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事件引发的涉教育领 ... ·  22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一中学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丽江机场“ ... ·  昨天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刚上映的《爵迹2》,我看吐了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0-12-04 22:29

正文

今日BGM,《觉悟了》,夜叉乐队。


大家好,我是海马。


今天刷微博时,看到了一条这样的热搜:


#冷血狂宴终极预告#



随后往下一看,发现这就是2016年郭敬明执导的电影《爵迹》的第二部。


这个IP不早就凉透了吗?怎么可能还会有续集?

光看这名儿,就颇具郭敬明以往作品风格。


高贵、冷艳、魅惑、狂傲,是他心中那个“史诗”场景。


众所周知,咱们大名鼎鼎的郭导是出了名的商人,只要有利可图,硬着头皮也得向前冲。


先说阵容。


吴亦凡、陈学冬、陈伟霆、郭采洁、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林允、汪铎……清一色的鲜肉。



如此看来,这部片子流量一定不小。


今天12月4日下午4点整,该电影在腾讯视频全网首播。


点看播放页面之后,弹出了支付界面。


VIP会员需要12元购买观看内容,非VIP的普通用户则需要24元。



我决定花24元一探究竟,结果却看吐了…




味道还是以前的味道,场面宏大、造型精致、特效奢华。


光看这画面,我还以为打开了魔兽世界。


每一帧单独截图,都可以当成壁纸。



但你要说剧情以及影片的表现内核,说实话真的毫无营养。


延续上一部的走向,本部《冷血狂宴》讲述了银尘(吴亦凡饰)、麒零(陈学冬饰)、天束幽花(林允饰)为首的一行人,历经磨难解救王爵,最后遇见杀手,却发现背后真相的故事。


虽说人物设定相比上一部角色关系有些许简化,但剧情依然不知所云,不知道他到底要突出什么。


在谈到人物形象,郭敬明对“美”的追求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身材比例严重失调,各个都和竹竿一样,恨不得把腿放到180。


面部毫无细节,各个都像面瘫。



郭导的PPT式电影果然名不虚传。


再加上那些网络小说般娇柔造作中二的台词,雷到你头皮发麻,哭笑不得。


不仅如此,整个剧情走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后明明是反派占有绝对的优势,大战在即,却只派一个人去阻挡麒零,其他人却在看戏。


我怀疑这些人要不是有猫腻,就是有卧底。


完全说不通啊!


最后,该片最大的槽点就是虚假宣传。


在宣传期间,海报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易烊千玺站在了最上端。



很多人都认为这位新一代演技与实力兼备的年轻演员,会是主角。


但实际上,总共也就出现了几个镜头,时常不超过5分钟。


也就是个打酱油的小角色。


这一波骚操作可谓是把粉丝拿捏的死死的。



而易烊千玺拒绝了关于任何关于电影宣发的要求,自始至终都未和他们搅和在一起。


并且还坦言,不愿意观众为他白花钱。


硬气。


后来想了一下,其还和作品本身有关系,如果真的是一部绝世好片,谁不愿意帮着宣传往自己身上镀金呢?




上述讲了那么多,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号称中国第一部100%纯CG电影的《爵迹》第一部。


当年宣发团队直言要打造中国版的《指环王》,筹备期间他就拉来了超过两亿人民币的赞助。


要知道,其中所采用的CG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烧钱,制作都是用毫秒计算。


然而最后票房遭到滑铁卢,无疑让郭导演赔的血本无归。


豆瓣评分则直接低到了3.8分。



超过50%的人打了1星。


烂片就是烂片,有据可循。


在大部分人看来,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不是画面、特效、演员阵容,而是能否可以把内容表达清晰准确。


简单来讲就是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上映之后,大家对其的槽点也都集中于此。


还记得,2016年我陪朋友去电影院看的时候,刚播放没半个小时,就想出去了。


要不是心疼票钱,早走了。


剧情毫无逻辑可言,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基本上就是从头打到尾。


幸亏最后大结局说明了一下大概剧情,要不真的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简单来讲就是:


7个兄弟都有各自的小弟,但最后发现大哥是坏人,最后一起干他的故事。


然后再来说角色演绎。


几个年轻演员本身演戏的经验比较少,而且多数参与的都是偶像题材的作品,对于台词、眼神、表情的拿捏都有欠缺。


真人CG技术一加入,活生生的把每个人物的脸搞成了面瘫,完全没有带入感。


本来就没有什么台词功底,这样大家都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人,不生动。



两部作品换汤不换药,依然在浪费观众的时间。


这样的电影一经上映,虽然可以因为演员和噱头吸引一大波流量,但是却毫无意义。


如此拍下去,简直祸祸中国电影行业,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负面影响。




最可怕的并不是烂片以及爽文的盛行,而在于很多小孩子看了这些糟粕之后,从而认为这就是好东西。


价值观一旦改变,后患无穷。


曾经关于音乐,有人曾说过:


“音乐没有贵贱,但一定会有高低。”


这句话对于电影和文学也一定受用。


商业片和艺术片相比之下,前者为了“爽”,后者为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我并没有说商业片不好,恰恰相反,能斩获各类大奖并且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大片,不在少数。


同为CG电影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杀戮都市O》、最终幻想系列、生化危机系列……都是为人称赞的精品。


在剧情结构清晰、演技过硬、价值观正确的情况下,再运用特效点缀,大概率可以成为经典。


但是一部仅仅就是为了盈利、玩票的片子,会好吗?


央视早在上映之前,就点名批评过《冷血狂宴》和导演郭敬明。


“一个有流量的名字,加上一帮有流量的演员,然后又在一个有流量的平台,它是放的“四流”,就想把它弄成一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