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5%,连续45年保持全国首位,被称为中国最“绿”省份,是什么成就了福建的“最绿”?答案是——
福建公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新型生态警务,坚持打防并举,持续探索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绿色发展的路径。
提升生态警务的预警预防精准力
带上登山棍、蹬上长筒靴、备好水和食物,向林区深处走去……福建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局桐木派出所所长徐顺德开启新一天的治安巡查。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保存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记录屡屡刷新。
如何守护这片“珍贵的绿”?“通过无人机搭配步巡、车巡、船巡,全天候守护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徐顺德介绍,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局与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部门深化“林长+警长”联动,对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实施网格化管理,并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110”生态保护联动机制,组建司法协作队、林区巡护队等队伍,为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编织起严密的保护网。
穿梭在武夷碧水丹山间的“警察蓝”,是福建公安持续守护八闽青绿的一个缩写。
“呼叫万木林生态警务驿站,万木林北侧古树群发生‘火情’,请立即出警查明情况。”福建南平建瓯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陈新华大队长利用对讲机发出演练指令。不到5分钟,建瓯市公安局生态警务作战平台实时接收到无人机传送的民警现场处置画面和民警完成处置的报告。
这样快速的警情处理能力得益于建瓯市公安局将全市古树名木数据资源全量接入建瓯市公安局生态警务作战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对讲机、无人机、林区视频卡口等科技手段在生态警务作战平台上的应用,实现保护区古树名木等各类生态要素“一屏展现”、风险隐患“一网感知”、指令流转“一键下达”,指挥调度“一体贯通”,提升了公安机关应对破坏名木古树等生态警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2024年9月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对被盗伐树桩进行现场勘验,测量蓄积量。黄芝生 摄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无人机搭配步巡、车巡、船巡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水陆空”一体化巡护模式,形成“天罗地网”,全天候无死角地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资源。
在泉州,泉州台投分局依托社会治理平台,实现生态要素智能化、便捷化采集及核查处置,不断提升专业打击、系统治理和科技应用水平。
2023年11月17日,泉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联合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马甲派出所民警深入马甲镇永安村蝴蝶兰基地,向农户详细了解花卉产业情况。廖品晶 摄
向科技要警力,福建公安坚持以“昆仑”“清风”“护松”“祛火”等专项行动为载体,全面深化省市县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持续巩固提升9个市级、69个县级实体化运作数字生态警务运行中心,加强前端感知设备、无人机等科技应用,推进“雪亮工程”向重点生态点位拓展,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和新技术装备为支撑,有效提升生态警务的预警预防、精准打击能力。
整合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入冬,立于闽浙交界处,俯瞰穿越两省的修竹溪,但见碧水长流,鱼翔浅底。这方滋养乡亲的绿水青山离不开生态警务的温情守护。寿宁地处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因两省有些政策规定不同,难免会产生边界权属纠纷。
2023年7月,寿宁县公安局联合庆元县公安局在下党成立福建首个闽浙边界生态警务联勤站。
据寿宁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刘斌介绍,不久前,浙江庆元县龙溪乡群众老吴与下党杨溪头村村民老杨为土地使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险些激化成两村冲突。
他们邀请两省林业部门到争议地查看,再找到与双方林地相邻的群众摸底调查,开展技术测量,明确用地面积。同时,邀请庆元县食药农环大队、镇村干部举行座谈会,从情、理、法等多维度耐心细致地引导。最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边界纠纷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通过构建“闽浙平安生态边界网”成功调解了这起林界纠纷,这也是生态警务实现跨区域执法的生动写照。
2023年12月18日,长汀县巡特警大队民警和当地派出所民警在长汀县大同镇新庄村附近山场开展生态巡护。福建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供图
2023年2月,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蔡煌权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猎捕和贩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的信息。经深度研判后发现,该案复杂性高、涉案人员众多。省、市、区三级公安机关遂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迅速查明犯罪链条,跨省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现场查获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290余只。
“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链条长、层级多,涉及区域广、打击难度大。”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二支队副支队长林良城介绍,福建公安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深化跨部门、跨区域、跨警种协作,同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整体性保护,在重点生态点位延伸生态防控触角,建立生态警务站点,统筹群防群治力量,搭建起“生态警长+义警队伍+生态警务联盟”的生态守护体系,进一步提升涉生态资源领域违法犯罪案件合成侦查打击能力。
2024年6月3日,清流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与沙芜派出所民警带领生态义警队在沙芜乡九龙湖湖域内开展巡查工作。福建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供图
打破地域界限,跨省联合攻克生态难题;打破警民界限,整合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厦门市公安局牵头组建环筼筜湖生态警务联盟,辐射带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市政白鹭洲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26家区街部门单位,共护一湖碧水;清流县公安局在九龙湖等生态重点区位建立生态警务联勤站,牵头乡镇和村干部、护林员、河湖治安网格员等力量,组建生态义警队,协助公安开展巡山护林、普法宣传等工作……
去年9月至今,全省分类施策,延伸143个生态警务服务工作触角。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涉林违法犯罪呈现“一降一升”良好态势,立涉林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8.8%,侦破案件数同比上升6.8%。
2024年7月5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无人机战队在溪源峡谷4A级景区利用无人机对辖区情况进行巡查。王浩焜 摄
不久前,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5地市公安机关共同签署《九龙江流域生态警务整体性保护(区域协作)协议》,标志着福建公安新型生态警务探索迈出了全警化、全域化的新步伐。
“新型生态警务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据福建省公安厅森林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和全国公安机关环食药侦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公安部即将出台的加强生态警务建设意见,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以新运行模式为关键,以新技术装备为支撑,以新管理体系为保障,为打造更多具有福建辨识度的生态警务样板品牌提供支撑。
来源:央视网 记者 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