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为什么叫“思维训练”?因为现在没有aoshu。
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很明确,就是XSC。因为一旦到初中,各大以小学思维训练著称的机构课程,大多和课内数学贴合非常紧密,也就是课内数学的归纳和拔高。而小学思维训练和小学课内数学,是完完全全两门课。小学思维训练中的很多知识点,并不是课内数学的拔高,也不是提前学,说得极端一点,小学思维训练的训练成果,未必对初中以后的数学有太大帮助——有杠精会说小学思维训练牛叉的孩子初中以后数学也不会差。嗯,很好,那个牛蛙初中数学好,不是因为小学时候学了思维训练,而是一个这只牛蛙天资好,如果单纯功利地拼课内成绩,用思维训练来“开发智力”,属于“曲线救国”,性价比肯定很低。
我家小青蛙不择校,也没有能力拼奖杯,但是还是跟着某个大机构在进行小学思维训练。既然我在前文中如此认识思维训练的作用,为什么还要跟着机构去训练呢?原因很简单——课内吃不饱,但是我不知道哪里有贴近课内的数学归纳和拔高的教程,于是跟着某大机构的体系每周按部就班学习。接下去我讲一下我家小青蛙在不择校不竞赛的背景下,怎么开展思维训练。
我是反对提前学的,拿一本下学期的教材,自己先学一遍,有意义吗?我一直觉得暑假提前学数学,是一个悖论。对于不提前学就不能掌握的孩子,说明基础比较差,还不如趁假期把上学期的内容夯实了再说;对于提前学有余力的孩子,这些提前学所花的时间,和下学期课堂时间付出了重复劳动,还不如趁假期拓宽和加深,不忙着往远处走。
但是有人会说,各大机构的体系,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前学。这个我不否认,不过至少不是按照下学期的课内大纲按部就班地“提前学”吧,也不过就是提前接触一下一些概念和工具(例如方程)。所以我对小青蛙的方针是——课内体系的提前学我是拒绝的,机构体系中遇到什么就学什么。
因为我不追求竞赛和各种考,所以对那些仅仅对竞赛有用的知识点,听听过算数。我只要求:上课听懂,例题会做,作业会做。到此为止,不刷哪怕一道题。说句不恰当的,那些仅仅对竞赛有用而对日后的课内没有用的专题叫做“奇淫技巧”。比如说数论、组合,再比如说一笔画、图形计数。
对于以后课内数学学习中有用的知识点,除了上述要求以外,我还会额外话题,各种白皮书导引等等。理由很简单,因为以后有用。比如说几何、应用题、等差、平均数等。
这一点可以和上一点结合起来说。除了课堂练习和作业,我会让小青蛙额外刷题的专题包含但不限于:鸡兔、盈亏、行程、年龄、和差倍。这些专题,在以后都可能以应用题形式出现的知识点。按理说,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特定的解题思路。上课的时候,我也要求小青蛙能够掌握。但是,在此基础上,我还自鸡了方程(组),鼓励他用方程(组)解决一部分问题。
坊间有一个说法“当你不用方程也能够做这题的时候,你可以用方程了”。翻译成人话就是:不推荐太早用方程解题,因为会剥夺理性认识数量关系的机会,会剥夺逆向考虑问题的机会,但是如果已经掌握了,那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逆向推理,可以用简单直接的方程去解题了。
我家现在的现状是,各专题中,简单题和小难题,小青蛙会用倒推法解题。一部分小难题或者大难题,基本就直接上方程了,否则实在太抽象了。
除了某机构课内的作业,适当刷一部分题目,目前选择了白皮和导引,当然,根据上文中我的计划,并不是所有专题都刷,我会选择一些“对以后有用”的专题刷——当然,由于我的不专业和狭隘,可能会存在对个别章节判断错误。然而教辅的章节安排和机构的进度,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还是存在时间差异,而且很多教辅是六年制,而魔都小学是五年制。这就需要家长先介入教辅,自己把题目先刷一遍,掌握大致进度,与小青蛙的成都进行一个评估,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给他刷。
编者按
:这是原作者的看法,实际上现在没有了奥数(已经被当作洪水猛兽消灭了),小学课外应该学一些什么东西,讨论很多,有功夫我会单独写篇帖子。其实课外要不要学点东西,取决于你自己:你们娃校内的数学能否跟得上你心仪初中的教学要求(无论是强度、深度、广度)-最好的办法去问一些学长的爸爸妈妈。
更多升学育儿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2018小升初校园开放日申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