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是大年三十,这一天,春运进入了高潮阶段。天蒙蒙亮,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西宁火车站,客流如织,人们纷纷踏上回家过年的列车,而为了保障列车、铁路的运行安全,在距西宁市800公里外,有一群人正冒着严寒、在人烟稀少、空气稀薄的高原铁路上正辛勤地工作着。
51岁的查汉巴特尔是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副工长。上世纪80年代初,青藏铁路西格段开通后查汉巴特尔便通过招工参加了工作,那一年他只有18岁。
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副工长 查汉巴特尔:万丈盐桥的这条线路我太熟悉了,主要是我在这呆了33年嘛,每个地方线路的病害啊,线路的所有环节我都很熟悉,历经33年的春运,这时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线路上的每个病害点我们都要检查一遍。
青海省闻名遐迩的察尔汗盐湖地域广阔,查汉巴特尔所在的工区管辖的长度为56公里,其中万丈盐桥长约33公里,一丈大约是3.3米,盐湖的长度大约是一万丈,因此得名“万丈盐桥”。盐湖地区海拔近3000米,气候常年干燥寒冷,四季盐碱风肆虐,方圆数十公里寸草不生,地面犹如下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丈盐桥” 是青藏铁路的必经之地。
“达布逊”在蒙族语言中被翻译成“白色的海洋”, 查汉巴特尔所在的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就座落在这片白色海洋中心腹地,负责管辖着“万丈盐桥”上的铁路线路设备。由于特殊地质和自然环境,线路管区内沙害、水害和盐渍土路基病害并存,尤其是处在万丈盐桥盐渍土路基上的线路设备基础薄弱、病害频发,其养护维修占工区80﹪的工作量。
查汉巴特尔:我们这个设备寿命短的很,它就是盐碱地的盐碱腐蚀,钢轨盐碱都有腐蚀收缩,维修频率高。
内燃式捣固机是青藏铁路“万丈盐桥”沿线最为常用的检修工具。捣固机自身重约40来公斤,但由于是在高海拔作业,同样的重量工人所消耗的体力远远大于平原地区。操作捣固机是每个线路工的必修课之一。上线作业时,机器自身的产生的高频振动以及刺耳的噪音对新手来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折磨。
达布逊线路工区线路工 袁磊:我们刚入驻的时候,那个时候不会操作,长期操作回去吃饭连手回去吃饭抓筷子都抓不住。
青藏铁路的路基全部铺设在厚厚的盐碱壳上,表面看来坚硬厚实的盐碱壳遇水即溶,降水降雪大的时候,盐湖路基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盐碱溶洞。降雨降雪是查汉巴特尔最害怕的事情,雨雪天气不仅要求工人们随时监控天气变化情况,而且还要徒步十多公里检查“万丈盐桥”上的路基设备,并对线路晃车处所进行实际测量和维护。
就在查汗巴特尔与工友们承受着低温缺氧,检查“万丈盐桥”上的路基设备的时候,乌鲁木齐铁路局奎屯工务段阿拉山口线路车间正线巡养班组巡道工张小龙,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线路巡查。
与查汗巴特尔巡检的“万丈盐桥”相比,张小龙工作的岗位更可谓是环境恶劣,这里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距离国门阿拉山口向东11公里,有一个戈壁小站---乌兰达布森车站。小站很小,只有零星的几栋平房,四周都是戈壁荒滩。一个工具包,一只喇叭,这是张小龙的全部家当。
在张小龙的宿舍,暖气包上烤着两双鞋垫,尽管已经过了三九天,但是室外气温还是在零下20度左右,张小龙在巡检铁路时,每天在外面一走就是7个小时,所以给一双脚做好保暖比什么都重要。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工区担负着26公里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任务,因为连接国门,“安全”这个词在工区每个人的心中都十分神圣。张小龙每次出发巡查线路,工长都要亲自送他们出门,回来还要在外面迎接。
茫茫戈壁上,张小龙和自己的搭档开始上线巡查了,在堆满积雪的路上,张小龙每天要徒步行走20公里,每个月要走22天,在张小龙看来,国门铁路以及西行班列的安全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事。
张小龙和搭档的这一次巡检,正值春节来临之际,但茫茫戈壁滩上,放眼望去,却没有一丝过年的气氛。作为巡道工,张小龙的任务主要是观察铁道两边的护栏是否破损、铁道两边的积雪厚度。
乌鲁木齐铁路局巡道工 张小龙:我们在把这个防护栏加固一下,有的开了或者是绑的不紧的,以防别人跑进防护栅栏跑到线路上影响行车。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们这个巡道工作不光是要巡铁路线?
