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上武大
武大新媒体,武汉大学自强Studio“掌上武大”官方帐号,每天及时为您提供最新鲜的资讯大餐,天气、通知、讲座、活动一网打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本命年!武大也属蛇 ·  2 天前  
武汉大学  ·  碰-杠-胡!武大人这个春节赢“麻”了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推荐!这些年度好书,值得一看! ·  3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从“地板爱情”到“远方征途”,你的假期被步数 ...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专心卖萌!浙大蛇年表情包来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上武大

20强专访 | 熊朝晖:“不务正业”的古迹探索者

掌上武大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9-05-11 23:33

正文

熊朝晖 2016级测绘学院硕士生 。在硕士三年中先后在《测绘学报》,《 Annales Geophysicae》发表EI,SCI论文各一篇,先后获得校一等奖学金,陈永龄院士奖学金。在科研之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CCTV《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中获得第五期的单场冠军,此外,该生的足迹还遍布国内32个省份、近半的地级政区,曾单独探访过河西走廊(兰州到敦煌),京杭运河(北京到杭州),东南沿海(杭州到广州)等路线的全程,同时还撰写了一本描绘全国各地古迹的以历史地理为主的三十万字游记。


“遥测青山品质,彩绘蓝天情怀”熊朝晖想用自己的感知触碰这个国家,期待着当听到一个地名的时候,反应过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地名。


采访前一天,熊朝晖还在恩施的一个小县城里寻访古迹,也因此误了回武汉的高铁。“我都做好在那边过夜的准备了。”他笑着说,幸好遇上了几个刚好要回恩施的人愿意带他一程。采访当天早上8:30,熊朝晖到了武昌火车站,匆忙地跑回宿舍,洗了一个澡,就赶去上课、接着准备采访、准备拍摄二十强照片了。


“小个子大能量” ,这是熊朝晖的舍友磊对他的评价。初见熊朝晖,他西装革履,文质彬彬。谈起旅行经历,神情激动,话语滔滔不绝。在同门X眼中,不善表达的他,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热衷于表达。

熊朝晖在敦煌鸣沙山

“方向偏了”的科研之路


本科时,熊朝晖曾来过武大,他爬上樱顶,许下了来此读研的心愿。而初来武大时,达成心愿的熊朝晖却感到因自己与身边同门同级及师兄弟的之间有巨大差距,“压力特别大”。好在一个同门师兄给他指明了一个可行的研究方向。但之后师兄就去南极科考了,熊朝晖把课题放了一个多月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迫于必须写出文章的压力,他跑到了汉阳的琴台公园,在一棵银杏树下坐了三五个小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就想通了,然后我骑了一个共享单车就从长江大桥那边穿回学校。过长江大桥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开心。”尽管他的语气轻快,但他也反复强调“科研是很辛苦的”。即使是想通了课题解法,但实际上从写完程序和文章给导师修改,到最后成功发稿,其时长超过了一年。研究生一年级时,熊朝晖就已经在 《测绘学报》 上发表了题为 《顾及设计矩阵误差的AR模型新解法》 的论文。珞珈山下的三年,按舍友磊的话来说,熊朝晖作息规律,“每天都起得很早去机房”,如今他已发表了一篇sci,一篇ei,在学术上已有所收获。


彼时还没考虑读博的他,因为发完文章没有了太大的毕业压力,就接着进行他的旅行了。 后面证明在旅行上花了太多时间,而没有平衡好科研,可能还是走偏了 ”,如今回想起来,熊朝晖语气略带苦涩。谈及熊朝晖的科研之路,同门X的第一句话也是“我觉得他在科研这一块选错了方向”。他还补充道:“小熊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如果他去做考古或者古迹考察的话,他会做得更好。”


