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农历六月二十五。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与其对当下的生活满腹牢骚,不如努力去改变,与其后悔所失,不如努力去多得
。
周六,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250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人民日报海外版:19.5万亿 “购物车”带旺消费升级。
1分钟,电商平台1万多支电动牙刷被卖出;1小时,快递企业处理超过600万个快件;1天,百姓花费超1000亿元用于购物和餐饮……在企业中控室里,销售数据飞速滚动,以分秒计;在物流仓储基地,各类“黑科技”将效率推向极致,下单的商品最快半小时即可出库。(人民日报海外版)
2、26省市外贸“期中考”:
中西部增速继续领跑外贸明星城市承压转型。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中国外贸“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为14.67万亿元,同比增长3.9%。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截至目前已公开外贸成绩单的26省市数据进行了分类梳理。从进出口总额看,广东、江苏继续领跑,排名前10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福建、四川、重庆。除四川、重庆为西部省市外,其余8省市均为东部省市。(21世纪经济报道)
3、首款产品玄铁910正式发布,阿里发芯片抄底物联网。
7月25日,云栖上海峰会上,阿里披露一揽子云+智能战略:升级版数字政府项目是云服务开疆拓土的一脉相承,更受关注的则是芯片公司“平头哥”首个产品玄铁910的面世。仿效PC时代英特尔X86和移动时代ARM的“架构决胜策略”,阿里使用了新的RISC-V架构,瞄准的也是比电脑和手机更大的物联网(AIoT)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能否成功为RISC-V打造物联网生态将成为阿里在这条路上成败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玄铁910的发布只能算阿里芯片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国经济网)
4、云“红利”时代:
全民云计算到来?
7月25日,在2019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四张“王牌”,包括飞天云操作系统、飞天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双中台和智联。AIoT,以推动行业全面走进云计算时代。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芯片玄铁910(XuanTie910)。(21世纪经济报道)
5、《福布斯》点赞美团、拼多多、抖音:
在创新上让西方相形见绌。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Forbes)近日在官网刊登文章,称“中国的互联网正通过更快的创新,向西方发起挑战”。文章重点提及了美团、拼多多和TikTok(抖音国际版)三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APP),称中国的APP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而不是西方那种每款APP只提供一项服务的模式,并且更具社交性和互动性。同时,它们还整合了电子商务和虚拟商品销售,使之成为关键的收入来源,在农村和贫困地区也得到大量关注。(中国发展网)
6、华为与伟创力撕破脸后,富士康比亚迪成华为代工商。
记者昨日(25日)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在“华为禁令”发布后的第三天,即5月17日,美国代工企业伟创力就通知其全球代工厂马上停止生产华为所有的设备,已生产的产品不让发货。除此之外,伟创力还曾私自扣押华为价值7亿元的物资长达一个多月,在此期间,伟创力不仅拒绝归还华为所有权的物资,还对华为提出多种要求,给华为带来了严重损失。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伟创力对华为的种种刁难行为,很快就遭到了华为的反击!(每日财经新闻)
7、监管重拳再次砸向票据市场,严防套利风险和信用风险。
为规范票据领域违规问题,打击非法票据中介和票据套利行为,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北京银保监局于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意见》(下称《意见》)。另外,近期监管部门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业务也下发相关通知,以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防范票据业务风险。(上海证券报)
8、摩拜调整深圳上海5城计费规则,涨价或为缓解巨额亏损。
今年4月份,摩拜单车在北京试行涨价后,7月26日起,摩拜将在深圳、上海、佛山、厦门和广州5地宣布新版计费规则,价格略有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摩拜单车成立至今,总体仍在亏损。据美团点评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摩拜收入15亿元,亏损45.5亿元,占美团总亏损额的一半。(新浪财经综合)
9、辅仁药业遭证监会火速立案调查,监管合力严管违规乱象。
分红款不翼而飞后,市场各方对辅仁药业的质疑不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也纷纷义愤填膺。账面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大股东肆意侵占公司利益、中介机构拿钱了事?显然,监管层绝不可能就此轻易地放过。仅仅复牌2日后,证监会就做出对辅仁药业予立案调查的决定。如此雷霆之势,就是要第一时间向市场乱象亮剑,对各类违法违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予以严惩。(证券时报网)
10、联邦快递所称将涉华为公司快件转至美国系“误操作”与事实不符。
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对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递快件一案实施调查发现,联邦快递关于将涉华为公司快件转至美国系“误操作”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另发现联邦快递涉嫌滞留逾百件涉华为公司进境快件。调查期间,还发现联邦快递其他违法违规线索。国家有关部门将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继续依法深入开展调查工作。(中国经济网)
11、10亿美元!
