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十点君推送了《
度过周末的方式,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后,后台一下沸腾起来,很多小伙伴都跳出来说自己也是电影迷,希望十点君接下来每周都能和大家分享一些小众高分的好片。
周末的时候,十点君在家看了我二弟前阵子给我安利的一部老电影,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
影片中周迅饰演的小裁缝的成长与蜕变,让我想起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一句话:
你要超越我们周围那些低级而颓废的影响。
看完后,我真心觉得这部片子是我
近期看过的国产片里最好的一部
。于是我立马屁颠屁颠地让我二弟写篇文章来好好向大家推荐。(在十点君这,好东西从来不藏着掖着,我这种天生爱分享的体质,看到越多人喜欢我分享的东西就越开心哈哈)
好了,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让我的二弟登场吧~
啊,插播一句,我的二弟运营着一个电影号:
十点电影(id:sdimov)
,工作之余我都会到他那去翻翻有什么好电影可以看。喜欢电影的小伙伴也一起关注起来吧。
大家好,我是十点君的二弟。
女人的美,总是被肤浅地定义为年轻、貌美、大长腿。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一旦突破三十岁大关,女人的美就走起了下坡路。
她们开始买越来越高级的护肤品来减淡眼角的细纹,对男友、丈夫身边二十多岁的姑娘越发警惕,逛街挑选的衣服颜色也越来越鲜艳粉嫩。
她们尽一切努力维持外在可见的美,却逐渐忘了丰富自己内在的美。
有人曾说:“
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
”
我想,用昂贵化妆品维持的美终究是有价且有限的,那么,女人无价且永恒的美,究竟是怎样的呢?
电影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里,就有这么一个女人,从徒有一副美皮囊的村姑,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真正美人。
这部2002年的电影,难得凑齐了
周迅、陈坤、刘烨
三位如今的大咖,一个灵动,一个痞帅,一个忧郁,这样的组合怕是再难见到了。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中国,
马剑玲
(刘烨饰)
和
罗明
(陈坤饰)
两个十八九岁的男孩来到湘西的一个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山村里,老农民的思想封建且愚昧,这两个满脑子都是先进思想的男孩,与村民们对话起来简直对牛弹琴。唯有一个女孩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就是老裁缝家的孙女,
小裁缝
(周迅饰)
。
小裁缝是这里的村花,人人都赞她美。她也确实美,一双灵动的眼睛里,满是天真与单纯,马剑玲和罗明的到来,还给它们多添上了一丝好奇。
但她不止有容貌上的美,她还有山里姑娘没有的大胆的超前思想。
罗明和马剑玲偷看她和姑娘们洗澡,结果不慎掉进了一旁的大坑里。
在这座大山里,女孩子的身体被男人看到,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她一点不觉得羞耻,反而嘲笑着狼狈的他们,幸灾乐祸得合不拢嘴。
这样与众不同的小裁缝,
不仅让村民们拿她当块宝,也
让罗明和马剑玲都深深为之着迷。
小裁缝的美,不止于外表,更深藏在她的内心。
虽然身体被禁锢在这座封建愚昧的大山里,但她的思想却从未想与之同流合污。
她有一颗
“
不安分”的心,
让她不再遵从外界给女人定义的美,反而独自追求着思想上的先进,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富足之美。
这样的女人,即使皮肤粗糙,衣着乡土,也难以掩盖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女性魅力。
不依靠美貌而活,注重自身内在素养的女人,才能美得持久,美得耐人寻味。
罗明和马剑玲也正是被小裁缝追求先进思想的内在美所吸引,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改造小裁缝的任务,他们要让她不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山村姑娘。
他们教她识字,给她讲电影,还偷来一箱小说,一本本读给她听,有鲁迅,也有巴尔扎克,小裁缝最喜欢的还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的小说呈现出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人生百态,曾有人说,读了他的小说,就仿佛来过一趟法国。
他的文字对封闭在大山里的罗明、马剑玲和小裁缝来说,是精神粮食,是望而不得的另一个世界。
在他们三个每天一起读书的日子里,小裁缝如脱胎换骨一般快速成长着,她不再满足于大山里落后的生活。
她从法国小说里学会了做胸罩,成了大山里,第一个拥有保护乳房意识的女性;
她喜欢小说里时髦的水手服,就和爷爷一起给村民们做了新衣裳,白色的水手领和裤脚宽大的海员裤,给死气沉沉的大山增添了不少活力;
当然,她也顺从自己内心的悸动,和罗明恋爱了,
他们在屋后的大石头上拥吻,在清澈的江水中缠绵。
巴尔扎克的小说,让小裁缝彻底摒弃了封建传统的观念,她再也不是空有一副好皮囊的村花,她开始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独立自主的新思想。
当一个女人成长到
不再需要外人对她美貌的称赞时,她才开始真正美得大放光彩。
因为精神上的富足
已经
让她拥有了足够的自信,这种内在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更持久。
这时候的小裁缝,像只即将破茧的碟,她只想赶紧突破大山的束缚,但她却忘了挣扎过程中随之而来的疼痛。
小裁缝怀孕了,可就在这时,罗明却被召回家中照顾重病的父亲。
罗明走了,小裁缝没法跟任何人说起自己怀孕的事情,就连最亲的爷爷也不行。毕竟,
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大山里,未婚先孕是一种耻辱,唯一能帮她的只有默默喜欢她的马剑玲。
他买通医生给小裁缝做手术,可当时,未成年的女孩子是不允许做人流手术的。于是,小裁缝的手术是躲在黑黢黢的屋子里完成的,没有麻醉,没有消
过
毒的手术刀,只有屋外马剑玲拉小提琴的音乐声。
但就连这美妙的琴声,都是为了掩盖她不忍疼痛时发出的闷哼。
这场手术,让小裁缝对这座大山再无留恋。
她伤痛,却没人能倾诉,眼泪只能咬着牙往肚子里吞;
她成长,人们反而认为她在学坏,就连巴尔扎克也被爷爷说成是带坏孙女的坏东西;
她想飞,无知的陋习却拖着她的后腿,使她离开了罗明,就重新变回那个不知所措的软弱之人。
小裁缝算是明白了,在这大山里,
读再多的书,也没法真正化茧成蝶,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就得走出大山,就得抛弃现有的一切。
巴尔扎克不该拿来效仿,应该付之实践。
成长也不该依靠别人,应该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