熊朝晖自己也坦言,如果再来一次,肯定不会选择测绘的大地测量方向,而会报更偏向人文地理的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我现在做的这些可能叫不务正业,但如果专业方向和地理有交叉的话,那实际上还是会对学业更有帮助。” 虽然表面上看,他就读的测绘专业与探访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密切联系 —— 传统测绘学也需要漫山遍野地跑,但读博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认真钻研学术。熊朝晖承认,找到科研和爱好之间的时间平衡点不易,因此,他想在读博期间努力把科研和爱好相结合,也决定 既然选择了读博,后面也该放缓出现的脚步、在科研上开创一片独特天地了 ”。


如集邮般,刷遍地图


受喜爱旅行的父亲的影响,熊朝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志在四方的种子。他期待着形成属于自己的视角和对不同地方风俗的理解, “当听到一个地名的时候,反应过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地名”。


大一积累下的绩点和竞赛经历,让他有了较为坚实的成绩基础, “不出意外就能保研”。基于此,利用课余时间,他已经走遍了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外的32个省级行政区,如今正准备探索完全国约300个地级市,而他在五一期间的恩施之旅,则是在“刷县”。“短期假期的话,因为周边的地级市已经刷的差不多了,所以只能再往下一级刷。”他已走过全国五百多个区县。说是“刷县”,其实是为了寻找那些有意思的古迹。而它们一般在县级政区及乡野。很多县镇位置偏远,甚至没有大巴车可以抵达。为了刷到这些县镇,熊朝晖就专门挑乡镇赶集的日子,找乡亲搭车,或包车。


熊朝晖走过的地级市

同门 X敬佩于熊朝晖对旅行的热情:“他会去买很多很贵的大部头书,还会去淘古书,多半都是考古、游记相关的。”舍友磊则描述道,熊朝晖的床边贴了好几张大的地图, 那些他去过或准备去的地方,精确到县,都做上了标记。 “研二研三时,基本每个周六,熊同学都会很早起来去赶火车,周日快到午夜的时候才回来。”


上周末,熊朝晖去了湖南衡阳市衡南县,他的目标是云集窑遗址。但无论是高德地图还是百度地图,都没有标明云集窑的地址,而百度百科上标识的地址也是错误的。他不甘心,去县文物局问出了遗址的准确地点。现在高德地图上的 云集窑遗址 地址即出自他之手。


熊朝晖很少去归档那些旅行留下的 “痕迹”:一叠叠厚厚的车票夹在钱包中、堆在家里,一张张随手拍的照片存入硬盘。唯一得到好好整理的只有那一篇篇游记。他总在白天玩,而在晚上躲在旅馆里手写稿子。他把它们汇编成一本近四十万字的 《野熊的中国》 ,并时不时传几篇到自己的空间和公众号上。


痴迷历史古迹的工科生


方舆论坛、点卯学派、还有那些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共同构成了熊朝晖所处的朋友圈。在这个小圈子里,大家互相分享“刷县”攻略与相关资源和信息。 “我们有一点剑走偏锋的味道,”他笑着说,“关注的东西比较另类,普通游客一般是不会去的。”这群“刷县”重度发烧友们关注的东西各不相同。而吸引熊朝晖这个工科生的,则是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迹建筑。


他关注的,不仅仅有国家划定的重点保护文物和各式名单上的遗址,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建筑与老街区。 “那些散落各地的宫观庙祠、历史遗存,是了解一个地方发展脉络及地方风格最好的窗口。” 他曾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向南,寻访那些运河的过往;在甘肃兰州,他不顾身体不适,打完点滴就上山去看 皋兰县 被搬迁的 文庙 ;在云南巍山,他在山林之中寻访老庙,和庙中的隐士相谈甚欢;在浙江丽水,他冒雨上山,在密林里迷路,只为寻一座古塔;在湖北云梦,他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多次搬迁的、还未完全复原的大成殿 ……“ 遥测青山品格,彩绘蓝天情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熊朝晖习惯在前往目的地的车上查阅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料,对那些他用脚步丈量过的地方风貌几乎如数家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