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美媒称,朝鲜自2014年以来先后11次试射了潜射弹道导弹,而潜射弹道导弹正是在俄罗斯导弹的基础上一步步完善出来的。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2014年10月以来,朝鲜进行了11次“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的试射。这种导弹又称为KN-11。所有试射都发生在东部海面上。
前两次试射(其中一次失败)是通过陆基的发射管,测试发射管容器特别是弹射装置。第四次试射是在2015年1月从驳船上发射,成功。
3个月后还有一次试射,也取得了成功。第六次试射是在2015年5月,类似于前两次,也取得了成功。第七次试射是在11月份,是从潜艇发射,失败。
第八次试射是在12月,广为宣传,一枚潜射弹道导弹穿出水面(从驳船而不是像朝鲜声称的潜艇),发动机点火,然后导弹爆炸。这次是部分成功。第九次试射是在2016年4月,也是部分成功,潜射弹道导弹穿出表面,发动机点火,导弹没有爆炸。不过,潜射弹道导弹只飞行了30公里,问题出在推进故障上。
第十次试射是在7月,潜射弹道导弹穿出(潜艇)表面,发动机点火,然后导弹在大约10000米的高度爆炸。这次是部分成功。第十一次试射是在2016年8月,显然是成功的。证明是视频显示,导弹穿过水面,火箭发动机点火,快速升空飞走。日本的传感器检测到导弹在距离发射地点大约500公里的地方入水。
▲这张朝中社2016年8月25日提供的照片显示的是朝鲜潜射导弹发射试验现场。
许多早期的试射都是从能潜水的驳船发射的,是俄罗斯开发并首先在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最后三次是从朝鲜制造的“海豚”级潜艇发射的。最后三次试射虽然没有全部成功,但最新一次试射证明,朝鲜的设计是能够完成潜射弹道导弹应该做到的一切的。
所有这些潜射弹道导弹的试射还表明,虽然朝鲜的潜射弹道导弹以上世纪60年代俄罗斯的R27潜射弹道导弹为基础,但一个主要的区别是,朝鲜似乎已经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取代了可储存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后者在船上需要的维护工作更少,也更可靠,但它的射程只有R27(射程2000公里)的一半(1000公里)。
朝鲜携带弹道导弹的柴电潜艇是在2015年5月被发现携带这些导弹的。当时航拍照片显示,(尽管有伪装网)新浦船厂正在建造一艘携带弹道导弹的柴电潜艇。另一艘朝鲜的导弹潜艇也在海上被发现(主要是利用卫星),该潜艇显然是朝鲜制造的,但基于的是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的设计,还有俄罗斯的部分零件。另一段视频显示,该潜艇的帆罩有一个或两个发射管。
这艘柴电潜艇结果是朝鲜制造的“海豚”级潜艇,显然主要用来试射潜射弹道导弹。基于目前已知的情况,朝鲜可能制造了更多的“海豚”级潜艇,但这些潜艇的航程和续航力优先。它们重1200吨,帆罩有一个发射管。这些潜艇使用了大量老式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俄罗斯潜艇技术,需要的船员数较多,60人,可在海上逗留约30天。
朝鲜是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一枚俄制R-27潜射弹道导弹的全部零件或部分零件的。R-27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技术,70年代被更现代的设计所取代。但是,许多未使用的R-27潜艇在90年代前被回收,用于科学研究。大约有500枚R-27导弹被发射,成功率87%。
据信,90年代,至少有一枚导弹的全部或大部分零件被当做“废品”非法销往朝鲜。这是推论出来的,因为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鲜购买了很多被当做废品的报废俄制武器。后来发现,有些废品被朝鲜人再军事化。因此,新的朝鲜“舞水端”导弹长得很像R-27就不足为奇了。有图片显示“舞水端”导弹被安装在大卡车(用作运输和发射器)而不是潜艇。
一般来说,潜射弹道导弹在进行潜艇试射前要从陆地设施试射。朝鲜新的潜射弹道导弹最初被称为KN-11,很像R-27(重14吨、8.9米长、直径1.5米,使用液体燃料,射程2400公里)。
朝鲜还于1993年获得了10艘俄罗斯退役、等待被当做废品的G级柴电潜艇。G级潜艇使用16吨的R-21潜射弹道导弹,比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取代它的R-27导弹更细、更长。外国情报机构一直在密切关注朝鲜,寻找朝鲜开发柴电潜艇的迹象,但惟一的可能性是发现一艘正在建造过程中的新型潜艇。它看起来并不像G级潜艇的翻版,但确实有一个帆罩,可携带一枚R-27或舞水端型潜射弹道导弹。这艘潜艇似乎在建很长时间,基本上被藏了起来。
报废的G级潜艇使朝鲜能研究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最终出现的“海豚”级柴电潜艇和“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再次证明朝鲜正在改造几十年前的武器,从而能够在朝鲜生产。惟一缺少的是核弹头,足够小也足够坚固,可安装到北极星1上,并能实际引爆。朝鲜说正在开发它。(编译/涂颀)
①白宫禁止军方渲染中美“大国竞争” 学者:做得对
②德媒:中国十年内将造60座新核电厂 技术实力赶超德国
③加媒关注中国陆军建更多合成营:模块化编制 提升战力
④中国雷达可撕下B-2“隐形外衣” 外媒:改变南海军力对比
⑤美刊关注中国空军改变飞行员训练方式:一切为实战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