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此刻,多少陕西人被它们“追着咬” ·  3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中年,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阶级固化的社会,普通人要靠什么才能逆袭?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8 20:00

正文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既然靠学历逆袭越来越困难,那么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你会如何回答?



认识自我的最佳捷径


或许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作为从小被教育着“知识改变命运”,经历过应试教育和“高考”摧残的一代,终于大学毕业了,却发现就业形势越来越差,刚进入社会就叫苦不迭。


而且传说中的某邻居,某亲戚,某朋友,某隔壁的叔叔的同学的同事的老板,是个小学学历也发大财了,于是身边很多人开始灌输读书无用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教育的回报率越来越低,那么好好学习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很多人说我努力学习,你看我大学时从不挂科。


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看几本书,背几个重点,勉勉强强不挂科,这就叫做好好学习?


所以毕业后,就指望着那些从不过脑子的知识带你走向人生巅峰,飞黄腾达?


我觉得这才是很天真的想法。


那么,让我们重新再思考“学习”这个词。


百度词条给我们的解释是: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试问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在通过学习的行为去提升自身价值,还是只通过毫无目的敷衍的学习来感动自己?


现代人所说的“读书无用论”我觉得大多是基于某种功利目的的论调,他们希望知识能够快速变现,最好能获取大量财富。


但是,人只有通过学习,通过接受教育,才能与真正的自己靠近,了解自己,从而去创造财富。



摆脱平庸的最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凡是外出购物,不管是买水果的商铺还是早餐铺,都会在店内贴个二维码的标识。


消费完成之后我们只要拿起手机轻轻地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够付费,整个过程都是自主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于是我不禁地想,如今这种消费方式未来可能会取代“收银员”的岗位,那么除了“收银员”之外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岗位都悄悄地被这样的人工智能给取代?


细思恐极,毕竟高中历史课本曾告诉我们,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


但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工作呢?人工智能可能取代的工作大多拥有清晰的评估标准,工作业绩可以客观地被衡量。例如卡车司机,卡车司机可以被无人驾驶系统取代。


因为这是重复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最容易被自动化。


相反的,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工作通常需要人类聪明的大脑做出决策。比如风险投资人仍然需要面对面和创业者会谈,以确定投资意向。


所以那些最不容易被自动化的技能乃至特长,才是最难以被替代掉的存在。


所以,你明白了吗?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人是“安全的”,每个人都会面临失业的可能性,那些技术含量不算高的工作很容易被机器替代。


只有不停地跟随社会的需求来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的浪潮吞没,永葆活力。


学习力才是你摆脱平庸的最核心竞争力。



普通人逆袭的唯一途径


最近类似《社会正在分层》、《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样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于是很多群众一边吃瓜一边抠着脚丫子开始恐慌,开始焦虑,担心自己被时代大潮所吞没,直念叨着难以混出头,没有希望。


然而我们所了解的,越是富裕的阶层,越明白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拼命地抓紧下一代的教育,毫不松懈。


因为一个人的视野、眼界有限,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将其拓宽。


那么在阶级固化的社会,普通人靠什么逆袭?


答曰:只有不断地学习。


乔布斯曾说过:退学是我一生中最棒的决定。


所以,很多人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不学习的人都能获得成功。


这个逻辑很危险啊。


反观乔布斯的神话,他退学后,在里德学院学习sanserif和serif字体,这些知识全都被他用到了第一台Macintosh的设计上——退学不是他成功的原因,学习才是。


我想起过年的时候,堂姐给大伯买了个智能手机,顺便安装了很多实用的APP,大伯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图标,愣了会神说:时代真是发展得太快了啊,感觉要被甩了一大圈。


然后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研究手机的玩法,APP的用途,我突然感叹到:连步入花甲之年的人都害怕被时代抛弃,拼命地想要赶上我们的脚步,为什么我们还要停止学习的步伐?



回到文首的问题:既然靠学历逆袭越来越困难,那么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靠学习逆袭的机会是N,而认命,停滞不前的获得成功的几率是0,这就是0和N的区别。而我想为那无数未知的可能性,努力一次。


作者简介:haruko,一个老电影爱好者。       


                   

↓点击直达200人共学的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