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可以说与它独特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拥抱现实、极度开放、算法驱动。
诚实地面对现实事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人都是情绪的动物,为了逃避羞愧、自责,总是倾向于自我欺骗。很多人在自欺欺人中逐渐走向了平庸。而真正顶尖的高手会选择拥抱错误,因为痛苦+反思=进步。
达里奥也曾遭遇过惨败,在职业生涯早期,他做过错误的投资决策。这一次失误让他的公司濒临破产,在裁员、卖车之后,他还不得不找父亲借了 4000 美金才得以生存下来。
回忆起这次失误,达里奥认为这是在他身上发生过的最糟糕、但同时也是最幸运的事情:这件事让他产生了敬畏之心,他的状态也从坚信“我是对的”转变为探索“我怎么才知道我是对的。”。而这种反思,是成功无法带给他的。
除了达里奥,所有桥水的员工也都被训练成了“专业的犯错者”。在桥水,最坏的事情不是犯错误,而是没有将错误妥善地记录下来并寻求反思。
为了更好地拥抱现实、拥抱错误,桥水内部形成了极度开放的文化。每个人都有盲点,这些盲点极有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桥水极度开放的文化正是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每个员工都可以质疑公司里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达里奥本人。
曾经有一位员工给达里奥发邮件,毫不避讳地指责达里奥根本没有认真准备会议,以至于开会时的发言糟糕透了。
而这封群发邮件可以被公司所有人看见。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桥水上演。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一位同事,但背后议论他人是被严格禁止的:背后议论除了宣泄情绪,并不能帮助同事的进步。
据说有一次,达里奥跟同事讨论一个下属的工作,达里奥认为这个下属表现一般,但转念一想,不能在背后议论别人,于是直接把这位下属叫来当面质疑。当然,下属也有当面辩解的权利。
这种直截了当地文化,并非所有人都能受得了。桥水有1/3的新员工都会在入职两年内离开,原因就是受不了同事的“粗鲁”。而那些留下来的,都是可以排除情绪干扰,极度理性化的人。
或许不是每个行业都需要极端理性,但是作为一个投资人,理性、甚至“冷血”才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桥水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理性、算法驱动的公司。
在达里奥看来,经济就是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每个机构、人都是机器里的一个部件。所以思考问题时,他更愿意把自己分成两个“我”来看待:作为思考者的“我 1”和作为执行者的“我 2”。
“我 1 ”需要思索用什么样的程序、机器去解决问题,并且综合考虑“我 2 ”的才能、短板,决定“我 2 ”需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加入到解决问题的机器之中。而“我 2 ”就是机器中的一个部分,严格执行机器的算法。
举个例子,如果我计划在 1 个月内减肥 5 斤,“我 1 ”就需要调研不同运动方案消耗能量的多少、各种食物的卡路里,综合考虑“我 2 ”的抗饿能力、身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减肥方案。一旦方案制定出来,“我 2 ”就开始按方案严格执行。与此同时,“我 1”作为思考者,还需要随时关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只不过对桥水来说,他们需要达成的目标不是减肥,而是与市场搏斗,获得更多收益。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桥水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算法”,这套算法就是一本叫做《原则》的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