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鲜活有趣的作品,是写作者的主要任务。富有情感力量的故事会让读者深陷故事之中,任由故事带领读者担忧、紧张、愤怒。这样的故事也会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或者听到故事的情节,继而激发他们的智慧、感觉和情感。显然,写出这样的富有情感的故事,是一个不会被轻易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作者意识到,得要去寻找情感。
最基本的情感类型有生气、厌恶、悲伤、鄙视、快乐、恐惧和惊讶
,
以及以上各种的变种
。情绪的大潮会以不同的强度影响我们,有时候持续很久,有时候很快就过去了。情绪触发器会加快血流速度,并使那种情绪闪过我们的脸颊,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在丛林里追赶晚餐时,快速地预警危险。
当你写作的时候,确保你也写到了这些基本情绪及其变化。这些情绪需要在人物行动,做决定,做选择,以及展现价值观的时候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
让人物有情感地活着
。然而,
情感是个人化的
,
是人物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也是小丑之所以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因为这些白脸小丑以漫画形式呈现的情绪是面具化的和夸张的)。
怎么样才可以不过分地传递情感呢
?新手作家通常陷入这样的陷阱,要么大喊大叫,要么傻乎乎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
怎么样才能保证你的读者既不是什么都感觉不到
,
又不会因为满纸闹剧而感到无聊呢
?有些故事之所以显得肤浅,是因为故事从来没能使读者主动去关心它的进展,去设想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
作为作者,
你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想到一个情节或者回忆录的骨架
,
然后着手写出第一稿
。
一旦写完草稿(没人说这很容易)
,
你就要去寻找故事中那些能够强化情感的地方
,并且给读者充分的理由,使其体会到其中人物或某些真实人物所感受到的情感。
随后我希望你能够确保,
在你的场景中
,
人物的欲求是明显的
,因为正是这种欲求驱动着故事世界的运转。
无论在单个场景还是整个故事中
,
主人公都迫切地想要得到某物
。这些欲求推动小说向前发展,而读者关心人物的程度,与他们了解人物及其欲求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欲求可以是崇高的、疯狂的、不合常规的,或者是带来希望的。
你需要分析笔下人物的欲求,并且理解他们如何依此行动,做决定和做选择,然后根据他们内心的渴望,设计出后续结果。
所以作为一个小说家
,
你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些欲望为何而来
,
及其对人物的重要性
,
然后为这些欲求的达成设置障碍
。
当书里出现害怕
、
恐惧
、
困惑和脆弱这类词的时候
,
读者通常很难融入故事
。情感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种判决。相反,
你应该使用动作
、
想法和肢体语言来暗示人物心中的情感
。可能人物想要拨打911,但是她的手颤抖得太厉害,以至于拨了三次才拨对号码。在戏剧性时刻,读者需要体会到和人物同样的情感,要与人物同悲同喜同哭泣。
为了在写作中传递出情感
,
试着回忆你自己的强烈情感
,
并在写作过程中流露出来
。我希望你从来没有被跟踪过,但是你肯定害怕过——比如在高速公路上险些发生车祸的瞬间,或者在商场里突然找不到自家小孩的心情,或者是听到了朋友糟糕的诊断报告时。你需要从这些事件中进行借鉴,回忆这类使人震惊和颤抖的厄运中的所有细节。
欲求通常都与情感需求相连
——
即那些由艰难生活造成的未完成的事和伤痛
。有些人物想要被爱,而有些人则避免爱情。(通常这两类人物会在同一个故事中出现,或者有时候这种相反的欲求会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有些人物想要获得认可,或者得到权力,或者是实施复仇。还有些人由于童年孤独,于是迫切想要成名或者得到爱情;而也有些人就是想要默默被人遗忘。
利用情感需求的诀窍是
,
迫使人物以身犯险
。举个例子,如果人物自幼成长于贫困之中,那么他就会想要很多钱和大房子,相信财富是生活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并且会不遗余力地去获取财富。但是由于人物不顾一切地想要外化自己的财富,就导致他可能会不择手段,或者由于只关注金钱目标,而变得无情无义。
最后还有一点:
要展示人物对于自己无法达成欲求之事的恐惧
,
因为这种失败将引发重大后果
。这一点很重要:即求索失败的话,接下去的所有可能都是糟糕和可怕的。
●
走到哪,演到哪
有些故事中,人物霸占着舞台,好像每一幕都需要来一段莎士比亚式的独白,或者宣告自己激烈的情感。在这类故事中,人物过于狂热,装腔作势,笑中带泪,又悲又喜,而且还宣称自己心跳过速,呃,或者说,激动得不能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