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商业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竞争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应对当前诸多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实现长期盈利的关键。
随着全球市场参与者对可持续投资认知的加深,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投资蔚然成风。数据显示,预计未来30年,中国对绿色低碳投资的累计需求将达到48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揭示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方面的重要角色。
如何让可持续真正融入企业主营业务,满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康宁(Corning Incorporated)——这家曾为爱迪生创造了灯泡玻璃外壳的百年老店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企业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在173年间,保持基业长青,不断推动行业变革,改变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上世纪40-60年代,以美国洛杉矶为首,全球范围内开始频繁出现光化学烟雾事件,其罪魁祸首即汽车尾气排放。1970年,美国宣布实施《清洁空气法案》,在法规的驱动下,康宁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排放控制的陶瓷载体,为全球催化转化器奠定了基础。
同时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之一,康宁完整伴随了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全程参与了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从国一至国六的演变升级。随着2023年被视为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的“国六”全面实施,汽油颗粒过滤器已成为汽车的标配。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康宁再次前瞻性的预见到了行业需求,研发出更适配国六标准的汽油颗粒过滤器,让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再次提升,可有效过滤包括PM2.5在内的多种有害微粒。从2000年开始,康宁在中国累计帮助汽车行业实现氮氧化物减排超5亿吨,碳氢化合物减排超2.5亿吨,一氧化碳减排超15亿吨。
由此,当“可持续”一词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仅为模糊概念时,康宁便敏锐地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开始布局。2023年,为了将业务更加贴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康宁重组了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将可持续发展主题划分为五大类别,并建立“建议与批准委员会(ACC)”监督各类别的执行情况。各业务集团均配备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与职能部门及公司可持续发展部门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卓越中心(CoE),定期共同探讨和检测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新的框架,可持续发展工作被逐级分解落地,有效提升了自上而下的整体协同性,并在全公司范围内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实施与效益扩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在业务增长与减少排放之间寻求平衡,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极其艰难的抉择。康宁的方法是:以玻璃科学、陶瓷科学、光学物理,3项核心技术为中心,加入熔融下拉制程、气相沉积工艺、挤出成型工艺、精密成型工艺4大制造工艺,将业务多样化,探索在移动消费电子、光通信、汽车应用、生命科学和显示科技5大市场的商业机会,让公司保持业务平衡。凭借3-4-5模式,即便在经济调整周期中,公司也能保持相对稳健的资产负债状况,有充足的现金头寸用于投资研发,从而形成创新、增长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1、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康宁将自身可持续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业务战略制定为前瞻性的具体的目标,逐年更新。目标被分级划定为“需要关注—进行中—已实现”等阶段,清晰呈现了公司的工作重点及实践成效。
2、量化可持续发展价值
在整个商业流程中,康宁从两个维度衡量自身可持续发展贡献:“足迹”与“手印”。“足迹”指自身的行动如何直接影响他人,而“手印”则诠释了康宁如何通过产品与服务间接赋予他人力量,实现变革。基于“足迹”和“手印”两个维度,康宁制定了与可持续发展核心领域和业务战略紧密相连的前瞻性目标,为行动指明方向。
2023年,康宁通过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基础上,赋能客户并带动了更广泛的减碳生态圈,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赋能产品(足迹):在汽车应用市场,康宁玻璃的冷弯技术(Corning® ColdForm™)相比传统热弯成型技术有效降低25%碳排放。同样100万平方英尺的玻璃成型,使用冷弯技术可减少相当于乘用车行驶3380万英里,16.3亿部智能手机充满电的碳排放量。
