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把「内耗」变成「成长力量」的有效方式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为什么我们相爱,却无法一起生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申请综合类大学,作品集还重要不?

康石石  · 公众号  ·  · 2021-12-09 15:33

正文


上周,剑桥大学在自己的官网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剑桥大学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剑桥学位—— Design Tripos

图源:剑桥大学官网

固然艺术排名世界第一的皇艺每年都在吸引着众多艺术学子趋之若鹜。

可像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顶级综合院校,也依旧是同学们心中的神圣殿堂。

只不过比起将作品集放在TOP1的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的考量也非常“综合”: SAT、GRE、GPA、语言成绩等硬性指标,背景 (过往就读院校、专业匹配度、实习经历、获奖经历、推荐信等等) ,还有作品集 ,都非常重要。

汉艺学员S同学 获牛津大学本科纯艺专业offer

而且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对于哈佛、耶鲁、牛津这样的顶级院校来说,会不会更加看重文化课或者学术研究,到底 作品集在这类综合院校所占比重有多少?

今天,我们就来为同学们详细解答一下。


#1
什么情况下作品集递交是其次的

并不是说在这类院校之中,作品集就不重要 。而是在递交作品集之前,这类综合类院校普遍会提前审核学生的本科背景,从起点便遏住了很多名额。

比如 爱丁堡大学 在中国学生的本科院校背景审核上就有一个优先级划分,从本科院校 是否为双一流,到学生于本科期间所获成绩排名 ,一共划分了A-D四个档位。

图源:爱丁堡大学

拉夫堡大学 也有类似比较详细的审核要求:包括 申请者的院校排名及成绩 等,甚至也有列明特殊考虑的院校名单。

右侧为特殊考虑的院校名单 图源:lboro.ac.uk

不过由于英国属于艺术留学的老牌国度,所以他们对于那些 格外优秀的潜在留学生都有特殊考量。 这点就比如, 你的作品集项目好不好?或者你的工作履历是不是足够出色?

所以,假如同学想申请英国的 工程类、 管理类或规划类 专业时,此类专业因为与艺术&设计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所以在学校官网普遍都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提交作品集。

比如 爱丁堡数字设计与制造专业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机械、制造或工业工程方面的英国 2:1 荣誉学位或国际同等学历。还需具备编程、制造技术能力。”

图源:爱丁堡大学

而且不论你在申请爱丁堡时是否被要求必须提交作品集,都一定要重视的一项内容,就是—— 文书写作 。也就是同学们的研究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的考验。

针对研究类专业的同学,爱丁堡特意 提供了满满12页的文书写作要求放在官网上 ,告诉大家该如何撰写“Research proposals”。

https://www.ed.ac.uk/files/imports/fileManager/HowToWriteProposal090415.pdf

不仅仅是综合类院校,甚至有部分艺术类院校也是如此,比如 LCF的时尚文化与历史、切尔西的策展与收藏 等等。

不过比起美国众多常春藤而言,英国已经算是不太看重这方面了。

以耶鲁大学为例,对背景实力的审核要求极其高 ,在本科申请要求上也明确说明作品集非必须,只有在你认为这作品集非常有助于你的申请前提之下才建议提交作品集。

图源:耶鲁 大学

耶鲁大学在递交申请资料阶段就需要注明每位同学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学习经历是否有“耶鲁就读血统”,以及调查你整个家族的资产情况, 如果你的资产情况足够给耶鲁大学捐栋楼,那么……

听上去挺像是调侃,可数据说话, 哈佛大学 2021届所招的新生中,高达46%的人,来自超级富豪家庭,在往年这样的比例仅占26.6%


当然讲了这么多,也不是专门为了打击同学们。而是说,先天的客观条件固然存在,非人力能改变。而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就是让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集足够优秀。


#2
作品集在综合类院校的比重

美国藤校看似遥不可及, 可汉艺 每年都有很多学长、学姐申请到了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等众多常春藤名校。

汉艺19届学员T同学,获哈佛大学、莱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 建筑设计 研究生 offer

汉艺20届学员 L同学 获 哈佛大学 MDE offer

在这类藤校中,其实有很多专业没有明码标明,要求你必须要交个作品集之类的。 但如果想申请的同学之前的专业与实习经历等等背景不能为申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在众多申请综合类院校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还是建议同学准备作品集进行提交。

比如 宾夕法尼亚大学 就不是要求所有专业都要提交作品集,MUSA和MSHP类专业的申请要求中作品集不是硬性规定。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于2022年秋季入学申请的要求

汉艺学员H同学 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设计 专业offer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 康奈尔大学 的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专业, 卡耐基梅隆大学 的本科人机交换专业Undergraduate in HCI。

汉艺学员 Z同学 获CMU-MET专业offer

就读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汉艺学姐W同学曾经给我们分享过申请经验, 她就读的专业是医学可视化,属于一门MSc,且申请时学校也没有要求提供作品集。 原因是她的格艺同学们,除了学艺术出身的,还有很多医学背景、计算机背景的。

所以格艺要求 每个人只需要提供“足以证明自己的资料”就可以。这份资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份手术研究报告,对她而言,就是一本作品集。

汉艺20届学员W同学 获GSA 医学可视化与人体解剖 MSc offer

同理可证,这类写着我不需要作品集的综合类院校们,其实是由于他们想要招募更多跨专业人才,和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 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或者在该领域没有基础的跨专业选手,可以证明自己拥有入学资格的途径,唯有一份“资料”。

比如卡梅王牌专业MHCI,在官网中明确表明:“我们重视跨学科的队列,并让具有 设计、社会科学、商业、计算机科学等 背景的学生加入我们。学生也以 不同水平的行业经验 进入。”

图源:卡内基梅隆大学

既然这些没写着“需要提交作品集”的跨专业申请是如此,更遑论那些综合类大学的王牌设计专业了。

如宾夕法尼亚的景观设计、米兰理工的PSSD,埃因霍芬的工业设计、卡内基梅隆的交互设计 ...此类在全球专业领域数一数二的招牌专业,没有一本出色的作品集还真的搞不定。


#3
综合类院校的作品集有什么不同?
不同,是没有什么太大不同的。

毕竟基本上大部分同学在汉艺时都是一本多申,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都是如此。

不过就好像那些一边准备项目,一边准备CSC国奖的同学,或者同时准备保研的同学会更加注重论文和投奖一样。 假如你一开始的目标便是奔着哈佛牛津去的,那我们也会有相对应的侧重点教给大家。

汉艺19届学员 Cornelia 获牛津大学 纯艺 BA offer

首先,建议尝试跨专业项目和新兴技术。

综合类院校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同专业的沟通和交流较艺术类院校更加便捷,能接触到的跨专业项目也更加多些。

而近年来诸多高校对于新兴技术,如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可持续生物设计等等方向也颇为看重。

当然如果你一开始来汉艺,就抱着一定要考入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来的,那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为同学们定制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