就够了。

李安提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

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它跟现在的普世价值中“平等”冲突,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也应当平等自由,没有高低阶级之分。

看到这个观念的时候,很多人豁然开朗,如释重负。这些年,因为“违背”父母意愿而产生的罪恶感终于开始消散。

大人们总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你规划好人生轨迹,一旦孩子做出了另外的选择,“不懂事”的帽子就扣在了头上。有些家长甚至会把养育孩子的辛苦作为一个杀手锏,每次谈不拢就放大招。

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独立的人,孩子的想法也应当获得尊重,不听父母的话不是不孝顺,不是忤逆,那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罢了。

我们必须明白,孩子真的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喜宴》的主题,正是亲子间的代际文化冲突

02


“育儿先育己。”

都说育儿先育己,父母首先需要把养育的注意力从孩子转向自身。唯有改变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满爱、价值感、尊重人际界限、拥抱改变的积极状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也就是说,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应该更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姿态,应该努力去成为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独立而且追求自我价值的人,成为小孩模仿的榜样。而不是一味对着孩子指手画脚,用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小孩。

做一个快乐,开明的父母很重要。

关于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最近两年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

很多父母喜欢把“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把一生的重量都压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爱,太沉重,让人喘不过气。这种思想包袱笼罩下的小孩,很容易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变得压抑内向。

家庭的环境应该是轻松,快乐,没有包袱的,过度的压力对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小孩都是不利的。

父母带给孩子的,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愉快的成长环境。


《饮食男女》的主线,也是代际冲突

03


“父母的给予不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期望父母平等地对待我们,那么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父母。独立自主,不向父母索取,不认为父母的给予都是理所应当,对于养育之恩,要心怀感激。

传统文化宣扬长幼尊卑,大多数父母显得很强势,而他们的强势,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指责、埋怨。

看到很多关于“母亲强势毁灭家庭”的言论,想替我强势的妈说几句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