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耶伦和美联储的诸位大佬们就要召开今年的第一次议息会议了。今天彭博社的市场监察消息说,美联储3月加息的概率是100%。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6月加息概率同样是100%。
这绝对不是小事。
从2014年美联储传言加息以来,全球市场就像得了痉挛症一样,不断地猜测,不断地等待,在预期之下,全球资本抽离新兴市场回归美国,让一些国家饱受冲击之苦。但真正的加息却到2015年底才有第一次。然后又等了一年,才有第二次。
而这次呢?竟然只隔了一个季度,就来第三次。可怕的是,可能再过一季度,可能会有第四次。
这到底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为什么加息这么紧迫?
加息为什么会来得这么快?这也许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很显然,笔者看来,有三大因素在推动美联储加息:第一,特朗普的政策预期。特朗普其实到现在,没有干什么,但他的政策方向已经改变了市场,股市大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大涨。为什么?因为他要搞万亿的基建,这会改变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推动经济的好转。这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发生的明显变化。
第二,大宗商品大周期的到来。当年2014年预期加息为什么加不起来?很大的原因在于油价开始跌跌不休,一直持续了2015年一整年,直到2016年2月才跌到20多美元的谷底,然后开始反弹。而今,油价的反弹不仅仅让许多依赖石油的新兴经济体窜口气,也正在推高全球的通胀预期。美国也不例外。基建推动需求旺盛预期,经济复苏,通胀开始,加息是自然的。
第三,中国因素。去年下半年,中国的PPI在持续40多个月负数之后开始转正,并且像吃了药一样被暴拉。这推动了企业效益好转,和下游企业被动补库存。因而,中国2月份的进口猛增,量也增,价也涨,尤其是挖掘机大卖的传闻让市场以为,中国的基建这味药很重很猛。有中国这个火车头和大买家,再加能源型的新兴经济体翻身,通胀怎能不起呢?
所以,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欣欣向荣,怎么能不加息呢?
加息概率急剧上升是必然的。
不过,上述三大逻辑,总有那么一些不太踏实,让人觉得心底不安稳。比如特朗普的基建计划,真的靠谱吗?中国的基建大发力真的靠谱吗?石油的价格真的还能继续往上冲吗?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交织,让人心神难安。
所以,市场近期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比如做空美元的空单反而增多,美元指数虽然上升,但幅度也不是很大。黄金的多头仓位也大幅增加。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美元加息预期已经落定,意味着预期已经被消化?还是美元在酝酿更大的涨幅?
但显然,市场的隐忧仍在。美国的债务上限也面临国会重新审议调整。即使国会通过了万亿基建计划,那么美国的赤字将会大幅增加,美国一旦进入“双赤字”时代,美元想强也比较难,这正是特朗普政策面临的悖论。
加息冲击波
在中国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高级别财经官员中,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大概是其中突出的一位。笔者多次听他演讲,每次他都会把前一天晚上市场的波动引用到自己的演讲中,他一般这样开场,“我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最新的情况……”
他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是在2月26日,“X强调的大的方面,要密切关注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现在看起来,它的紧迫性比2015年底、2016年底美联储两次提息时更加突出”。
当时,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还没有现在这么强调,但是他已经嗅到了味道,知道紧迫性比前两次都更加突出。
对于中国的财经高管而言,谁能不担忧美联储加息?眼看,刚刚通过加强外汇管制,稳住了外汇储备、稳住了汇率(相关分析请查阅本公号的历史消息),现在狼又要来了。而且,狼可能还不只来一次。
我们来看一下中美十年期国债的利差,目前中国是3.4左右,美国是2.56左右。两者不到100个基点,如果美元加息三次,而中国不加息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中美利差不断收窄,甚至可能出现倒挂。那么意味着,在中国博取更高收益的资本会加速撤离,而且中国的资本也会奔向美元资产。这与中国的整体的资本回报率,或者说经济效率、生产率有关。哪里有更稳定、风险更低的回报,钱就会流向哪里。
过去,中国是这样的地方。而如果中国不能继续充当这样的角色,资本外流不可阻挡,即使采取再严厉的管制措施,因为利差太明显、太直接了。
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加息国内的资产泡沫受不了,国内庞大的债务体系的融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同样受不了。
不加息,资本外流加剧,外汇储备受不了,汇率也受不了。
首鼠两端,两头为难。中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艰难的抉择。
更关键的是,中国目前这一轮经济企稳的小周期才刚刚开始,没有房地产销售旺盛的需求端支持、没有汽车销售旺盛的需求端支持,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低于GDP增速,这样的小周期还能持续多久?
这样的小周期还能承受得了多重的货币政策紧缩?承受不了,将会发生什么?对资产泡沫、债务链条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需要深思。
Faster & deeper .
更快、更深入的独家原创财经分析评论。欢迎关注本公号:zhengjing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