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王C-cup
微博女王C-cup,性科普作者、心理咨询师,多家媒体的性方向栏目作者及顾问,出版物有《第一口苹果的滋味》。致力于科学而诗意地,谈谈性与爱。合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防骗大数据  ·  警惕!这样取钱,涉嫌违法!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注意,刷单诈骗换新马甲了!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43岁女子找00后男模,3个月花光450万公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王C-cup

那个谷歌程序员哪儿错了?

女王C-cup  · 公众号  ·  · 2017-08-17 19:51

正文

作者 | 陈亚亚

转载自谈性说爱中文网



2017年8月,Google一名工程师在公司内部讨论区发表了一篇涉嫌性别歧视的内部备忘录。


文中提出女性在科技领域的任职人数不足,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工作场所面临偏见和歧视,而是由于男女之间固有的生物学上的差距,如果强行多元化,则对部分雇员不公道


这封信的背景是硅谷大公司的“多元化”(Diversity)趋势。近年来,硅谷数十家最强大的IT公司,启动了“保障少数人群从业权利”的工作。比如男性工程师居多,就多招女性;比如亚裔和白人居多,就多招黑人、老墨和印第安人。

这类项目引发了反弹,而该邮件主要涉及的,就是女性在招聘时被优待的问题。

在这封信被泄漏后,这名工程师立刻被Google CEO,印度裔的劈柴(Sundar Pichai)亲自辞退,该举措引发了公司内外的大讨论。



程序员作为一个技术工种,如今被认为更适合男性。


网上搜索可以看到,各种调查均表明程序员行业中男性比例更高。


例如codeforge网站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程序员调查报告》中显示,男程序员的数量是女程序员的4倍以上;


2016年StackOverflow 统计了50000多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程序员中九成为男性;


而由程序员客栈联合稀土掘金对全国 28 个省、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的10W+优秀程序员开发者进行的调查更显示,程序员中男女比例超过12:1。


由此可见男女程序员在比例上的巨大差异,印证了公众脑海中程序员就是男性的这一刻板印象。


为什么女程序员这么少?


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女性的生理因素使得她们不适合这个职业,但历史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第一个为计算机写程序的人是阿达·洛芙莱斯,一位女性数学家,也是穿孔机程序的创始人。



为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ENIAC完成编译的也是六位女性:凯· 麦克纳尔蒂(Kay McNulty)、贝蒂· 詹宁斯(Betty Jennings)、贝蒂· 斯奈德(Betty Snyder)、马琳· 威斯科夫(Marlyn Wescoff)、弗兰· 比拉斯(Fran Bilas)和如斯·利希特曼(Ruth Lichterman)。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学习数学专业的女性不少,她们在二战期间开始从事跟战争有关的工作,其中就有电脑编程。当时男性认为编程不太重要,他们对硬件更感兴趣,所以女性更多地参与了编程的工作。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专业的女性比例一路下跌,女程序员也随之越来越少。


这个变化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有人分析后认为, 计算机专业的女性比例开始减少的时间点,与个人电脑开始在美国家庭内大量出现的时间点大致吻合,而有关调研显示家长更可能给男孩买电脑,而不是给女孩买


这可能是男孩更多进入了计算机行业、成为程序员的重要原因,他们更早、更频繁地接触到了电脑,从而逐渐培养起了对编程的兴趣。


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 当某个职业的就业空间增大、前景日趋光明、收入越来越高时,它就会被男性占领,形成一种职业性别隔离,即由于社会系统性的原因,不同的性别集中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位上,或者在同一个行业的内部,女性在职位和收入均低于男性



职业性别隔离的一个后果是造成性别刻板印象,由于行业中女性的逐渐减少,公众倾向于认为女性不适合这个行业,她们在这个领域的能力不足。


女程序员的工作能力是否不如男性?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的一项调研显示,如果抛开性别因素,女程序员工作的被认可度高于男程序员,而且这是横跨诸多开发语言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加入性别特征(即性别可以被识别)之后,她们的工作就更容易遭到否定和拒绝。


这跟存在性别歧视的其他工作岗位上的情况是类似的,比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发现用男性名字去投稿学术期刊的话,会获得更高的录用率。


其次,有人认为女程序员太少是她们自己对这个职业不感兴趣。这点显然也不成立,同样可以从最初女程序员的比例不低来进行反驳。


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偏见的一个反映,当整个社会不鼓励女性进入程序员行业时,女性就会逐渐丧失对编程的兴趣,转向那些更容易被社会文化接纳的职业中去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要吸引女性进入程序员行业,就要尽量改变社会文化,例如鼓励媒体多报道女程序员的成就,督促社会转变对女程序员的看法等。


此外,在教育体系中进行干预也是比较好的策略。


在早期的求学阶段,女性还没有被固定的性别成规所限定,可塑性更强。


国外一些大学为了应对计算机系专业学生不足的问题,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比如到高中去推广,鼓励女高中生参与相关的活动;完善高校的招生过程,更多考虑学生的发展潜力,而不是已有经验;拓宽课程的范围,开发更受女性欢迎的新课程;组织高年级同学为本专业的女生提供支持和指导等。


还有一些教学活动是由社会机构开展的,比如目前在中国互联网上展开的“程序媛”计划,就是通过在网上提供自学课程,鼓励女生一起来学习编程技能,为将来进入程序员的岗位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推动女性就业平权?


不过,从教育平权到就业平权往往还有漫长的道路。


过往经验已经证明,教育平权相对容易实现,就业平权的改进更难。我们可以教会更多的女孩子编程,但要让她们顺利就业,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与男性大致相当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这方面企业的参与非常关键,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几乎没有贡献,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有一些尝试,比如硅谷的大公司为了实现员工的“多元化”(Diversity),启动类似“保障少数人群从业权利”的计划,通过在招聘时向女性适当倾斜,来提升程序员中的女性比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