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华为HRBP关键方法与实战(公开课) ·  2 天前  
HR笔记本  ·  HR如何提高薪资水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拖垮你的不是「找不到兴趣」,而是「不培养兴趣」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8-07-03 22:35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最近有不少朋友和我反馈,按照《 从「迷茫」到「找到喜欢的事情」,我只做了这四步 | 解惑实验室 》中介绍的方法的确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不想做了。


本以为找到兴趣之后就有了内在动力,能推动自己坚持做事,结果也就比做那些不喜欢做的事多坚持了几天而已,是不是其实这并不是我「 真正的兴趣 」呢?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对兴趣产生了误解:


认为「找到」兴趣就行了,而忽略了「培养」兴趣。


我们先来说一下你为什么会对兴趣产生这样的误解。


对兴趣的误解


首先,无论是选专业还是选工作,我们不免会听到这样一个建议:「 找到你的兴趣所在 」。


从本质上来说,它没有什么错误,出发点也很好。


但是,心理学家们分析后认为:


「找到你的兴趣所在」 具有一定的诱导性 ,会让你产生错误的想法。


图片来源:Pinterest


它会让我们觉得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之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比如说,我经常接到一些简历,每一段工作都千差万别,每一段就坚持不到一年就换了。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很多不停跳槽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趁年轻,多试试。


道理本身没错,但是如果抱着一不顺利就觉得「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就很容易陷入迷茫。


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有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一种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拿兴趣来说,拥有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通常会认为:


兴趣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 固定的品质 ,是天生的,就那么几个,一直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


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 寻找 上,认为找到了就能拿到自己被封印的洪荒之力,从此顺风顺水。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


兴趣是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慢慢培养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就算遇到挫折,也不会先怀疑这件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我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认识了很多固定型思维的笔友,约好一起写作,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坚持了一两个月就放弃了。


原因就是,写作时候一出问题,他们就开始怀疑写作并不是自己的兴趣,马上想着去寻找其他「顺利」的兴趣了。


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下,我们对兴趣的误解:


「找到兴趣就一劳永逸」越来越根深蒂固了,大多数人抱着这样的期待屡屡受挫,最后连找的热情都没有了。


知道了这个误区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培养兴趣对大家来讲更重要。


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一、同一件事,在不同培养方式下会有不同的结果


给大家讲一个学游泳的故事。


小的时候我被家里人送去学游泳,我还挺感兴趣的,所以也没有很排斥。


当时教我的教练很 严格 ,每次都很认真的盯着我的游泳动作,一旦犯错就上来纠正我,长此以往,我很害怕,见到教练走路都同手同脚,游泳更是没有超过15米去。最后我干脆翘课,找各种理由不去游。


太害怕游泳了,觉得游泳真的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一辈子都不想游泳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万幸的是,这时候我换了另外的一个教练,他没有纠正我的动作,而是 鼓励 我游15米,30米,50米,我看到成绩很高兴,几乎每天都想去游泳,这时候,他才纠正我的小细节,我也很配合的就纠正了。


后来我就这样喜欢上了游泳,也成了我的 业余爱好


你看,同一件事,我们用不同培养方式会就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兴趣是正反馈的不断累积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位教练给我的 反馈都是负面的 ,几乎都是指责,所以我很快就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开始讨厌这个让我不好过的事情。


第二位教练给我的 反馈都是正面的 ,先帮助我建立信心,把兴趣培养成习惯之后,再一点点的纠正我的问题,这时候这点负面反馈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们将培养一个兴趣看成 滚雪球 的话,这件事就更好理解了,地上的雪是正反馈,石头是负反馈。


最开始我们想做一件事就是一个很小的雪球,随着我们获得的正反馈越来越多,雪球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想做这件事,然后又会得到更多的正反馈,这样 循环往复 后,小雪球终于变成了大雪球,靠着惯性就可以继续坚持了。


但是地上 不光有雪还有石头 ,当我们的兴趣还是个很小的雪球的时候,被负反馈石头磨蹭两下,也就消失不见了。


很多朋友 只看到了一开始的小雪球 ,认为有了它就能一直运动下去,却忽视了在运动过程中还有石头,忽视了只有不断的得到正反馈才能保持这种运动的状态。


图片来源:Pinterest


怎样利用正反馈培养兴趣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要用 成长性思维 来看待兴趣这件事情,即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这里,我们来打个小小的比喻。


将你和兴趣的关系,比喻成 恋爱关系 (emmm, 说到恋爱,有点要写跑题了,收回来收回来.....)。


你很幸运,已经在茫茫「兴趣海」中找到了你的那个ta。


好,这个时候我们就以恋爱的 个阶段 来谈论一下该如何培养兴趣。


1.确定关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抱有好感却相知甚少,捕捉对方的信息,并制造条件相遇。


是不是很像我们刚开始发现自己兴趣的时候?那么,我们此刻该做什么呢?


拓宽渠道了解兴趣,创造条件接近兴趣。


举个栗子。


觉得摄影有意思。那就自己去网上查资料,买本书,多学习和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啊!走出门去拍摄,或者加入一个摄影兴趣协会,让自己走进这个兴趣啊!


2.热恋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甜蜜蜜,身心愉悦感十足。


图片来源:Pinterest


再回想我们每次学习一件很有意思的时候的事情,刚开始的阶段总是动力最足的时候,对不对?


就像刚开始学习英语,怀着一腔热血恨不得买十本英语书回来。(对,说的就是taka本人了)


不过,我想说的是:趁着这时候动力十足的劲儿,我们要不断创造美好的回忆, 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正反馈」。


比如:列个「成就清单」


你的清单可以有以下几点:


我今天做了哪些努力?


我已经坚持了几天?


我收获了哪些表扬?


我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


......


通过这些正面的反馈来不断给自己进步下去的动力。


我们之前一直反复提的「 成就笔记 」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做。


3. 磨合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缺点日益显露,发现对方与自己最初的期待有差距,而产生失落感,难以适应差距而造成心理落差,觉得困难重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