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马斯克 ·  昨天  
伊犁我的家  ·  在新疆也能看大熊猫了? ·  2 天前  
伊犁我的家  ·  严查!伊犁交通违法行为大曝光 ·  2 天前  
伊犁我的家  ·  新疆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教育

开办仅六年,上海这所“山脚下的学校”跻身“全国首批”,秘诀是?

第一教育  · 公众号  ·  · 2024-10-07 17:33

正文




“火焰为什么可以在手掌上燃烧?”

可乐的颜色去哪了?

“纸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凭空消失?

“闪电可以被‘拿捏’吗?

……


这些天,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校园‍‍‍‍‍‍‍(以下简称“松江佘外”)里热闹非凡,学校第七届校园科创节拉开了帷幕。老师们带来神奇的“科创魔术”,在学生心中种下好奇心的种子,也将校园的科创氛围推向高潮。


松江佘外科创节现场


这所位于佘山脚下的学校开办于2018年。今年年初,教育部“官宣”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上海有5个区和39所中小学榜上有名,松江佘外位列其中。


松江佘外校门


得知这个消息时,松江佘外校长李燕华直言“很惊讶”。地处乡镇的“年轻”学校何以跻身“全国首批”?李燕华和老师们复盘起了科学教育经验。近期,第一教育走进松江佘外,请李校长揭开学校快速成长背后的“奥秘”——



搞科学教育不是“赶时髦”
打牢基础很重要


学校年轻,教师队伍也年轻,李燕华告诉小编,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既是挑战,也是优势。“学校有17名科学类课程专任教师和专职科技辅导员,他们专业背景过硬,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强,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松江佘外做好的第一项基础工作,就是让全体学生加入到科学教育中。以教师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学校努力构建起“1+1+X”立体式特色学校科学教育课程群


第一个“1”指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国家课程;


第二个“1”指的是组建以科技辅导员为核心的科技教师团队;


“X”指的是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共建、购买引入等方式,打造若干个校本科学教育特色课程。


学校在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年段科学课、自然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校本特色课程“山脚下的快乐农场”正是脱胎于小学自然课,老师将课堂搬到了户外,带着学生研究起了无土栽培。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每学年,学校在六年级普及开设“智慧编程”校本课程,每周固定1课时。通过学习智能家居的原理和应用,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智能科技对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体验“科学改变生活”的乐趣。


科学小实验、LEGAO-AI乐园、AI编程乐园、梦想工程师、人工智能和生活……学校推出了丰富的科学教育课程大餐。李燕华告诉小编,在小学部的快乐活动日和初中部的兴趣活动日,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走班上课。在课后服务时间,学校更是开出了80多门课社团课程,其中一部分进阶型科创类课程,如乐高机器人社、智慧编程社,是为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打造的。


松江佘外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课程大餐


“面向全员的‘养正系列’基础必修课程,基于兴趣选修的‘扬长系列’课程,致力于拔尖人才培养的‘英才系列’课程,构成了学校阶梯式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特长、个性学生的需求。”李燕华说。


松江佘外科学教育课程结构图


在科学教育受到无比重视的当下,松江佘外的老师们冷静地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该是“赶时髦”,而要融入教育教学的日常。


学校将科学的元素融入各项校园节日活动,比如在读书节中带着孩子们阅读科普读物,在体育节中让学生们制作体育器材模型。


科创节、科技嘉年华等校园活动更是“点燃”校园,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人气作品网络评选活动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老师们自主设计的跨学科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秘无穷的科学世界。


两大“王牌”项目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琳琅满目的课程与活动中,有松江佘外着力打造的两大“王牌”科学教育项目——


01

脑智科创类科普课程


学校携手松江区灵长类脑研究中心,开发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如脑电实验、科幻电影破译、脑科学的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形式都更加充满趣味性。


学校还与灵长类脑研究中心共同成立脑科学科创实践基地,组建学生脑科学研究实践小分队。脑研究中心科研工作者和学校科学教师担任双导师,小分队的同学们以小小研究员的身份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及寒暑假去脑研究中心进行跟岗实习,了解科研项目、强化实验操作、学习数据分析。


学生参观松江区灵长类脑研究中心


02

国防科技类科普课程


学校认为,面对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少年国防科技教育尤其重要。松江佘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合力打造“铸魂育人”系列课程,以国防科技为重点,每月一次为学生开展“国防大讲坛”,全面普及国防科技知识,厚植家国情怀。


从“国防大讲坛”到“国防小课堂”,学校注重国防科技教育在各学科课堂中的渗透,实现“门门有国防,人人讲科技”。比如在美术课上,让孩子们运用彩泥制作国防主题作品;在历史课上,引导学生军事历史和军事技术发展等等。


学生制作的国防主题科创作品 (摄影:袁曼舒)


校园里有个“科技馆”
打造无边界的科学课堂


在松江佘外,有一个微型博物馆,展馆的设计和布展均蕴藏着学生们的创意。2022年10月,学校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合作开启“馆校合作”项目。学生们有机会参观博物馆,领略航海科技的魅力;走进航海讲堂,了解我国海军的发展历程;拼搭航海模型,提升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生参观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学校在校内打造了“转角遇到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航海有关知识,还陈列着不少学生的科创作品,比如:电磁铁、风车、滑轮、水火箭、航空母舰等,展现学生们动手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松江佘外校园里的微型博物馆(摄影:袁曼舒)


这学期,学校的科学教育空间“焕新升级”,融微型航海博物馆、脑科学智慧空间、国防科技课程学习空间、乐高模型动手实践空间、人工智能体验学习空间等为一体创智馆正式亮相,让科学魅力“触手可及”,成为学生喜爱的校园“打卡”地标。



学校还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学校+基地”模式将科学课堂延伸到校外,打造“行走中的科技课”,每个年级的“行走课”各不相同: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同学们亲眼见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在上海天文博物馆,学生收获天文学知识,激发了探索天文的兴趣;



参观航空无人机训练基地,深入了解无人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学校还积极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等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科普活动。东华大学打造的“科学商店”进入校园,带着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品尝奇妙的科学大餐;集体验与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科普集市活动,让学生们在科普问答、多感官实验、视觉错觉脑电赛车体验等有趣的项目中感受科创的魅力。


趣味横生的科普集市活动


“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资源是无限的,学校希望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李燕华说。




文字:袁曼舒

图片(除标注外)由学校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