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及其实施情况的报道,涉及电动自行车限速规定的执行情况、门店解限速行为的调查、安全隐患及新国标的强调内容等。
文章揭露了多家电动自行车门店存在解除限速的行为,甚至有些店员表示可以消除速度安全提示音,使车辆看起来符合限速规定。
报道引用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的观点,指出解除限速装置会破坏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危及骑乘人的安全。
最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调了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并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
文章呼吁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不购买解限速后的电动自行车;厂商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为解限速留“后门”;相关部门持续监管,彻底堵住电动自行车提速“后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
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继续沿用了2018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25km/h的规定。
这个规定虽已实施五年多,但落地执行效果却打了折扣。
记者调查发现,
解限速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合乎标准的车在解限速后能跑到40-50km/h。是谁给解限速开了“后门”?怎么能让电动自行车慢下来?
电动自行车限速成“摆设”
店员称“想骑多快骑多快”
记者在北京走访多家知名电动自行车品牌的线下门店时发现,限速25km/h的规定在不少地方形同虚设,一些店家甚至主动向顾客询问是否需要解除限速设置。
在一家
雅迪专卖店
,记者试骑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对于记者提出的“车辆会不时发出滴滴声”的疑惑,店员表示不用担心,这是速度安全提示音,
他们有解限速工具,解限速之后,速度安全提示音也会消除。
实际上,解速之后,不管骑多快,仪表盘上的最大时速都是25公里。这时,速度安全提示音将成为车辆管理部门判断电动自行车是否被解除限速的最直观依据,
为了规避监管,这些门店通常建议顾客“先上牌,后解速”。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征求意见后,多地都开展了新一轮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一些门店对顾客的解限速需求提高了警惕。在一家
小牛
专卖店,店员明确表示这是违法违规行为,不会帮记者解限速。
当记者离开门店,走出约200米后,小牛专卖店的一名店员骑车匆匆赶上。店员表示,
最近监管部门对解限速查处力度大,在仔细观察并确认记者并非暗访人员后,他表示可以解限速。
小牛店员:
一个暗访的罚我们好几千,你是暗访的吗?
记者:
我不是暗访的。
小牛店员:
不是暗访的你就找我,我都能给你解决。
记者:
可以调吗?
小牛店员:
你想骑多快就骑多快呗。
你不要问太详细了,交完钱提车就完了,剩下的事我处理。
提速有“后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多个品牌的电动自行车门店竟然还有专用的解限速工具,
通过软件或硬件解除速度限制,能将速度调整到40km/h及以上。
多数店家宣称,解限速操作简单方便,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害。
在九号电动
自行车专卖店,店员表示,他们解限速需要进入后台系统处理,这段时间该系统已经关闭解限速功能。
九号店员:
现在“新国标”要实施,卡得比较严,后台系统关闭了,暂时调不了。
记者:
就是说我买回去,得再回来让咱调一下是吧?
九号店员:
对。
记者:
啥时候能调?
九号店员:
还不明白吗?别问那么细,要是问那么细,什么时候都调不了。
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在违规售卖解限速工具。一家店铺的销量最高的产品显示已售8000多件。
客服人员给记者发来的操作视频显示,安装此工具需要拆卸座椅。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各个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都有各自对应的解限速产品,他们的工具通过向控制器发送信号,能改变控制器的限速程序。
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超3.5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车自行车。与此同时,
因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部分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约占所在城市事故总数的50%。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真正的“马路杀手”。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
十次事故九次快,解除限速装置,破坏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将危及骑乘人的安全。
杨新苗说:“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25km/h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超过25km/h时,交通事故的致死率非常高。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小时就有一个人死于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