张小龙:对,包括这个防护栅栏哪个门开了啥的,这个都是我们管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要随时处理这些问题吗?
张小龙:对,我们带铁丝一般能处理的就处理掉,要处理不了的我们就给工区报了工区派人处理。
张小龙维护的这条铁路是兰新铁路西段,是新疆铁路主干线,坚守在阿拉山口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铁路工作人员、口岸所有的人如果要回家过年,都要坐火车从这条铁路经过,这是唯一的铁路通道。尽管人少,但是巡检线路却同样不能耽搁。从驻扎地走出了10几公里之后,张小龙距离中哈接轨点还有800米,这是一带一路的必经之路。这里的风特别大,张小龙说,他巡视的这段铁路分为三个“气候带”。
张小龙:这边气候,一般平常来说“进口风”热,“出口风”冷。从哈萨克斯坦那边刮过来的风我们叫“进口风”,从祖国内地那边刮过来的风我们叫“出口风”,这个“出口风”比较冷。
从早晨7点半出发,张小龙走了整整一个上午,距离阿拉山口站内的调车场还有不到10公里,青藏铁路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已经开始天窗作业,今天的现场防护员是藏族小伙子罗布次仁,由于天气寒冷他的脸颊冻得通红,双手已经有些麻木,但为了记录和通话方便,罗布次仁坚持不戴棉帽和手套。
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安全防护员 罗布次仁:今天是90分钟,和主站现场防护员保持3-5分钟的通话。
今天的天窗作业时间为90分钟,罗布次仁的安全防护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而对于查汉巴特尔来说,这90分钟时刻他必须争分夺秒。大年三十的这次天窗作业非常顺利,在紧张的检查之后,青藏铁路达布逊线路工区辖区内没有一处安全隐患点,这让查汉巴特尔非常开心。
数九寒天,游子归心似箭。在长达50多公里的察尔汗线路车间管辖的地方,特别是“万丈盐桥”的铁路沿线,不畏严寒的线路工们始终坚守在安全生产的一线。
春运期间,由于万丈盐桥通过的车次比以往增加了两对零客旅客列车,所以巡检的次数也随之调整,万丈盐桥平时巡检的次数是每月检查一次,春运期间每10天就要增加三次探伤检查、钢轨几何尺寸检查以及手工检查。万丈盐桥西侧的哈木斯线路工区与达布逊工区遥遥相望,牛会军和工友们正在紧张地检测哈木斯工区所属沿线钢轨的水平和轨距。
“1435”毫米这是两条钢轨间的标准轨距,这个数据稍有偏差就会对列车舒适度甚至对列车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每公里1760根枕木,每隔一根枕木,牛会军和工友们就要测量一次轨距。在枯燥的铁路沿线,线路工每天徒步10多公里检测钢轨的水平度和轨距。
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哈木斯工区副工长 牛会军:这个每天都要走,每天都要走10公里左右。自动生成回去咱们送电脑上把这个再结合出来分离出来,下发到各个工区,有什么病害,让他们抓紧时间处理。
冬季气温低,铁路线路状态会受到一定影响,阿拉山口冬天气温比较低,最低能达到零下30度。这里属于极端干旱的温带荒漠类型,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166天。冬季时低温伴随着大风,经常会有风吹雪的状况,感觉特别的寒冷。前几天张小龙在巡道时发现了一些需要整修的问题,尽管外面天寒地冻,但工长赵玉民必须要带人去处理。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工长 赵玉民:我们在进行这个前两天巡道工发现这个,轨缝拉大了,我们今天就申请个天窗进行匀轨缝就是调整轨缝。
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我国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一体的一类陆路口岸,阿拉山口火车站中心距离中哈铁路接轨点有4公里,距离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车站12公里。口岸站自1991年开通运营以来,过货量始终稳居全国铁路口岸第二,出口过货量更是稳居全国同类口岸首位。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欧中亚班列的开行愈发频繁,从这里出入境的货物越来越多。
阿拉山口正线巡养班组工长 赵玉民:这个巡道工就是班组的哨兵,有问题就是打前哨的地方,有发现问题就来回的巡,一天就是关键部位重点的加强监控的地方,他都要每天查看一次,有问题就及时汇报。
