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市会议中心胜利闭幕。
大会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十一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通过了关于十届市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陈奕威主持闭幕大会并作总结讲话。
▲陈奕威作总结讲话。
在上午9时举行的选举大会上,到会的468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由68名委员、1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惠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选出由32名委员组成的中共惠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选举结果宣布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闭幕大会会场。
陈奕威说,这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大会,是一次发扬民主、团结奋进的大会,也是一次求真务实、加油鼓劲的大会。
大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主题,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署了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期间,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党代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共绘宏伟蓝图,共商跨越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充分体现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惠州更好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坚定信心,充分反映了全市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大会的胜利召开,必将对推动惠州改革发展事业继往开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陈奕威强调,要把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凝聚起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未来几年,惠州要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策群力、共建共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积极力量,形成推动惠州“五位一体”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虚心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真诚倾听群众意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要广泛凝聚各界力量,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深化文明创建等领域,要充分发动各方参与、争取各界支持,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民间投资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
要多办惠民利民实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事情放到心上、抓在手中,把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利益问题解决好。
陈奕威强调,要按照党代会的部署安排迅速行动起来。
要聚焦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干字当头、干在前头,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事用在促发展上,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只争朝夕抓紧干,树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意识,克服“慢慢来”“差不多”等思想,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让“服务提质、办事提速、工作提效”成为干部作风的“新常态”。要深入一线带头干,各级党员干部要做惠州跨越发展的先行者和推动者,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发挥好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正效应,不折不扣地将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把握规律科学干,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要找准“突破口”,抓住“牛鼻子”,学会“弹钢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468
名市党代表出席了闭幕大会。
不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十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不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十八大代表、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央和省直属处级以上驻惠单位、市直各副局以上单位非大会代表的党员主要负责同志,网民代表等列席人员,以及大会邀请的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双高”人才代表等参加了闭幕大会。
上午11时3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歌声中胜利闭幕。
via.惠州日报
你还在担心去巽寮会“堵车”?这条必经之路将升级改造成“快车道”!
记者昨日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获悉,惠州大道东段延长线升级改造工程正式招标。
这段路是市区前往惠东海边的主要交通要道,今后将从双向4车道升级为双向6车道,意味着节假日惠东海边交通拥堵的情况可得到改善。
招标信息:惠州大道东段延长线改建工程勘察设计已由惠东县发展和改革局以惠东发改〔2016〕512 号批准建设。
该项目为道路改建工程,旧路全长22.529公里,现有道路为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旧路一般路段路基宽16.0m,水泥混凝土路面(稔山圩镇段为沥青路面,路基宽度为29m),采用混合交通方式行车。
该项目拟对该路段进行升级改建。
起点位于惠东铁涌小屯村,终点位于平山街道陈塘村原陈塘收费站旧址,全长22.969Km。
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并结合城市主干道标准,沥青路面,设计速度80km/h。道路宽度39.5m(规划圩镇段)和33m(一般路段)。
届时,随着惠州大道东段延长线升级改造工程的完成,要去惠东海边旅游的小伙伴可以潇洒往返啦!
惠深高速新圩互通立交建成投入使用。惠深高速新圩互通立交将于
12月1日8时
起投入使用。届时,原新圩收费站将停止使用,该地段节假日堵车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据介绍,新建的新圩互通立交比原新圩收费站往深圳方向前移了约两公里,共设置5条匝道,全长1.3公里。
新的新圩收费站拥有9条收费车道 (3进6出),与老的新圩收费站相比,新收费站占地面积更大,收费车道更多,并且配备了ETC车道,将极大提高车辆通过速度。
据了解,惠深高速属于广东省高速公路网中的“纵三线”,北起惠州市区古塘坳,经惠州的惠环、平南、镇隆、新圩和深圳的坪地、龙岗,止于深圳盐田港。
2009年7月,惠州决定对惠深高速惠州段进行改扩建。去年12月31日,惠深高速惠州段改扩建工程全线完工。
via:今日惠州网
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文化强市。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好人之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现代城市精神大力弘扬,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人文惠州魅力更加迷人,文化软实力更加彰显。
党代会召开期间,惠州重点历史文化工程东坡祠重修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即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该项目将建成集东坡生平事迹和文物陈列、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苏学研究和文化创意园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成为惠州核心文化——东坡寓惠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2015年,惠州成功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美誉度和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转变城市以往GDP至上的旧思路,树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更加注重城市文化气质提升,已经成为惠州官方和民间的广泛共识。