赋能客户(手印):作为发明了第一根低损耗光纤的公司,康宁始终站在光纤革新的前沿,不断为增长的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光通信解决方案。迄今为止,康宁低损耗光纤在全球的铺设量已超过60亿芯公里,其为数据中心运营商推出的预端接解决方案,通过精简材料和包装,相比传统方案可减少55%的碳排放。
赋能全产业链(足迹+手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40亿美元,在对注射瓶剂产能需求增长的同时,制药企业也在不断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环保性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康宁推出全新Viridian™医药注射剂瓶,在将生产材料用量减少20%的同时,将灌装效率提升了50%。更少的生产用料意味着更少的原材料提取和更少的废料填埋;更薄的瓶壁减少了灌装时瓶与瓶间的摩擦;更强韧的材质和涂层,保护了剂瓶的安全稳定。此外,康宁还在制造过程利用可再生电力,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30%二氧化碳排放量。
173年穿越周期的可持续经营,离不开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与组织的效率和韧性。《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名为《企业战略生物学》的文章曾指出,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包容的组织体系,为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做好支撑。
1、构建多元包容的职场环境
尊重个人是康宁七大核心价值观之一。多元、公平和包容是对其基本理念的实践,然而要培育多元、公平和包容的文化,绝非一日之功。
在内部,为了打造更加包容的职场环境,康宁面向全球员工提供了无意识偏见培训。每个人在不自觉中都有可能产生带有偏见的想法,例如:在技术岗位,尤其是制造业,女性更容易受到质疑,也更难获得晋升,这些无意识偏见有可能造成对员工错误或不公平的决策。康宁希望通过培训能让员工有意识地察觉出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偏见问题,让所有岗位,所有性别,所有背景的员工,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和尊重。
“她力量”是康宁组织文化中的另一大特色。在173年的时间里,女性在康宁的发展和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都有“她们”的身影。2021年,康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员工100%性别薪酬平等,并且设计了女性规划和领导力发展项目,帮助女性员工在康宁共同成长。2024年,康宁第五年被杰出雇主调研机构评为中国杰出雇主,同时被美世中国评选为卓越健康雇主——卓越女性关爱奖。
2、打造可持续的人才建设
企业战略的执行,需要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家拥有173年历史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资源投入方面,康宁也同样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员工能在公司长期服务。为此康宁为每位员工提供了与其职能和职位相匹配的个性化学习库。并设计了全面的领导力发展计划。
同时,作为一家以创新为基因的公司,康宁充分尊重每位员工的独立自主,康宁认为只有通过不同的思考维度,才能带来兼容并蓄的创新产品,让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内驱力。
3、社会赋能,培养创新思维
康宁员工在回馈社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代际相传,康宁积极推动员工参与志愿活动,特别是在助力培养年轻人和下一代的理念和能力上,基于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专长,开发了一系列项目,并鼓励员工作为志愿者共同参与,期望将创新与可持续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
在中国,康宁以“玻璃时代的教育” 为主题,面向不同年龄和地区的学生群体展开志愿活动。在四川雅安,康宁员工与当地中小学生组成一对一助学小组,通过物资捐赠、实地拜访、开展科普课堂等方式,减轻学费负担,改善乡村教学环境,自2006年起,已有上千名康宁员工参与助学,累计捐助资金200万元。同时,以雅安为起点,康宁的志愿者团队,走过成都、重庆、上海、合肥等城市,开展玻璃课堂,通过介绍生活中的玻璃、光纤、陶瓷应用以及背后的知识趣闻,为中小学生开展科学素养启蒙,迄今已帮助约2000 名小朋友了解材料科学魅力。
创新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康宁于2018年开展了“康宁创星家”项目,借助玻璃、陶瓷、光纤三大材料,为大学生提供将课堂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投身科学和技术领域,通过自己的专长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写在最后:
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气候问题迫在眉睫,面向未来,康宁依然坚定地以自己的专业技术交付一切“让进步发生”的产品,在加快世界脱碳的步伐中,康宁的蜂窝陶瓷载体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同时这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环保发明之一”的技术依然在不断自我进化,康宁依然在追寻它的更大价值——用于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而这将有望直接扭转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商业与生态环境注定是彼此的命运共同体,康宁公司副总裁、康宁大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刘之菲曾在采访中说:“康宁是一家出身平凡的,做玻璃的公司,但我们有一个很崇高的使命,就是希望助力社会,助力人类可持续发展,在商业世界的发展中留下康宁创造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