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跨境电商鹰熊汇
专注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内幕、跨境电商干货、有价值的跨境电商行业信息,打造热衷于跨境电商的从业者、跨境电商爱好者的信息交流平台。为跨境电商架起资源交互的平台,让全世界的跨境电商快乐沟通!开放、分享、共赢!是鹰熊汇这个领先的跨境电商社群的宗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ikTokShop跨境电商  ·  PEAKS最佳实践|这些TikTok ... ·  7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跨境电商外链建设终极指南:提升SEO排名与流 ... ·  昨天  
SellerGuard  ·  版权登记:跨境卖家的低成本保护策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跨境电商鹰熊汇

新的趋势下,供应链的路在哪里?

跨境电商鹰熊汇  · 公众号  · 跨境电商  · 2017-07-24 07:41

正文

从供应链的角度,谈一谈货,也谈一谈新西兰跨境电商的演变历程。主要从四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新西兰在跨境的基本演变时间段。第二部分,分析一下在4·8新政以后的调整来实现逆势增长;第三部分,分析2017年供应链的市场;最后一部分,站在新西兰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一下未来的趋势。

新西兰的跨境演变史

新西兰是发力比较慢的,它也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只有400万人口。大概从2008年开始,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然后2012、2014、2016年4月8日,分别阐述一下这几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

2008年是三鹿奶粉事件,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受到严重冲击,国产产品信任危机日益恶化,消费者就开始买一些国外的奶粉。2008至2012年,在新西兰基本上是一个围绕奶粉为主的竞争情况,从2012年开始,由于用户的沉淀以及多元化的需求,从奶粉开始扩展到保健品和化妆品。2014年到2015年是跨境电商元年,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个行业,越来越多企业涌入这个行列,这两年的行情特别之好。

2014年到2015年跨境特性,第一个特性,它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新兴行业,信息不对称,也有真货假货。第二个特性,供不应求的需求,它的供应是远远达不到国内需求的,新西兰是400万的国家,产能也有限,当时就造就了一个以卖家为核心的供应链市场,你基本货物是不愁卖的。

简单分析一点,为什么新西兰爆品缺货,第一是国内急速增长的需求,第二是品牌方对生产规划的不足,因为这是一个突发事件,也没有可能准备充足。即使2014年行情很好,在2015年也不能应对国内需求,主要有两个原因,新西兰做生意格外谨慎,同时产能是极其有限的。

4·8新政对供应商的打击

4·8新政以后对供应商打击还是很大的,很多依靠资本的平台要不倒闭了、要不订单量越来越小,有的公司走得很艰难,靠砸钱、烧钱买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还有大家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是跌至冰点的,最终导致需求的锐减。在2016年的市场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所有产品价格跌至到冰点。

4·8新政对海外也有很大的伤害,因为2014年、2015年基本上是囤多少货就能赚多少钱,很简单粗暴。但是突然来了新政,对于品牌方也是的,由于错误的误判性,所以品牌方也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所以品牌方就给供应商极大的压力,价格也降到历史最低。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怎么能做到成长?简单来讲,我们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第一,重新定义供应链-重心的转换 ,这是去年获得成功的特别重要的基础,在2014年、2015年基本上每个公司都想做到大而全,因为不愁卖,但是去年就不一样了,去年是重新梳理格局,在2014年、2015年你跟品牌方友好的关系不具备,2016年会具备,因为国外的品牌商也比较狡猾,我们2016年是追求量,跟品牌方重新部署关系,这是去年比较重要的一步。 第二,开辟新战场-香港 ,4·8新政之后,很多人改变为香港直邮,把香港市场当作业务的增长点,包括跟香港的一些企业合作,做海外直邮。 第三,战略调整 ,从前期做大货供应,改到和生存的中小平台做一件代发,因为他们的风险特别小,他们需要囤货,囤货压力在我们这边。同时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也是比较安全的软着陆的方式来应对新政。 第四,针对中小平台的管理体系 ,事后发现也是比较有效的。调整内部结构,主要是客户、客服、运营、采购、物流,我们这个体系针对中小客户还是比较有效的。

供应链的“3.17新政”

3·17新政之后,其实对这个行业是一个基本的利好,虽然它有很多不可控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从短期来说至少提升了行业的信心。还有行业的肯定,对于我们来讲,直邮是很好的业务。我们预判,以后的直邮是一个必然,因为这个行业既然存在,它必须要满足合规性以及合法性,这也是政府以及海关一直在努力所做出的,也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看到之前沉淀下来的海淘客户群体一直都在成长,他们的需求也在慢慢的多样化,现在可能衣服、食品,甚至有些客户还要新西兰的盐,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一个市场的规律。还有这个趋势也趋于稳定,最重要的是商业回归自然,商业回归自然代表两点:第一是现在来分析这些热销的产品,它都具有一个 可控性 ,就是它是很好的产品。第二是 资本

如果大家今年有做奶粉,无论是欧洲也好、日本也好,货都太少了。分析一下原因,2014年、2015年的火爆,导致了在2016年提前做生产规划的量是相对应比较大的。但是由于2016年政策的突然性,导致需求是突然跌到了冰点,所以说当它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价格也会跌到冰点,2017年的生产计划一定是随之而降的。但是由于2017年的新政,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生产下降了,最主要的是品牌策略,导致品牌方不愿意国货发货,因为他觉得没有到他所想要的价格体系。所以说,导致最终的结果是供应量下降,价格飙升,这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的。

供应链的路在哪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