整整一天的时间,张小龙和工友终于巡检完20公里长的线路,来到了阿拉山口站内的调车场,张小龙在这里有一间宿舍,每次他会在这里住上一晚。回到宿舍的张小龙会舒舒服服泡个脚。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天、看看电视,是张小龙最惬意的事儿。
第二天上午9点多,由于时差原因,晨曦刚刚露出微弱的光,新的一天开始了。张小龙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又要开始20公里的返程之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要是当班作业,15年来,他每天都是这样坚持。
新春佳节,无论是青藏铁路“万丈盐桥”的守护者,还是西北边陲国门铁路的巡检工,都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而在这坚守的背后,是他们的家人用几十年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支持着他们。
查汉巴特尔有一名贤惠的妻子,由于查汉巴特尔常年在外,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几乎全由妻子李吉花来操持和张罗。30多年来,善解人意的李吉花从未有过怨言,她只是希望丈夫能够平安归来。
查汉巴特尔的妻子 李吉花:我就想对他说,把工作干好呗,在工作上千万别出事呗,就想着他安安全全地、平平安安地到时候休息了平平安安回来就行了呗,这就是家里的我们这些做女人的一点希望。
尽管丈夫不在家,但是李吉花内心充满着幸福感和满满的回忆。查汉巴特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女儿也在铁路上工作,儿子在外务工,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少之又少。
李吉花:我就有时候就是绣个十字绣,外面出去找点零活做。就是我绣的这个《清明上河图》。这个绣了两个月了。一般绣完一年多吧。还早着来,这个特别费眼睛。平时那就通过这个打发时间呗。
30多年来,查汉巴特尔在工区的时间远多于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他视工区为家,与他年龄相仿的是兄弟,年龄小的既是徒弟又是孩子。来自甘肃的90后小伙子米小刚,是格尔木工务段最年轻的工区班长。小米是查汉巴特尔的得意门生之一。在米小刚眼里,朴实的查汉巴特就像一直像父亲一样照顾着他。
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达布逊线路工区班长 米小刚:我刚开始来达布逊不适应,分到沿线到这边一看特别荒凉啥也没有,然后就是心里面比较烦躁,就想着这边不想待,在我想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想了一些查汉巴特尔平常给我说的那些话,他上班三十几年了,好多时间都花在这个地方,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又想到我来这个地方才不到几年,然后就一直这样坚持就坚持到现在。
90后的线路工李军贤在达布逊工区已经工作三年多了,这两天,李军贤的妻子就要临产,因为工区内部没有网络,小李只有通过手机微信和千里之外的妻子联系。
达布逊工区线路工 李军贤:有时候晚上没事干了就躺下来想一想,生下来给孩取什么名字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都想一想,给她打电话沟通一下,看她是怎么想的,我又是怎么想的。
2017年为期40天的春运,青藏线每天都有20多对列车通过“万丈盐桥”,西宁站预计发送旅客60万人次,其中拉萨车站预计发送16万人次。青藏铁路的线路工们在寒风肆虐的环境下,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夜幕降临,乌鲁木齐铁路局奎屯工务段阿拉山口乌兰达布森车站里热闹非凡,工友们在工区的院子里放起了烟花炮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对于在边境口岸铁路上辛勤工作了一年的工人们来说,这是少有的欢乐时光,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家里人只是知道张小龙在国门巡道,却从未见过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记者拿起相机,在国门界碑旁给张小龙拍了张照片,张小龙非常高兴,他说要让家人看看国门的样子。
张小龙:这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作为一名国门巡道工,我觉得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