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分钟健康养生
每天一分钟,健康养生好轻松!中山大学《家庭医生》《健康养生》杂志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人可以后知后觉到什么程度? ·  3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时隔 24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最近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世界上第一个养猫的人是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分钟健康养生

钟南山: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决胜关键期,吃饭3不要,如厕2不做,睡觉1不宜!

一分钟健康养生  · 公众号  ·  · 2020-02-28 11:48

正文



2月27日,在广州医科大学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 钟南山院士 表示:


我们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了两个影响因素(国家强力干预和春节后回程高峰消除),预测疫情高峰应该在2月中旬,接近2月底。最近,数字果然开始下来了。 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视频来源/南都N视频)


曙光虽已现,但只要疫情还没结束,就还没到放松的时候,万万不要让一念松懈,毁掉之前所有的努力。


在这决胜关键期,作为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好这几件事,特别重要——


吃饭3不要


聚餐

有人可能会觉得,聚餐的都是亲朋好友、熟悉之人,不必过于担心。 可实际上,对方之前是否与携带了病毒的人或物有过接触,彼此并不十分清楚。 即便聚餐之人没问题,聚餐场所附近的人仍难以保证。

早前,广州便发生了一起相邻3桌被感染的病例——



所以,切勿心存侥幸, 疫情结束前,管住蠢蠢欲动的心,忍住口腹之欲,拒绝聚餐!


不用公筷、帮人夹菜


家庭聚餐或外出聚餐病例中,有个细节常被人忽略,那便是不使用公筷、公勺。


虽然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毒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而使用公筷、公勺,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病毒的传播。


在此,我们倡议,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记得使用公筷、公勺。


另外,帮人夹菜,虽然是热情的表现,但若是用自己的筷子帮夹,无异于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所以,切记 帮夹菜,也必须用 公筷公勺。


延伸阅读: 预防新冠肺炎怎么吃?记住6个“一”


不洗手吃饭


如果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双手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后进食,病毒就可能通过手由口鼻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所以,饭前一定要认真洗手。这里推荐大家使用 七步洗手法 ↓↓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洗手后不注意 2点 =白洗!

1.直接 用刚洗完的手 去关水龙头 :水龙头在多人触碰后可能也沾染了病毒,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水龙头,建议不要直接用刚洗完的手去关,最好拿一张纸巾垫着去关,然后把纸巾扔掉。

2.不擦干手: 手湿润时比干爽时更容易滋生细菌,洗手后,记得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




如厕2不做


不盖马桶盖冲水


近日,继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后,钟南山院士的团队还从患者的尿液里分离出了新冠病毒,再一次验证了, 新型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的风险 。因此,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很重要。


其中,特别注意的是,上完厕所后,尽量不要向马桶中直接冲水,如实在需要,请控制力度,避免液滴飞溅。此外, 冲马桶最好盖上马桶盖再冲。 平时 要注意定期用消毒水清洁马桶。


如厕 带手机、书报


洗手间属于极易藏污纳垢的场所,若携带手机、书报等物品上厕所,容易使其被污染,让病毒残留在上边。


所以, 不建议带手机、书报等去上厕所


另外,平时要养成定期给手机消毒的习惯。看似干净的手机,实则藏匿了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央视曾报道,手机屏幕上的细菌量,比随机采集的马桶冲水按钮、电梯按钮都多!


手机屏幕vs电梯按钮

手机屏幕vs马桶按钮




手机消毒法:

用医用酒精蘸湿棉签或棉花后,擦拭手机表面。注意,耳机孔、充电孔易藏灰尘,可用细棉签擦净。




睡觉1不宜

熬夜


疫情当前,提高自身免疫力尤为重要。除了吃好,更要睡好,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宜太晚睡,更不能熬夜, 否则会降低 人体免疫力


受疫情影响,有些人容易心情焦虑,彻夜难眠。这里建议大家,每天刷1~2次相关新闻,了解疫情动态发展即可,不必时刻刷屏,以免增加焦虑恐慌的情绪。


今日互动

文中6事,你做到了几件?

你认为

防疫期间,还需注意什么?

留言区说说

编辑:SOL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