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藤馨子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1.医生爆发第二春的背景
最近被“5+3+X”霸屏了!
医生和医学生纷纷骚动,焦灼不安!
“学医,还有止境吗?”
调侃医学生的段子:“同学毕业,我在上学。同学结婚,我在上学。同学生娃,我还在上学……我被自己好学的精神感动了。”
2.不能解决温饱的事业都是……
虽然专培的培训期间待遇尚未明确,然而,我们从规培中也能大概悟出一个数。专培生活压力更大。
如果说归培的年龄未婚被称“剩女”,那专培的年龄未婚就是“圣斗士”了。
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一日三餐温饱都成问题,全身无数的细胞每日嗷嗷待哺。
成家后愧对另一半,都不敢想象。
更别提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点礼物尽点孝道了,想想都心酸。
怎么破?
3.时代呼吁发展斜杠事业
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提到:“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多重职业和多元化身份,用斜杠来区分”,如医生/律师/作者。
医生的斜杠事业时代该到来了。
我们不满足于现状,生命奔腾不息,根本停不下来。
斜杠事业,需要不同身份交替转换。
忙而不乱的高效率工作,天天精神饱满,有活力。
大脑高度运转,随机应变,时间上也是见缝插针。
斜杠事业,要求只我提升。
这个社会现在在极大鼓励有学习力的人。
多个思路,多学个门道,科学技术能够变成生产力。
4.感恩我的第二春
有次和闺蜜去厦门玩。
我提前在淘宝上订了旅拍,帮我和闺蜜两人拍照,2个小时付费480元。
摄影师是厦大医学研究生。
交谈中了解到,他第一学期基本是理论课,没课的时候接单拍照。
和客户约时间很灵活很有弹性,就算上了临床也可以照样接单。
周六周日一天可以做好几单,晚上有空余时间就修图。
生活费和学费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了。
有了第二春,我更加坦然了。
不想因为收入问题,让行医路途参杂其他色彩。
5.有心即可发展斜杠事业
读研时,我用导师给的生活补贴学了书法。
主要学欧阳询的行楷。
注:书法图片出自书法老师日常作品拍照留底。
在书法学堂上认识了王医生,他在一家三甲传染病医院工作,是肝胆外科的主治医生。
后来从书法老师那边得知,现在
王医生拥有了另一重身份:一个书法培训机构的Boss
,机构目前规模不大,学生大约20个。
平时医院没有值夜班的时候王医生就安排课程,教中小学生书法。
教书育人的同时,经济压力小,上班更舒畅。
我的书法老师也不是科班毕业,他主修钢琴,却把爱好发展成斜杠事业。
注:书法图片出自书法老师日常作品拍照留底。
每年全省书法比赛评选出2名特等奖参赛者,其中必有一名是林老师的学生。
每年必须有全省比赛获一等奖的学生才能发此荣誉,他已连续8年被颁奖。
注:书法图片出自书法老师证书拍照留底。
6.世界这么大,斜杠事业做起来
(1)医生/催乳师
一个好朋友上个月产后乳汁不通,网上联系了强烈推荐的一名催乳师,到家中帮她产后催乳。
治疗效果很不错,2个小时的工作量,800元收费。
刚好到午饭时间,感谢催乳师的辛苦,想留她吃顿便饭。
“不了,我今天还有两单业务在等,乳汁不通的产妇很难受,我得赶快赶过去。”她谢绝了。
其实催乳师也是她的斜杠事业,她的本职是三甲医院针灸推拿科的医生。
这个斜杠事业让她精神生活更加饱满。
被这个社会需求的感觉很好。
(2)医生/VIP餐饮顾问
认识一个在大学里教中药的老师。
他说当年在成都读博时,学校附近有个五星级酒店。
他毛遂自荐,到酒店找经理,问有没有需要饮食药膳方面的专业指导。
后来经理说可以听听他的见解,抱着试看看的想法,客户点餐时,菜单中加入显目的温馨提醒:“医学博士亲临拟定中药膳食,根据您的体质需要调理”。
小部分客户试点,口碑越来越好,中医学专业的医生配些中药膳食,挺轻松的活,他成了那家酒店的VIP餐饮顾问。
好玩又实惠的斜杠事业,顾问费也是一笔可爱的收入。
(3)医生/健身教练
小邱是我本科时候的同学,当时每年成绩稳稳的专业学霸。
同样让我们记住的是,清晨他在学校的“大医亭”下打太极拳的身影。
从那时候开始,他逐渐结识很多太极拳爱好者。
如今已参加工作。
平时他在医院上班,没有上班的时候接点私活。
比如有些企业老板想见缝插针利用时间锻炼身体,让他一对一指导或者陪练太极拳,他也用心的教。
那些老板级的金主学员,学到东西后,满意而归,且按小时付学费给小邱。
走出医院,外面依然美好。
7.第二春会影响主业吗?
不会的,有了斜杠事业,工作起来更有热度,青春洋溢。
副业一般和个人兴趣的发展关系密切,心灵上上有了寄托,很快乐。
精神放松了,能够更好地投入主业中。
8.后记
与其哭着抱怨,不如笑着接受,关键是要有一个保全自己温饱的方法。
树立这个观念,从自身的优势出发。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斜杠事业。
医生的第二春,走起!
注:书法图片出自书法老师日常作品拍照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