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明康德
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帮助任何人、任何公司更快、更好地研发新医药产品,探索无限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BD热潮下大药厂“退单”背后 ·  3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默沙东在中国启动一项 TROP2 ADC ... ·  1 周前  
医药经济报  ·  AI生物技术市场泡沫化了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明康德

哪些特征让人“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药明康德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10-05 07:30

正文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诺贝尔奖自1901年起每年颁布给世界各地不同领域当中具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其中科学领域占有三项,包含物理、化学,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日前,顶尖期刊《自然》检视了346个科学领域诺奖,包含646位得主的特征(同一诺贝尔奖最多可颁布给3名得主),包含他们的姓名、获奖年纪、居住地等。趁着2024年诺奖颁布前夕,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今日便与读者分享这一有趣内容,看看哪些特征会让人“最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几岁时最容易获得诺奖?



据统计,最容易获得诺贝尔奖的年纪是54岁,共有24名诺奖得主。所有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58岁。最年轻的获奖者是Lawrence Bragg,他和父亲William Bragg因使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而在1915年共同获得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25岁。而最年长的获奖者则是John Goodenough,他在2019年以97岁的高龄因锂电池的开发获得了化学奖。值得一提的是,至今为止共有五人获得诺贝尔奖两次,包含Frederick Sanger、John Bardeen、Barry Sharpless、Linus Pauling(第二次获得和平奖)和Marie Curie。


女性诺奖得主近年来显著增加



数据表明,历史上男性诺奖得主居多,而女性获奖者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比例最高。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科学家在近年来的获奖机会有所增加。在整个二十世纪,只有11个诺贝尔奖授予了女性。但自2000年以来,女性科学家已获得了15个奖项。


▲历年来,女性诺奖得主的占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科研突破后几年会获得诺奖?



分析显示,在一名科学家完成诺贝尔奖级的工作之后大约二十年才会被授予奖项。所以,平均而言,若想获得诺奖,研究人员需要在40多岁时开始这些研究项目。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突破和获奖之间的年数越来越长,1960年之前的获奖者平均等待14年,而2010年代获奖者平均等待29年。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不能在科学家过世后颁发。


▲科学家在完成学术突破后至获颁诺奖的等待年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做好分享诺奖的准备



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获奖者分享奖项的情况最为常见,65%的奖项授予两到三名获奖者。化学领域中,55%的奖项授予一名获奖者。自20世纪中叶以来,单独获奖者的比例有所下降。


▲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分享诺奖的情形(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历年来,不同科学领域科学家共享诺奖的数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学术界的"出身"很重要?



通过在已经获得诺贝尔奖或未来将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实验室工作,或与获奖导师一起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诺奖得主往往是其他获奖者实验室所培养的科学家。他们经常共享导师或学生。一个显著的例子是John Strutt,他因在气体性质方面的研究于1904年获得物理学奖,他的学术后裔中有228位获得诺贝尔奖,包括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等等。


获奖者之间有时会出现断层,但他们之间仍然有相关联。Strutt的学生中只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即Joseph Thomson,他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奖。然而,Joseph Thomson培养了九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中一位是他的儿子George Paget Thomson),还有两位化学奖得主。他们继续培养了许多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要么获得了诺贝尔奖,要么在他们的学生群中培养出了获奖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截至2023年获得科学和经济学奖的736名研究人员中,有702人属于同一个学术家族,即他们在历史上的某个地方有着共同的学术联系。其中只有32名获奖者与更大的学术家族没有任何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才产生人才,或者以前的获奖者提名他们的科学后代(研究人员必须获得提名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委员会决定谁可以提名)。无论如何,科学家的学术谱系对是否能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大的影响。


某些学术领域更容易获得诺奖?



对1995年至2017年颁发的69个科学奖项的分析发现,一些学科占了大多数。仅五个学科领域就占了所颁发奖项的一半以上,其中包含粒子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神经科学与分子化学。诺贝尔科学奖的委员会代表告诉《自然》,任何趋势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委员会成员“不断努力改进提名程序,旨在扩大在性别、国籍和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内的提名范围”。


▲历年来,不同学科获颁诺奖的比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名字也有关系?



有趣的是,642位科学奖获奖者中有69位的名字以J开头,62位以A开头。

所以今年的诺奖得主也会符合这些趋势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欲了解更多前沿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应用,请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访问“药明直播间”,观看相关话题的直播讨论与精彩回放



参考资料:

[1] How to win a Nobel prize. Retrieved October 4, 2024 from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24-02897-2/index.html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分享在看,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健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