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知道
用简明可爱的方式,聊一个有价值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树乡谈  ·  闲聊三五句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柴知道

科普 | 纳米级防晒霜真的安全吗?

柴知道  · 公众号  ·  · 2018-05-25 17:57

正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妇女之狗柴柴!



之前狗子说到防晒原理的时候提到过,防晒霜一般分为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和物化结合的防晒,其中 物理防晒一般含有增白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以大家涂上之后就会一脸假白


可是很多胖友又不喜欢物理防晒泛白泛油光的效果,所以最近几年有些品牌就开发出了 不容易泛白的纳米级物理防晒


今天狗子跟大家聊聊


1、纳米级物理防晒的原理

2、纳米级物理防晒的安全隐患



其实非纳米级的物理防晒之所以泛白,就是因为有效成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反射可见光。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 只要它们的颗粒足够小,小到足以让可见光穿过,就可以达到透明的视觉效果 ,而纳米级颗粒是小于100nm的,这就是为什么纳米级物理防晒不泛白啦。


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图片自网络


纳米级氧化锌,图片自网络


纳米级物理防晒虽然优化了使用体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 安全问题


首先是防UVA的能力降低。


大家都知道UVB防晒伤、UVA防晒黑了,其实UVA导致晒黑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UVA还是引发皮肤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所以现在比较讲究的防晒霜都会同时标注SPF(防uvb)、PA(防uva)两个指数,说白了, 能同时防uvb、uva的防晒霜才是好防晒霜


此处产品仅用于举例说明SPF和PA双重标注


但UVA是长波紫外线,波长比较长,当防晒成分颗粒达到纳米级别的时候,这些颗粒防uva的能力实际上减弱了。


不过好在氧化锌并不需要达到纳米级别才透明,只要在200nm以下,氧化锌颗粒几乎就是透明的,而且氧化锌又是针对UVA的主力,所以有研究指出: 用非纳米级别的氧化锌(<200nm,针对uva)+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100nm,针对uvb),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广谱防晒效果。


研究显示,氧化锌防护uva的能力更强,而二氧化钛主要用于防护uvb,图片来自参考资料3论文


其次,纳米物理防晒还有一个问题——纳米颗粒本身对皮肤的伤害。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绝大多数二氧化钛颗粒只能达到角质层,但也有 少量纳米级二氧化钛可以渗透进真皮层,甚至可以到达动物体内其他器官


另外由于纳米级颗粒更容易产生 自由基 ,也更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目前的解决方法是用 二氧化硅包裹纳米防晒颗粒 ,保证稳定性。


纳米级二氧化钛在体内的可能移动路径,图片来自参考资料6论文


美国和欧盟有很多关于纳米颗粒对人体危害的研究,不过目前还没有定论,也没有明确的法规限制使用纳米级颗粒。


总之我们还是要给纳米颗粒(尤其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安全性画一个问号啦, 像儿童、孕妇、敏感肌这类人群,目前来看最好还是选择非纳米级的物理防晒


美国一家消费者权益相关机构给出了一个列表,下面这些防晒产品都是含有纳米颗粒的,当然纳米级防晒霜的安全性没有定论,只是敏感人群可以多注意一些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