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部分城市学区房开出天价,因此坊间流传着一句话,“一年不买房,几年都白忙”,可见大家对于房价上涨的恐慌心理。
不过,如今在买房之外,你有了第二个选择,那就是租房。
从今年7月起,广州、成都、郑州、北京、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租赁住房新政,动作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被解读为影响楼市的重大措施。
而昨天(9月15日)下午,寸土寸金的上海也加入了。
上海发声 重拳出击
上海市今日公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上海将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市场参与、多品种供应、规范化管理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1、“使用土地杠杆”,增加租赁住房的规模。
其中的措施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商办房屋按规定改建、引导产业园区建设、稳妥有序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等多种途径,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2、“使用金融杠杆”,降低租赁住房的成本,推进租赁住房的建设。
针对住房租赁企业,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为导向,提出了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企业发行债券、不动产证券化产品,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鼓励保险机构合理运用保险资金等五类金融支持政策。
3、让租赁住房的位置更有吸引力。
未来本市将在就业聚集地区,如城市中心或副中心服务业聚集区、高校科技研发聚集区、各产业板块高端制造业聚集区、郊区各新城中心,规划布局租赁住房,进一步实现职住平衡;将在轨道交通上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交通便利地区,规划布局租赁住房。
4、让租赁住房的设计、配套更时尚、更年轻化。
同时,针对租赁住房的特点及生活需求,将增加物业管理、便利店、洗衣房、活动室、健身房等生活配套设施比例;适当配置立体绿化;倡导采取开放式街区理念,增加邻里交往空间设置,通过设置户外连廊、底层架空等方式提供户外活动场地与公共空间,提高租赁住房的适应性,提升社区空间品质,营造良好的邻里交往氛围,满足市场租赁需求。
5、租购同权初步实现。
对于本市常住人口中的住房承租人,只要依法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就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通过与居住证和积分制度、以及人户分离登记制度的衔接,享有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证照办理等基本公共服务。
6、支持公积金租房,减轻租房客的实际负担。
凡是在本市稳定就业、无自有住房且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现有政策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住房租金。
7、租赁市场不会“公有制一边倒”。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代理经租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各类企业在住房租赁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发挥国资国企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8、租赁平台“两个层级,两种方式”。
线上按照开放、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建立市、区两级住房租赁服务中心,实现住房租赁服务监管线上线下相同步。同时,强化住房租赁市场分析研判,加强住房租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