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演员请就位》,小丑的聚会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李小江:想在有限的岁月里,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奠 ... ·  2 天前  
凤凰网读书  ·  戒掉爱情之后,我发现也没那么糟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会

《灿烂千阳》| 我不怕一个人,只怕你不在

十点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9-24 21:50

正文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韩枫 领读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胡赛尼的作品《灿烂千阳》。


昨天我们读到玛丽雅姆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她与拉希德的感情也越发糟糕,每天遭受着拉希德身体和心灵上的摧残。


另一边玛丽雅姆邻居的女儿莱拉在遭到母亲忽视、同学欺负之后更加想念离开的塔里克。那么塔里克会如约回来吗?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这个九岁的小女孩身上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十八章到第二十二章(第130页——第162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终于等到你


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塔里克的消息。莱拉开始相信了书上说的那句话,“在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全部艰辛中,没有什么比单纯的等待更让人痛苦的了。”


又一个星期过去,莱拉开始陷入一些可怕的念头中:他不会回来了,他们永远地搬走了;他又踩到地雷了,像五年前一样。那次他很走运,不过是失去一条腿,这次他会不会真的回不来了......这些念头不停地在她脑袋里纠缠不清。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回来了,莱拉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第二天一早,莱拉就去了塔里克家里,“为什么去了这么久啊?”她质问塔里克。“我叔叔生病了,来啊,进来啊。”塔里克领着她,向客厅走去。


莱拉喜欢这座房子里的一切。喜欢塔里克的父亲开玩笑地叫她儿媳妇的样子,喜欢塔里克的母亲盛情地留她吃午饭的样子。


事实上,莱拉喜欢在塔里克家吃饭,在这里,没有人会单独吃饭。


他们每次吃饭之前,总是先喝一碗新鲜的酸奶,他们会在所有的饭菜上,都滴上一些酸橙汁。吃过饭后,他们会聊天,会打牌,会讲故事、猜谜语,所有这些都是莱拉喜欢的。


对于被卡迪姆欺负这件事,莱拉本来不想告诉塔里克的。但后来,他们在街上见到了卡迪姆,他放肆地朝莱拉怪笑着。所以莱拉告诉了塔里克,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


然后她看到塔里克的笑容消失了,看到他直直地向卡迪姆走去。一瞬间他们扭打在一块,接着是拳打脚踢、哭喊求饶。


透过厚厚的尘土,莱拉看到塔里克挺直腰用一只腿站着,解下来那条腿扛在肩膀上,像一把剑。而他,像一个凯旋的战士,站在风中。


后来卡迪姆再也没有欺负过莱拉。

沉重的灾难


那天晚上,跟多数夜晚一样,只有莱拉和爸爸两个人吃饭。晚饭过后,爸爸指导莱拉解答题目。


在爸爸看来,阿富汗的共产党有一件事做对了,那就是办教育。爸爸说现在是阿富汗妇女的时代,她们比以前拥有更多的权利, 他希望莱拉可以好好利用这个大环境。


这时候,有人敲门,门外一个陌生人带来一条消息。


她听不清大人之间说了什么,只看见爸爸脸色惨白,死死盯着自己的双手,而妈妈则不停地哭喊,拉扯着自己的头发。


莱拉的两个哥哥殉难了。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妈妈精神恍惚,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


爸爸也是茫然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好像在找一些可做的事情,最后他独自坐在走廊的折叠以上,看上去凄凉而渺小。


对于莱拉而言,一直以来两个哥哥就像是传说,莱拉从不认为他们活着,所以她也很难感受到妈妈的痛苦。 但从满屋子悲伤的表情中,莱拉还是明白了她家里遭遇的这场灾难有多么深重。各种希望破灭了。

活在阴影之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莱拉的妈妈总是躺在床上,她只穿黑色的衣服,她揪自己的头发、掐自己嘴唇下面的那颗痣。


她总是在两个男孩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好像这样就可以找到他们一样,但她能看到的只有莱拉。也许在妈妈眼里,莱拉和两个哥哥一样,也是不存在的人。


而莱拉只能承担起更重的家务,洗衣服、哄妈妈起床洗澡、叠被子、还要做饭。有时候做完家务之后,莱拉爬上妈妈的床,在她身边躺下。 妈妈总是喃喃自语,总是不可避免地说起那两个男孩的故事。


