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地,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关键地区,亦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2024年是
六国政府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第八年
。3月18日至3月23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秉承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的澜沧江-湄公河精神,依托澜湄青年交流合作品牌和成果,举办形式多样的
“澜湄周”系列活动
。
3月22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在线:澜湄区域治理”讲习班开班。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徐菁,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徐军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开幕式上,徐菁参赞代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向本次讲习班的启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衷心感谢澜湄各国朋友们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徐菁参赞寄语青年,希望青年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澜湄流域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命运共同体,促进流域的和平与繁荣。
在为期4天的讲习班中,澜湄六国的10位专家学者将为来自各国高校的200多名学生带来了精彩的讲授。课程内容涵盖经济、政治、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第八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简称YICMG)
初赛于“澜湄周”期间举办,角逐产生的20项作品将参加于今年7月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举办的决赛。
YICMG于2015年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师生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足迹遍布澜湄六国。今年,第八届决赛将于
7月份
在
泰国普吉
举办,六国青年将围绕
“城市与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的主题开展思维碰撞,共同为流域治理贡献澜湄青年智慧。
在初赛阶段,共有
来自9所大学的96支队伍近200位选手
参加并提交了作品。经过细致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共有
20支队伍进入决赛
,其中6组由各国高校直接推荐产生的决赛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选手们表达了对城市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向大家展示了优秀选手们利用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方案,为澜湄共同体的建设共同努力。
为在师生中进一步传播澜湄艺术文化,国务学院组织了中外师生赴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参观“一带一路”乐器展,邀请相关专家对澜湄国家乐器及音乐作了专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