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抗体圈
抗体资讯及资料的分享及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DeepSeek ... ·  2 天前  
贵州药监  ·  流感退热开对乙酰氨基酚,9种情况禁用! ·  2 天前  
贵州药监  ·  流感退热开对乙酰氨基酚,9种情况禁用! ·  2 天前  
伊洛  ·  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 ·  4 天前  
肿瘤资讯  ·  【4192】JTO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抗体圈

“雄安大学”横空出世!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抗体圈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04-23 16:46

正文

最近刚刚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北京市委常委会上强调,支持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区转移。此外,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已对接雄安新区。

“雄安大学”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批复指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要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等。 要与北京市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优质教育等资源。 构建具有雄安特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本纲要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

图表: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新华社发

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

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

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

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

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支持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区转移

据北京日报报道,日前,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精神。

会议强调,要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在京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向雄安新区转移,并做好服务。

回顾:今年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这样说...

全国政协委员高志曾呼吁:高起点建设雄安大学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志立曾呼吁,要借助雄安新区发展的契机,高起点建设雄安大学。

高志立说,“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河北新建教育部直属的雄安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面向世界招聘校长、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以现代化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高起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动河北高等教育发展,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奠定长远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曾建议: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国“中央大学”系统

同样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时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建议,按照“1+N+X”模式,即以一所“双一流”大学为基础,有机重组N所一流学科大学,形成一体化紧密型的大学核心主体,并吸收X所大学研究生院和各类研究机构,在雄安新区共同建设新时代综合性、国际化、研究型的中国“中央大学”系统(CCU system)。

“1+N+X”模式的构成:

“1”是将首都一所“双一流”大学整体搬迁并更名,作为中央大学的基础。比如,可以选择工信部直属的一所大学。

“N”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若干所一流学科的大学或学院,通过有机重整并同步更名(也可以考虑以适当的形式保留原校名),共同组成中央大学本部。“1+N”构建起学科门类齐全、本硕一体化的教学科研体系和以博士研究生院为主导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

“X”是吸引北京疏解的一批大学、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鼓励他们分别与中央大学以联合办学等形式,组建相对独立的研究生院,形成应用科学研究体系,共享教育和研究设施,共建中央大学系统,并可以同时授予中央大学学位。

不少高校已经(或将要)对接雄安新区

近日,河北工业大学将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雄安新区联合建立分校的消息传出。

河北工业大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记者3月25日从河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将以合作办学方式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校,计划2019年完成筹建申报,2020年开始招收首届学生。

河北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刘伯颖介绍,河北工业大学将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建立该分校,双方整合优质资源,并根据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开设“大健康”“智慧城市”“新能源”“环境科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新兴学科专业。

此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纷纷表态对接雄安新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