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是CFDA南方所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1980年创刊,与中国医药经济全球化历程同步,解读全球产经数据,引领主流思维创新。以办中国最好的专业报为宗旨,旨在成为产业的良心和脑袋,为促进公众健康及医药发展提供智库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兴证医药健康  ·  兴业证券医药研究框架——血液制品 ·  3 天前  
兴证医药健康  ·  兴业证券医药研究框架——仿制药 ·  3 天前  
药渡  ·  选择困难?NHP ePPND,鼎泰准备好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经济报

AI生物技术市场泡沫化了吗?

医药经济报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09-27 19:41

正文

人工智能(AI)改变医疗保健的潜力带来了大量投资,也催生了大量渴望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能力“掘金”的初创公司。然而,随着欧美行业逐步发展,最初的全然乐观情绪正在被复杂研发现实和AI药物发现转化为临床成果的挑战影响,迎来调整期。

近期,两家AI制药公司“元老”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和Exscientia以6.88亿美元的价格合并,使该行业面临的挑战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AI生物技术的市场泡沫是否开始破裂?还是随着行业从炒作转向更可持续的成熟阶段,正进行必要的调整?

“强强联合”药研提速

总部位于美国的Recursion公司和英国同行Exscientia公司分别成立于2013和2012年,是AI制药赛道的元老玩家。本次合并,前者将吸收后者现有管线,创造一个由AI驱动的“端到端AI制药平台”,预计在2025年初完成。

Recursion背后是芯片大厂英伟达,公司专注于构建大型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Exscientia则是全球第一个将AI设计药物挺进临床试验阶段的AI药企。双方的合并旨在各取所长,为AI药研提速。据悉,新公司预计在18个月内进行10次临床数据读出。

JLL咨询公司的管理合伙人Ram Srinivasan认为,这次合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AI药企谋求优势互补,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正在简化运营。

具体来看,未合并前两家公司各自的合作项目将在2年内为新公司带来约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的200亿美元销售额分成。但尽管看似“强强联合”,两家公司的市值仍在消息传出后急剧下降。

新加坡AI药企Magmole的创始人Yuguang Mu认为,不应忽视此次合并的背景:Recursion和Exscientia的合并存在一些互补性,双方在研管线至今未有令人侧目的临床数据公布,两个团队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共享受体、蛋白质和RNA靶标相关知识、流程,磨合结果如何有待观察。

Recursion和Exscientia并不是唯一面临挫折的公司,另一家AI药企BenevolentAI也遭到投资者冷遇。此前,该公司利用AI平台开发的特应性皮炎候选药物BEN-2293在中期临床试验失败,引发业内质疑。仅上市1年的BenevolentAI也因此股价暴跌,裁员近50%求生。

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和行业观察人士开始质疑,AI药企承诺的更快、更便宜、更有效的药物发现能否持续带来切实的结果。

泡沫出清渐归理性

AI泡沫是否正在破裂?有业内人士将这场AI危机与互联网泡沫进行比较,试图找到答案。

所谓“互联网泡沫”,是美国互联网公司价值极度增长的时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3月,在非理性投机投资的推动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达到顶峰。众多没有明确收入来源或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公司,仅因与互联网沾边,就获得高估值。而当泡沫破灭时,行业迎来大规模抛售潮。AI也是同理,人们普遍预期AI为医疗保健领域带来突破,导致估值过高。

然而,这种比较也有其局限性。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现在倒闭的AI制药公司与网络泡沫期间倒闭的公司不同,前者多未上市,并不在证券交易所交易。而对于Meta、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而言,其本身拥有强劲现金流和多元业务,即使暂时在AI制药折戟,影响也相对可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AI制药正处于出清期。新锐AI药企要么破产,要么被大企业吞并。严重依赖投机性融资而没有明确盈利途径的初创公司,将逐渐淡出市场。

市场调整必不可少

生物技术AI领域承受着巨大的期望,但目前高期望与现实产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代表着市场调整,而非生物技术AI泡沫破裂。

Longe VC的合伙人Artem Trotsyuk将当前AI领域面临的挑战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AI驱动的发现比最初预期进展到临床阶段的时间更长;其次,AI研究和开发面临着高现金消耗率和广泛的宏观经济压力;最后,市场对短期回报的期望与药物发现的内在长期逻辑不匹配。

实际上,AI是用于复杂数据分析的工具,期待凭其一己之力在医学科学领域带来突破过于乐观。随着期望的调整和寻求新的突破以找到更低的均衡点,其估值可能会降低。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不少人仍然坚信AI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长期潜力。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对AI的投资和部署都是在药物发现或临床前阶段。然而,药物开发的大部分成本是在后期临床试验阶段产生,该阶段AI采用率仍然低下。尽管看起来AI泡沫正在破裂,但AI在生物技术行业的旅程仍然漫长。短期内,业界可能会期待AI的渐进式进步,而不是革命性的突破。



编辑:张洁莹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4年第73期(总4628期)


国采药非供应省份卖高价,整肃!华海、倍特、石药欧意等90家药企面临调价
无锡虹桥医院骗保查实!国家医保局扩面,全年检查机构数量将超过去5年总和
CDK4/6抑制剂三雄演义:诺华、礼来难分伯仲,辉瑞持续下滑,百亿美元市场谁是新王?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

学术公众号

聚焦肿瘤学术前沿

   长按关注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

终端公众号

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
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