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各区非京籍儿童入学高门槛不见松动迹象。“过道房”“车库房”等的居住证明被规定“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不得作为入学资格审核条件”
2017年北京市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意见相继出台。财新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各区县非京籍儿童的入学审核办法,主要延续2016年做法,但部分区县在“五证”审核细则上仍有所变动,把要求提得更高。
“五证”是非京籍儿童在京入学的重要凭证,指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财新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北京市部分区县对审核申请人的在京暂住证、租房时间,以及实际相关完税证明等材料的时间要求更为严格。
例如东城区2016年时规定,“审核申请人及其配偶双方均需持有暂住地公安局派出所制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在此基础上,2017年该区要求暂住证开具时间“应距5月15日(提交“五证”审核材料截止时间)满半年”;同时,东城区对于租住房屋的租房时长,也从距5月15日需“满三个月以上”提高至“满半年”。
丰台区在非京籍儿童入学相关证件的时间设置上亦提高了门槛。根据该区政策,租住房屋的审核申请人及其配偶需提供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在2016年,连续缴税证明期限要求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2017年的期限则为“2016年12月至申请月上上月(3月)”,这意味着连续缴税增加1个月。
同时,丰台区的租住房屋的审核申请人须提供的完税证明,也从原来2个月的要求被提高至5个月。
通州区在4月28日发布的入学新政中,将“五证”中原“在京暂住证”改为“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此外,通州区会通过人力社保网站验证居住证,居住证上的居住地址要与实际居住地相符,并且“一定要有随迁子女证”。
此外,在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精神指导下,“过道房”、“车库房”均被纳入东城、海淀两区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审核实施细则中。此类“异形房”的居住证明被规定“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不得作为入学资格审核条件”。东城区还明确“违规开墙打洞、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房屋使用性质的违法建筑”居住证明也被视为无效。
总体而言,非京籍儿童的高入学门槛不见松动迹象,甚至略有提高。
2014年前,非京籍孩子想在北京上学需要“四证”—— 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开具的无监护条件证明。
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新规,“四证”变为“五证”,增加了“在京务工的就业证明”。
“五证”只是基本线,一些市区要求家长开具“相关材料”,对工作地区和社保缴纳提出要求。有的区县,相关要求达20项,细至水电费缴纳单。
在2016年北京各区的入学规定中,通州需要的材料包括家长在通州区的社保记录,须缴满12个月;东城区要求,父母双方均在京工作,且父母一方需在东城区务工就业;西城区要求,地下室、多人合租房等不能开具居住证明;海淀区要求暂住证地址应与“在京合法住所居住证明”地址一致。
许多无法让孩子在京入学的家长,将孩子送往津冀。北京周边,目前已形成了以河北市县为主的环北京教育带。
在北京2014年确定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目标后,人口调控被列为北京市对区县年度考核的核心指标。而严控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孩子入学,成为首都教育功能疏解的一个重要手段。北京近年不断收紧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政策。
据财新网此前报道,2014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达2151.6万人。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列出的目标,北京市到2020年的常住人口控制目标为2300万人。“要痛下决心遏制北京人口无序快速增长。”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曾公开表示。
《京华时报》2014年的报道称,自2010年起,北京市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年均增长约为20%。北京市中小学平均班额由先前规定的35-40人,普遍增加到40人以上,部分热点学校接近50人。
非京籍儿童入学政策收紧后,效果立竿见影。根据北京市教委《2001-2015年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材料》,在小学阶段,非京籍就学人口占全市小学生的比例,从2013年起持续下降。这一比例在2001年至2013年间,从11.3%逐步上升至约45%。此后出现拐点,2015年又降至41.6%。
未来,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供给情况若持续紧张,非京籍儿童入学门槛或继续升高。
据《北京日报》报道,2017年海淀区小学的入学需求约为2.9万人,学位缺口近5000个;初中入学需求约为2.3万人,学位缺口近4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