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天越来越冷,不知道诸位用上暖气了吗?
最近有这么一位粉丝留言
咱们先聊点别的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曾看过这么一篇文章,讲的是科比去年退役之后的事情。
科比宣布退役时留下这么一句话:“
我不会在做这些事了(篮球),我会做点别的。
”
后来美国CNBC的记者问科比退役之后的打算。
科比这么回复
之后科比找到新的方向选择从事商业,和朋友合伙发开一款运动饮料。
投身商界的科比就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从零开始请教前辈,渴望学习一切商业知识。
科比的运动饮料合伙人还分享了一个故事,
“我好几次凌晨3点给他发短信,他几乎是秒回,后来才知道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工作了,于是我意识到他的狂妄,是真的有资本。
”
对待新领域的态度科比还是曾经的样子。激情且不懈努力。
如今整个社会和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假如个人岗位固定,发展停滞,虽然也渴望进步,但是对职业本身缺失兴趣和钻研激情,是无法长久的。个人内心会非常矛盾。
我们在回来看看科比在寻找下一段人生旅途时说的话:这个标准不是能创造多少价值和税收,
而是激情。
激情是啥说白点就是兴趣。
倘若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这就会让你优于普通人。就相当于大家同时起步,但是你比普通人多了10%的天赋加成,你已经赢在起点了。
这个天赋就是你对这个工作的激情和兴趣,有了兴趣你会比普通人更愿意钻研它,不断的学习它,比一般人更有斗志和耐心坚持做下去。
对于一般人来说坚持跑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坚持跑步在平常不过了…
历史上所有知名人物无一不是因为兴趣而促使他们成为大师。
比如武痴李小龙,一天能练7、8小时功夫,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坚持做10天的俯卧撑都坚持不下去。
回到开头的问题,要不要继续做设计? 这个问题就一个标准,问问自己对设计到底有没有兴趣。
分享下前段时间陈老师很火的一段演讲
对于陈老师这段话我特有感触,之前有人问过我,平时又上班又一个人打理公众号怎么坚持做下来的,哪来的时间。 在我刚做公众号的初期确实多次想过放弃,确实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写不出来,毫无灵感等等,但是最后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
因为乐在其中,越做越有兴趣。
就像陈冠希说的那样,只要热爱无论多难,都觉的是值得。今年双11那个优秀网店合辑,我从各个渠道整理了四五个晚上,都是下了班之后做的事情。累吗?当然累,谁下了个班不想躺沙发玩着手机睡觉啊。但是想想初心,还是干,最后文章出来之后心理还是很有满足感。
在15、16年的时候在微信里搜索超级美工可以搜到5、6个跟我同名,甚至一样的头像的公众号。并且我发一篇,那边立刻复制发一篇。我也没有举报过,我就这么默默的看着,在后来我发现有的号陆续不更新了,再后来我发现再搜索他们的时候直接搜不到了…
为什么?可能他们就只是为了钱,搞了一段时间发现赚不到钱就放弃了。在回头看看成
功
路
上
并
不
拥
挤
,
因
为
坚
持
到
最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