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的主题:“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放眼全球,音乐产业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总收入超20亿美元;多家音乐公司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数据显示,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优美的音乐,能缓解心情、放松情绪,音乐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刚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作曲、虚拟歌手的“横空出世”都给音乐版权保护带来了挑战。音乐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知识产权作用?音乐产业如何应对AI挑战?
音乐产业蓬勃发展
在近两年里共举办约150场演出后,泰勒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于2024年12月落幕,总收入突破20亿美元。演唱会上,泰勒精彩演绎了自己的多首歌曲,不仅给歌迷带来了视听盛宴,也给她本人和团队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回报。此外,泰勒在2023年底发行了音乐纪录电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全球票房突破2.61亿美元。
不只像泰勒这样全球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手,还有不少音乐公司正在实现营收稳步增长,例如环球音乐集团、Spotify、索尼音乐等。
环球音乐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高达28.7亿欧元,同比增长4.3%;瑞典流媒体平台
Spotify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和用户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索尼音乐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两位数,总收入达29.1亿美元。
不久前,美国经济学家威尔·佩奇(Will
Page)发布了一份关于音乐版权全球价值的报告。根据报告,2023年全球音乐版权收入增长了11%,达到455亿美元,超过了全球电影票房收入。
在这份报告中,音乐版权收入主要包括录制音乐收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收入及出版商直接收入等。为了更准确地反映音乐行业版权创造的多样化收入来源,佩奇收集了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和美国国家音乐出版商协会(NMPA)等多个音乐行业的财务数据。
“过去9年,我一直在进行类似的研究。2014年第一次发布这一报告时,全球音乐版权收入总额仅为约250亿美元。”威尔·佩奇表示。
“这份报告佐证了音乐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和支柱性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在音乐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马一德表示。
知识产权不可或缺
一件音乐作品的诞生,需要表演者、词曲作者、制作人、出版商等多方合作,汇聚灵感、创意、才情、时间等因素,是情感的表达、智慧的结晶。它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
“音乐作为信息产品,具有开发难、复制容易、传播迅速等特点,只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有效执行,才能确保其创意价值在市场中体现出来。”马一德表示。
世界上多国政府、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都非常重视音乐产业的知识产权创作、保护、运用,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加强合作等举措,构筑良好的音乐产业发展环境。
日本对音乐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严格。日本现行的著作权法颁布于1970年,经历了多次修订。其中一条规定,对于被上传到网络的音乐、视频、漫画等著作物,用户在明知是盗版违法的前提下,依旧进行下载或者拷贝的,将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200万日元以下罚款。如此严格的法律约束,体现了日本对音乐人的重视,促进了日本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
法国是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发源国,法国音乐作者作曲者与出版商协会(SACEM)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音乐作品著作权的组织。SACEM的成立,有利于维护音乐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作品传播。近年来,SACEM与脸书(Facebook)等数字平台签订作品播放许可协议,向平台进行集中授权,收取版税,并将所得版税分配给音乐人,以此加强音乐版权运营。
机遇与挑战并存
输入几句歌词,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AI就能在几秒钟内创作出一首完整的曲子。AI的高效创作,能够提高音乐创作效率,激发音乐产业创新力,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挑战。例如,AI创作使用的训练数据多为现有音乐作品,如何在生成新作品时保护原有作品的版权,仍是业内关注讨论的焦点。
近年来,在音乐领域,AI生成版权纠纷涌现,诉诸公堂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24年6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起诉了两家AI音乐公司,指控他们在训练AI工具时,涉嫌侵犯音乐版权。
业内专家认为,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越来越难以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挑战,应合理开发与利用AI技术,加快完善版权法规。
德国音乐版权协会组织——音乐演出和作品复制权协会(GEMA)近期出台了规范音乐领域AI技术应用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提出的主要指导原则有:AI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保护知识产权,使用人类作品训练AI应当向作者支付合理费用,AI开发者应确保版权材料使用的公开透明;AI开发者应当与作品版权持有方就版权问题展开平等协商;AI开发者应当尊重多样性和“人的精神权利”,如个人的长相、声音等。
不久前,环球音乐集团与亚马逊音乐共同宣布续签了一项全球授权协议,共同聚焦AI领域的发展。这一合作不仅旨在打击非法的AI生成内容,还致力于保护音乐创作者的权益,避免音乐创作者受到欺诈和错误归因的侵害。
AI领域带给音乐产业的诸多问题,有待法律政策进一步指引。“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作者的地位越来越被忽视,实践中产业发展的使用需求越来越湮没作者的创作利益。”马一德认为,创作者是创作的源头活水,音乐产业长远发展必须严格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修订有必要强调作者本位、突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取向。(
本报记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