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这个城市纵贯切开,
那些一个个跳动的细胞会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
集市。
集市,是一座城的呼吸孔,
是城市生活的道道缝隙。
它无言地抵制着,
极速膨胀、让人窒息的城市文明。
在这里,都市人得以短暂逃离冰冷的钢铁森林,
在熙攘的人流中共享一份烟火气。
而在香港,这个地方正是庙街。
白天的庙街与晚上的庙街
白天,庙街与一般街道并无二异。
而到了晚上,她褪下素净的面庞,
开始张灯结彩、妆点城市夜景。
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人头攒动的食肆,
都在引诱过客的目光,凝固他们的脚步。
这样的景象,二十年未曾变过。
《新不了情》中的庙街
现在的庙街
街头巷尾的店家都有了一定的年纪,
大多都是在庙街生,在庙街大,
经营的早不止是一铺小档口,
而是这片港式江湖和庶民心声。
有着“平民夜总会”之称的庙街,
可谓整个香港的小小缩影。
修表的老伯一语道出了庙街夜市背后
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人情温暖。
总有人缅怀香港港味不再,
但当我走过榕树头下的看相小摊,
像刘青云一样被算命先生的吆喝缠住时,
才恍然发觉,即使二十年过去,
总有些不变被封存在了时光里。
因此,上周的“城市有戏”,
我们选择在最有港式人情味的庙街夜市
分别和一组外国人、一组中国人,
探寻最能代表香港的符号印记。
我们想知道,在不同文化的视角中,
香港最好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子。
来自英国的Andrew几乎毫不犹豫地做了选择,
他用我们提供的300块港币买下了一幅
夜幕下的香港街景油画。
香港的风华绝代被泼洒在画布上,
色彩斑澜的画面和现实中的夜市交相呼应,
在他眼中,
作为一个驻尼日利亚的外交官,
Andrew与香港的不解之缘还得归功于他的越南妻子。
尼日利亚前往越南的交通有着诸多不便,
只好选择香港这个中转站一解相思之苦。
每年他们都会挑两个假期固定来香港见面,
而这已经是来香港度假的第六次,
马上Andrew一家将要移民印度,
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
对于香港这个有过太多美好回忆的地方,
他总是分外感激,
选择这幅街景油画的目的也在于此,
夜晚本该是危险的,
但香港的夜总是包容着
城市夜行动物躁动的心跳,
在浮夸的霓虹灯上寄生出安全感。
Andrew说,他打算把画挂在自己办公室,
在忙碌的公事中抬头一瞥,
就能暂时逃离回这个无忧岛,
日子也仿佛沾染上一些
香港独有的快乐和色彩。
另一组中国人来自台湾,
小何带着几个表兄妹一起来香港玩,
想在庙街找到最有香港标志的东西带回去分享。
他们挑选了十几块香港街道的牌坊和白话俚语,
以及一些香港地标建筑的小画框。
在他们眼里,
这些物件虽小,却能“一眼识港”。
无论是像“一日一啤酒,医生快快走”这类
地道风趣的港式俚语文化表达,
还是“弥敦道”“皇后大道东”等
拥有强烈辨识度的街坊名称,
甚至连最简单的“维港”地标小像
都饱含了香港气质的个个切面。
活动结束后,Andrew和小何
分别通过Facebook向我们表达了感谢。
试图在庙街找香港标识的想法,
反而印证了香港精神无法被具象代表的结论。
整个香港系列即将结束,
短短几天的暴走,
也无法遍悉她完整脉络的千分之一。
二十年过去,
这个城市不变的就是改变。
我们站在一个二十年的交界口回望,
才发现万物流逝,
故事却经久不衰地上演。
因此我们将这几日所得
剪成这个视频展现在你面前。
跟着镜头里流动的时间,
再端详一遍香港今日的面貌。
(点击视频查看我们收集的香港面孔)
这个城市每天都有好戏上演。
『城市有戏』是“那一座城”最新推出的互动栏目。
每周一次,我将走到线下,
带你探索一个城市秘隅,
和你一起体验这个城市不为人知的风味,
在你熟悉的地方开启一次秘密的游走。
想要加入我们的活动群,
可以添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g
一起解锁城市新玩法!
点击发现香港更多角落↓↓↓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