苹果收购英特尔数据机业务。
据路透中文网26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苹果表示以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大部分数据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向供应自有手机晶片迈出一大步。报道指出,根据该交易,英特尔约2200位员工将加入苹果,此外,该业务的知识产权(智慧财产权)、设备和租赁也将一并纳入苹果。交易后,英特尔将保留发展个人电脑、工业设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非智能手机应用数据机的权利。(中新经纬)
12、亚马逊二季度利润低于预期:
运输成本高昂,云计算业务放缓。
当地时间7月25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今年二季度利润达到2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这一表现低于分析师预期,可相对比的是,上季度亚马逊的利润增长了一倍。从积极的方面看,在经历过去四个季度的萎缩后,亚马逊的销售增长重新复苏。今年二季度亚马逊获得营收634亿美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20%,高于分析师预期。《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亚马逊创纪录的季度利润时期已经结束,因为其面临着更高的运输成本、云计算业务的增长放缓以及海外零售业务大幅亏损。(澎湃新闻)
二、中国社会科学选题集锦
三、今日财经关注
中国
重庆前市长黄奇帆最新演讲:未来十年中国房价走势
作者 | 黄奇帆
重庆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 来源 |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
7月13日,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重庆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出席并发表精彩演讲。
如何判断房价的走势?哪些城市的楼市仍有投资价值?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会如何重新洗牌?这位“中国最懂经济的市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思想潮精编演讲,以飨读者。
各位来宾,很高兴参加今天“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来了以后才知道这个会已经开了十年了,每年举办一次,持之以恒,很有成就。
按照会议的主题,我今天讲的内容围绕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谈一下中国房地产今后发展的趋势。
我今天讲的趋势是总的内在的趋势,长效的、长期的、基本面的、基础性的趋势。
今后十几年新房的销售交易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这个变化就是从这几年的顶点到了拐点开始往下,趋势性的总量缩减。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房地产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那么今后的十几年会怎么走,是保持现状17亿平方米一年,维持10多年,还是继续每5年、10年还要翻一番,17亿平方米变成30亿平方米、34亿平方米?
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年,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十几年以后,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
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每年铺天盖地的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这个时代结束了。
去年比前年只增加了1.8%就是一个信号。
因为1998年到2008年,每年增长25%左右,三年能够翻一番,十年翻了三番。2008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增长15%左右,五、六年翻一番。
2012年到2018年,大体上维持在6%-7%的区间,增幅进一步下降,去年增长率是1.8%。
我讲这段话的意思,今后十几年的房地产业发展趋势,不会是17亿、18亿、20亿、30亿平方米,而是逐渐萎缩,当然这个萎缩不会在一年里面大规模萎缩20%、30%,大体上有十几年的过程,逐步往往下降。十几年后每年的竣工销售量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下。
过去十几年的状态,不管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不管是大城市、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区县城市,总之是全面开发,四面开花到处都是房地产,是个全民造房运动的时代。
从现在开始,往后的十几年,房地产不会出现四面开花,东西南北中全面发热的状态,但是房地产还会有热点。我们说的总量17亿平方米一年,以后可能变为一年15亿、12亿平方米。
这个建设量、生产量主要体现在三个热点地方。
一个是中心城市。
所谓中心城市,指除了省会城市之外也包括一些同等级别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山东省除省会城市济南外,也有区域中心城市青岛;广东除了省会城市广州之外还有同等级中心城市深圳。
深圳夜景
第二个就是大都市圈。
超级大城市辐射会形成城市圈,城市圈里的那些中小城市会成为房地产发展热点。
第三个热点地区是城市群。
城市群里的大中型城市往往也会是今后十几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我们国家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叫小城市,50万-100万的叫中型城市,100万-500万的是大型城市,500万-1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的叫超级大城市。
在省会城市里有一批已经过了1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比如郑州、济南、杭州、南京、合肥、武汉、成都、西安,这些城市还会向1500万、2000万发展。
有些省会城市现在是500、600万人口,以后可能往1000万人口的方向走。
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动力呢?
在中国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大体上发展规律都会遵循“一二三四”的逻辑。
所谓“一二三四”,就是这个省会城市往往占有这个省土地面积的10%不到,一般是5%-10%;但是它的人口一般会等于这个省总人口的20%;它的GDP有可能达到这个省总GDP的30%;它的服务业不论是学校、医院、文化等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还是金融、商业、旅游等市场化的服务业,一般会占到这个省总GDP的40%。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可以关注现在近10个跨入1000万的国家级超级大城市,根据这些省总的经济人口规模去算一下,他们都有十几年以后人口增长500万以上的可能。只要人口增长了,城市住宅房地产就会跟上去。
所以我刚才说的大都市、超级大城市,1000万-2000万中间有一批城市还会扩张,过了2000万的,可能上面要封顶,但是在1000万-2000万之间不会封顶,会形成它的趋势。
如果已经是2000万以上的超级大城市,这个超级大城市自身的核心圈已经密密麻麻地碰了天花板了,它的发展将集中表现在大都市圈。
大都市圈不是一个行政范围,而是它的经济辐射范围,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一般会有1.5—2万平方公里。
大体上50公里—70公里的半径绕一个圈就构成大都市圈,这个大都市圈里会有一些中小城市,这些中小城市,单独发展一般不构成热点,但是,一旦进入大都市圈发展,这些中小城市会加快发展。
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是四五百公里的半径范围内的城市构成城市群。相隔太远的城市之间不构成城市群,比如上海和天津没有城市群的关系,但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构成了长三角的城市群。城市群里的大中城市会加快发展、会互动、会资源优化配置。
总之,尽管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交易年度的规模不会再翻番,20年以后回头看,现在的17亿平方米就是一个高点、就是一个拐点,以后逐渐变成了15亿、12亿、10亿平方米一年。
在今后的十几年,房地产开发不再是四处开花、全面开花,
而会相对集聚在省会城市及同等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和城市群中的大中型城市三个热点地区。
今后十几年,房价趋于稳定,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等于GDP的增长率。
全国城市新开发房屋的平均交易价格1998年是每平方米2000元,2018年全国平均上涨到了8800元,大账上说的是翻了两番。这是东中西全国城市房屋开发每平方米的均价,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
如果当地比当地,那么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都翻了三番以上。比如,成都2000年主城房价均价1000多元,2017年到了10000元以上,翻了三番多。
沿海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热点的一线城市房价基本上翻了三番,涨了八倍,有的特别热的地方甚至涨了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