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暗暗地有一场“腥风血雨”,不造大家有没有关注。起因呢,是一贯毒舌地金星在
某节目上又发表了犀利言辞,点评了当下承担着最多关注与争议的一众艺人。
这些言论引起饭圈battle,那些事八八懒得写,就不多说了。比起像粉丝一样去细究内容,八八作为旁观者,更注意的是:如今被拿来点评的这些名字,跟前两年相比,已经默默换了一批。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大众视野里的流量们,如今不知不觉都到了30岁的关口。在95后、甚至00后的后浪面前,身为前浪,他们这两年只在专注一件事:转型。
刚巧本届《中国新说唱》总决赛刚刚录制结束,据剧透,吴亦凡“X发电站”厂牌的李佳隆拿下了冠军。这节目播出了四年,吴亦凡战队竟然拿下了其中三年的冠军。回想起他当初刚跨进说唱圈时被全网质疑,原来已经是很远的事了。
按照陷入巨大争议的次数来算,吴亦凡在流量中一骑绝尘。但神奇的是,每一次对他的影响,从后续发展看来,都可以忽略不计。
转型是条特别艰难的路,
有人遭遇了滑铁卢,有人是仍在努力中。无论之前对他的争议有多少,从现状看来,都不得不承认,吴亦凡是幸运的人,他已经在摸索中渐渐找对了路子。
今天,八八就跟大家来聊聊,吴亦凡的转型之路。
——我是转型之路的分割线——
之前看某编剧发微博问,有部新戏在挑演员,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推荐或要求。热评第一是:“希望主演是演员。”
答案有点好笑,但也是现在娱乐圈的现实。越来越多的歌手、模特、爱豆都来跨界当演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2014年吴亦凡离开韩团回国,2015年开始以演员身份进军大荧幕,接连搭档徐静蕾、冯小刚这样的大腕拍了两部电影,这个转型起点着实颇高。
吴亦凡第一次转型选择了演员,和当时的大环境也有关。当时国内电影行业井喷,像他这样外形身高优越、且自带超强粉丝号召力的新面孔,无疑对导演来说也是一种刚需。
虽说职业方向从唱跳歌手转型为演员,但当时他的形象,一直都是非常统一的superstar。一来,身高外形和留学经历为转型加持,再者,庞大的粉丝群体也奠定了基础
。
对吴亦凡来说,事业方向和大众形象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是从
他进入说唱圈当导师才开始的。
吴亦凡显然是为了这次转型做足过功课,点评选手时能看出来说唱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但他一贯的superstar形象,又让他与最real的说唱节目显得有些违和,所以当时的争议声,基本都是因他的严师形象而起的。
现在回头看看,他的转型之路没止步于全网舆论的时刻,反而越走越宽。一来,他能接得住争议,经得起讨论。让“你有freestyle吗”“skr~skr”硬是从网友的调侃点变成了网络常用的热词。
再者,吴亦凡心胸豁达,不惧争议,主动玩梗。他将“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这个所谓的争议点打造成去年的爆款歌曲《大碗宽面》,这份人生态度真的respect!
加上网友路边摊偶遇大口吃面的吴亦凡,不仅吃面,更是亲自去厨房观摩学习了如何制作大碗宽面。接地气的凡凡怒刷了一大波好感,路人缘飙升。
从以艺人身份进入娱乐圈时,他就一直活在关注之下。每一次的跨界尝试,都像是一次冒险,当然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那里肯定不止有鲜花,还有能把花浇灭得七零八落的暴风雨。
2018年在面对全网争议的时期,他在《人物》的采访中说:“偏偏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迎合的人。其实我明明知道,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感觉。”
现在,这个感觉,好像又来了。吴亦凡的下一次转型,逐渐露出了苗头。
——我是新的转型分割线——
今天,八八刷抖音时看到,吴亦凡将以赛车手的身份出征,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上海进行赛车直播。
是的,赛车手,即将成为他的下一个身份!
在上周的抖音潮流狂欢夜里,吴亦凡谈到了对赛车的热爱。赛车这项运动让他能专注于当下,是工作之余解压的方式之一。
和吴亦凡一起玩过赛车的朋友,有吴彦祖
还有一起拍《极限特工》的范迪塞尔。
以及在比弗利山庄赛车道一起比赛的作曲家composer。
翻看他的抖音作品列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晒出自己的练车视频。今天他的赛车vlog还上了抖音热点。
看他开车,真的很酷!
如果说,以前对赛车可能是爱好的话,现在吴亦凡似乎有想把它当作专业来做的想法哦。这不是八八乱猜,是真的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