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挑战岸桥质量顽症 ·  2 天前  
中国铁建  ·  国产盾构机首次出口所罗门群岛 ·  2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专家视点 | 传承保护行政区划历史文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挑战岸桥质量顽症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5-02-18 22:21

正文




一张憨厚的笑脸,一身整洁的工装,这是大家见到牛小辉后的第一印象。2007年,牛小辉进入主营岸桥制造业务的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十七年如一日,从一名岸桥专项质检员逐步成长为岸桥总装检验团队带头人。他常说:“我的成长,源于日常的点滴积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质量检验是一项既辛苦又极具成就感的工作。”谈及自己的工作,牛小辉便打开了话匣子,“公司项目多,有时候手上同时有十几个项目推进。节点撞在一起的时候,加班便是常态,虽说辛苦,但每当项目顺利发运,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2014年,牛小辉主动请缨,希望从事总装质检工作。他深知,专项质检只需了解岸桥的局部结构,而总装质检却要全面掌握整台岸桥的性能。由点到面并非易事,牛小辉白天利用工作间隙潜心钻研总装检验工序,晚上又埋首于各类资料之中。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牛小辉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质检员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确保设备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秉持着这个服务理念,牛小辉赢得了用户的信任。遇到特殊情况,海外用户和监理无法到达现场验收时,便委托牛小辉代为验收。在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下,牛小辉凭借专业和负责,将检验结果如实反馈,得到了用户们的高度认可。

后来,牛小辉决心再次突破自我,向一些“质量顽症”发起挑战。提升单箱梁大梁对中合格率,成为了他的目标。对中合格不仅能使岸桥在作业时大梁整体受力均匀,排除安全风险,更直接影响岸桥在抓放集装箱时和运输船以及集卡之间的联动。“船舶和集卡都是横向水平停放的,大梁只有处于纵向垂直状态,才能顺利抓取集装箱。”牛小辉解释道。

单箱梁大梁和双箱梁大梁结构不同,它缺少附属梁的固定支撑,仅靠中间的一个铰点将前后大梁稳固连接,因此,必须在地面进行精确对中作业,才能确保日后设备维持良好性能。牛小辉随即与同事们展开调查。“我们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温度影响,二是厂区大型作业车辆干扰。”

原来,白天大梁放置在总装场地上时,局部经受太阳光直射,会形成温度差,产生轻微的热胀。因此,项目将大梁对中的作业时间改在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5点之间,白天则全力做好准备工作。

解决了一个问题,大家立刻把目光聚焦到另一个问题——大型作业车辆的影响上。大型作业车辆驶过大梁时,会使地面产生轻微震动,振动传导对大梁的对中状态产生影响。“若让作业车辆绕行,会影响正常生产进度,且车流量大,实施起来难度极大。”牛小辉反复思索,“我们可以尝试让大梁避开大型车辆的行驶路线!”

带着这个想法,牛小辉在厂区展开调查。他在厂区超200万平方米的总装场地上划分出6个区域,并与同事们持续观察记录,发现5、6区大型车辆通行频次极低。就这样,适合单箱梁大梁对中的总装场地区域得以精准筛选。

2023年5月,牛小辉成功将单箱梁大梁对中合格率提升至100%,彻底解决了单箱梁大梁对中难的问题。2024年,凭借在质量检测领域的突出表现,牛小辉当选为“上海质量工匠”。

多年来,牛小辉参与检验的岸桥数量超过1000台。这些屹立在世界各地码头、高效运转的岸桥设备,宛如一枚枚无言的勋章,记录着牛小辉一路走来的辛勤努力,见证他的成长与蜕变。

来源


交通建设报

振华重工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