莱拉静静地听着,她多么希望妈妈能意识到莱拉还活着,就在她身边。 但莱拉清楚地知道,在妈妈眼里,她根本无法和两个哥哥相提并论,她将永远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而妈妈至死也忘不了他们。


莱拉瞒着妈妈把阿司匹林倒进了下水道,把菜刀和所有尖锐的东西藏在沙发下。莱拉担心妈妈会自杀。


妈妈说,“当得知消息的那天晚上我就想一走了之,但现在我不会自杀了,别担心莱拉,我要替我的儿子们看到苏联人灰溜溜地滚回家、看到圣战组织胜利地走进喀布尔的那一天。”


莱拉高兴妈妈决定活下来,但也遗憾妈妈活下去的理由不是她。

感受不一样的阿富汗


这一天,莱拉的爸爸租了一辆车带着莱拉和塔里克去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地方。一路上莱拉看到被烧毁的苏联坦克和坠毁的直升机残骸。当这些荒凉真真切切地出现在她眼前时,她才知道原来这些乡下地方真的发生过战争。


所幸在喀布尔,还没有战争,大体上平安无事。


半个小时后,车停了下来。


“快看。”爸爸指着远处说到。


莱拉和塔里克张大了嘴,他们没有见过比这两尊大佛更壮观的东西了。在爸爸的带领下,他们爬到了金佛的头顶,俯视着下面的一切。


也许是这眼前的景象感染了莱拉的爸爸,他开始吐露心声。


“莱拉,你知道吗?我也想那两个男孩,没有一天不怀念他们。”他试图再次开口,却已经泣不成声。他看着莱拉:“但我还有你,这让我很高兴,在那些糟糕的日子里,莱拉,我觉得你是我的一切。”


爸爸看着眼前这片土地说: “尽管我很爱这里,但终有一天,我会离开它的,去哪都可以。”


爸爸说完之后安静了下来,因为爸爸和莱拉都知道妈妈是不会走的,对于妈妈来说,离开这里是对两个儿子的背叛,是对他们牺牲的否定。


而她不走,爸爸也不会走,这一点莱拉很清楚,为了妈妈,他们会留下来,直到战争结束。


莱拉记得妈妈说过,说她自己嫁了一个没有信念的男人,但是她不知道,爸爸最为坚定的信念是妈妈。


在大佛上面,莱拉没有告诉爸爸,其实她也不想离开,因为塔里克还在喀布尔,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塔里克不在的那四个星期有多难熬。 那样的绝望她不想再重来一次。


莱拉知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如此渴望和某个人相处是毫无意义的,但她总是忍不住想起塔里克扛着他的假腿向卡迪姆冲去的画面。很安心。

军队撤离


1988年4月,爸爸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他们签订了协议,他们要走了,再过九个月,阿富汗再也看不到苏联人了。”


但妈妈坚持称苏联的政权还在,纳吉布拉是苏联政权的傀儡总统,她声称战争还会继续,她要看到圣战组织在喀布尔举办胜利的游行才会安心。她完全不理会莱拉和爸爸的开心。


1989年1月,这一天,莱拉和父母去街上看最后一批苏联军队撤出这座城市。


咒骂声、嘲笑声、还有鸣枪声此起彼伏,充斥着整个街道。


妈妈把两个哥哥的照片高高举起,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女人,举着她们殉难的丈夫、儿子或者兄弟的照片。


那天晚些时候,莱拉和塔里克去看电影。电影快结束时,银幕上,男女主人公在接吻。莱拉想象着和塔里克接吻会是什么感觉,突然之间,莱拉手足无措,心紧张得砰砰直跳。


电影结束之后,天色已经变暗,莱拉松了一口气,因为 她不想塔里克在明亮的光中看到她害羞的表情。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在莱拉的期盼中塔里克回到了她的身边,而两个哥哥的殉难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阿富汗人民终于盼到签订协议、苏联军队撤离,那么战争会就此结束吗?莱拉和塔里克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点赞。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今日话题

塔里克尽管只有一条腿,却像骑士一样拼命守护着莱拉,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拼命守护你的人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主播 :韩枫。来自牡丹花城洛阳,电台编辑,主持人。靠近我,温暖你,我用声音陪伴你每一个孤单的夜晚。荔枝Fm:城市慢半拍


领读 崔晓燕。巨蟹女,超爱说,超爱笑,超温暖。微博@Delision崔小燕。


实习编辑: 大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