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中校园,有多少人会想到
封闭独立的高层教学楼
、下课后
学生扎堆的走廊
、和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操场
……
不知从何时起,
劳逸平衡似乎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
学习是讲究高效的,休息时间是挤出来的,下楼放松是来不及的。
在“一切为学业让步”的大环境下,最近,国内却出现了一所
鼓励学生们“认真浪费时间”的公立高中
——惠贞高级中学。
它位于
浙江宁波
,凭一座
“空中森林”
,斩获了人称“建筑界奥斯卡”的WAF世界建筑节
唯一最高建筑荣誉:年度最佳建筑奖
。
来自全球各地与之竞争的顶级建筑
,不乏财大气粗、名声响亮之辈:
譬如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Foster+Partners设计的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Architects设计的丹麦新奥胡斯体育场、国际顶级建筑事务所Bjarke Ingels Group(BIG)设计的新加坡金凯源中心、国内当红建筑师马岩松(mad)设计的衢州体育中心.....
然而,它们都不敌
“打破了校园设计常规”的惠贞高级中学
。后者更是
接连拿下“年度最佳校园”与最终大奖“年度最佳建筑奖”
。
英国建筑大师彼得·库克爵士看完直夸:
这所高中既出乎意料又令人愉悦,可以推广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学校
,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
走进宁波惠贞高级中学的校园,就会看到一座
游廊环绕的“空中森林”
如异次元空间般,伫立在教学楼与操场之间。
在过去,
高层班级的学生
经常因为
课间时间太短
,下课时只能
待在教室
,或
在
走廊望望对面的建筑
当放松眼睛。
但在这所中学里,有一座森林连通了每一栋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
相对于传统教学楼的规训和拘谨,这片森林目之所及皆有郁郁葱葱的植被。
它
就像一座氧吧
,调节着周围的氛围,为每一位徜徉其间的学生舒缓紧绷的神经。
撑起了整座森林的
柱子
,模仿着
竹子的肌理
,呈现出一种拙朴的自然美感,融入了这个清新宜人的世界。
“竹”林中错落分布着几间形态各异的树屋
,使得蜿蜒曲折的游廊,有了“三步一景”的趣味。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
树屋竟然可以用于教学
,可以说颠覆了大多数人对教室的印象。
不同于已经看惯的四方盒子,它们以一种从未有过的
新鲜感
,缓解了教学的沉闷乏味,令课堂的气氛轻松起来。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有
水族馆、蔬菜种植房
,让学生们有机会看到不同生命的律动。
而教学楼的屋顶,是
长达600米的超尺度空中公园
。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散心、聊天,
享受不被
盯梢
和束缚的自由
。
缓坡也被设计成阶梯教室,让
教学可以在辽阔的天空下进行
。
路径两旁飘摇着羽毛草
,学校的语文老师上《琵琶行》这门课时,就会建议学生们去天台上感受
“枫叶荻花秋瑟瑟”
的诗意。
当学生们身处屋顶公园时,整个规训的学校都将从视线中消失,看到的只有
广袤的城市和无垠的天空
。
当人身从封闭的空间解放出来,禁锢的思维仿佛也开始松动。
一位高二女生透露自己时不时会到这里放松自己,因为
“(这里)跟天空离得很近,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理想的青春
应该是什么样子?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
青春二字包含着许多
孩童对长大的初次理解
,也是无数
大人在回首过去时最先浮现的画面
。
然而对于入读寄宿制中学的学生来说,
青春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校园之中
。
由于人口庞大、用地紧缺、教育内卷等原因
,如今的“校园”,大多变成了一个
讲究“效率至上”,“有校无园”
的地方。
学生们在这里埋头苦读,于宿舍、饭堂 、教学楼间三点一线。
低头是卷子,抬头是标语的时光,让
花样青春都变得程式化
。
但大环境如此,便应该顺势而为,让校园的设计继续为内卷服务吗?
来自靠近设计事务所的马迪却认为,
“校园”的真正价值其实不在于“校”,而在于“
园”。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教育模式,但我们想让学校不再那么让人讨厌。”
那么能不能
创造一座可以“浪费时间”的高中
,让校园从
日益精致的教育机器
,变成可以
让人拥抱青春、自由思考的森林原野
?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建筑师马迪对惠贞高级中学做了极其大胆的尝试。
在原有的建筑功能、总面积、总造价都不变的情况下,马迪决定
将“校”和“园”拆开
。
将负责教学的“校”尽可能呈现出最高效紧凑的状态,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到极致。
节省出来的空间,则被用来筑成一个可以让学生“浪费时间”的“森林之园”。
马迪相信,“浪费时间”是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
连教学楼都被设计师抬离了地面,整个校园
近地的空间,又是一个可以随意漫步的大公园
,剧院、图书馆、食堂等设施就像店铺一样散落在公园两旁。
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学习之余,
无论在地面、空中还是屋顶,都有了一个可以释放情绪的地方
。
这样的设计,在竣工后不久便
拿下了世界建筑奖(WAF)的年度最佳建筑奖
。
这是WAF
历史上首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大陆设计团队
,而破纪录之作也在国内和美国CNN等数十个国家的媒体中掀起热议。
有网友刷到后被唤起了青春记忆,在评论区分享了曾经触手可及的快乐,
更多人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为设计师的坚持打动,希望能将这样的校园规划思路推广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