近年来,惠州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通过坚持“天天都是创建日、人人都是创建者”理念,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城市文明风貌和市民文明素养得到巩固,文明惠州得到广泛认同。
报告提出,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推进文化惠州建设。大力弘扬“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蓬勃激情,凝聚奋发向上的强大合力。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擦亮“好人之城”品牌,提升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制度化管理水平,高水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五连冠”。
via.南方日报
惠州全面铺开镇街干部驻点普遍直接服务群众 驻点干部当“四员” 服务群众“零距离”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惠州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其中,全面落实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探索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推动第一书记村(社区)全覆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两年来,通过全面铺开镇街干部驻点普遍直接服务群众,惠州全市各镇街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创新举措,推动力量、人员、资源和责任沉下去,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局面。
“党员干部驻村,并非村民反映的所有问题都能即时解决,有的问题甚至需要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研究才能有解决方向,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干部‘夜访夜谈解民忧’。
”市党代表、惠阳区沙田镇党委书记张向城说,针对干部下基层存在的“时间错位”问题,该镇2014年便出台干部住镇留宿制度,让干部由白天“走读”变夜晚“住读”。用张向城的话说,
农村基层工作不是8小时工作时间内都能解决的,要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就要选择群众“最方便”的时候。
有了常态化的“住读”和“夜访”制度,沙田镇的村民家中不仅每周都会迎来一批“夜访”的客人,修路、造桥、治污、河道美化等一个个民生问题都通过“话家常”的形式得到有效解决。来自惠阳区委组织部的统计,在2015年完成第一轮全覆盖联系基础上,今年惠阳又开展新一轮100%全覆盖走访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走访联系群众113040户,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406宗,已解决2962宗。
为更好“沉下去”,每周三无会日,被惠州定为“联系群众工作日”,惠州市70余个乡镇(街道)的1000多名领导干部会到全市各个村(社区),开展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面对面与群众直接沟通联系,听取意见、提供服务。
“驻点联系工作不是走过场,而是脚踏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惠州,‘沉下去’服务的有法制副主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大量驻点直接联系群众的市县机关和乡镇党员干部。”市党代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说,通过“四支队伍”与群众建立普遍、直接的联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为引导广大乡镇(街道)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惠州市进一步明确驻点干部的职责,即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调查员、民意搜集员、民生办事员等“四员”。村民有诉求,驻点干部现场解决。
这是惠州市开展驻点联系工作,驻点干部当好“四员”服务基层群众的一道缩影。不仅在惠阳,这样的“互联网+”实时监督与考核机制在惠州市各县区已全面铺开,驻点联系工作网上交流已成为服务“新常态”。
via.南方日报
市有3人获得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日前,2016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出炉,莫明聪等33人荣获“广东好人”称号。我市的胡保平、黄子能、钟国安榜上有名。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32名“广东好人”。
胡保平
是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原大队长,他坚持无偿献血16年,参加了50多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累计2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5倍。
黄子能
是龙门县龙田镇西埔村委会主任。2016年5月21日,黄子能在厦门鼓浪屿游玩时,遇到一名年轻女游客坠海,他立即跳海救人。数分钟后,黄子能体力不支,在此关键时刻,现场其他团友和游客伸出援手,众人合力,两人均得救。
钟国安
是惠州市三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诚信是他的座右铭。2014年春节,27名员工等着发放福利和工资,为让员工过一个愉快的春节,钟国安平生第一次向人借了30万元。后来,员工无意中得知,钟国安卖掉了一套房产来维持公司运作,大家对他感激不已。
via.惠州日报
1、
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
环大亚湾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
等重大平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要素高度聚集,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2、
打造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
“两港三网”建设全面提速,陆海空立体化交通体系更趋完善,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全面融入广州、深圳、香港特大城市“30分钟生活圈”。加快惠州机场二期和空港经济区建设,谋划发展通用航空,建设航空大港。加快武深、河惠莞、河惠汕、韶惠等高速公路惠州段建设,完善“七横五纵一联”高速公路网,打通与深圳、东莞、河源、汕尾的34条快速通道,力争高快速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加快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等项目建设,启动深惠城轨、惠州地铁1号线及深圳地铁14号线延线规划建设,力争轨道交通突破500公里。
3、
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
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列,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创建成果,到2017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市六组团”格局基本成型,率先建成绿色空间合理、绿色经济发达、绿色环境优美、绿色人文繁荣、绿色制度创新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4、
打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文化强市。
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好人之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现代城市精神大力弘扬,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人文惠州魅力更加迷人,文化软实力更加彰显。
5、
打造更具幸福认同的惠民之州。
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让本地人更有自豪感、外地人更有归属感。加快健康惠州“十大工程”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大发展。 “十大工程”包括:惠州健康城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心人民医院两个中央投资项目、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羁押医院整合建设项目、市皮肤病医院建设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复退军人医院整合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强基提质项目、村卫生站公建民营建设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和互联网医院建设项目。
via.惠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