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市场监管  ·  【监管一线】通榆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全县学校幼儿 ... ·  10 小时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擅自改扩建、偷工减料、虚假鉴定!豆腐渣厂房压 ... ·  2 天前  
常州日报  ·  退钱了!明天开始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2887天!安倍凭什么成日本史上在位最长首相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19-11-23 12:50

正文


到写文这天为止安倍晋三已经当日本首相2887天了,创下日本设立宪政以来的最长纪录


2887天,差不多是7.9年,接近8年


世界上不少民主国家的领袖任期最长是8年,安倍好不容易做到快满8年了,实在是不容易


而且安倍这8年里,还包括他2006年第一次当首相的日子



2006年,当时还有点稚嫩的安倍第一次当选首相


2006年安倍第一次当首相,当首相的第一年好事没遇上,麻烦事倒一大堆


最后因为爆出日本养老金丑闻而搞得自己的农林水产部长上吊自杀,不久后安倍也率领内阁总辞职了


安倍辞职后的6年里,日本换了7位首相,基本就是一年换次最高领导人



如此频繁的更换首相,让日本内政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一直到2012年,安倍二度当选首相,这才将动荡的政坛稳定下来


到今天安倍总共当了2887天首相,超过了前纪录保持者,同时也是明治维新的元老首相,“桂太郎”



上面是日本首相在位时长排行,安倍已经第一,而且如果顺利,他最长任期可以做到3567天


而且这张表上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一共十个人, 安倍家族,上榜三人


第十名的岸信介,是安倍的外公
第三名的佐藤荣作,是岸信介的弟弟



由此可见安倍家族,在日本政坛深厚的根子


这是安倍家族在执政上天然的“传承优势”,富二代,官二代,起步就比别人高,很多东西做起来就是要比平民出身的容易


安倍在打破历史记录的这天,媒体围到政府办公室,问他关于成为历史上最长首相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安倍晋三如此回答


我自感责任重大


如履薄冰,永远保持紧张感,不忘往前迈进的初衷


为人民全心全力的处理政策议题


安倍这是跟我们中国学的啊,这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吗?



不过安倍能长期执政一定有他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在日本这种过去频繁换相的国家


究竟安倍有什么诀窍,能让他一直顺利的做下去呢? 仅仅是因为他是名地道的“官三代”吗?


关于安倍能长期执政的原因,有点意思,我们来看一下



一,安倍很会喊口号


国家政治,口号优先,一个会喊口号的领导人是多么关键


特朗普一句,让美国再次伟大,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一个响亮的口号,足以在人民大众心里,扎下良好形象



安倍可以算是一个“口号”发明家了,我马上能想到的,安倍最响亮的口号就至少有三个


1,安倍经济学
2,一亿总活跃
3,地球仪外交


这三句口号,分别对应执政的三大方向


安倍经济学,这我们很熟悉了


日本华丽泡沫破裂后,经济陷入了长期的通缩,虽然还是强大的发达国家,但是国家经济成长怎么也上不去


安倍上台第一大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



但经济议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晦涩难懂的东西,你不可能对老百姓去详解什么经济学原理,也没老百姓爱听


所以用一个大家都能懂得口号来概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让老百姓知道,我安倍,要搞一个了不得的东西来提振日本经济


我的法子就叫做,安倍经济学


安倍经济学,一听挺唬人,其实是模仿美国总统里根的“里根经济学”


安倍经济学,再细分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安倍三支箭


安倍告诉老百姓,我将射出三支箭


第一支箭: 积极的金融政策
第二支箭: 灵活的财政政策
第三支箭: 活跃的民间投资


老百姓们可看好了,我要开始安倍经济学了,要射出三支箭了


听起来挺雄心勃勃的是不是?




安倍第二大口号——一亿总活跃社会


日本宅男,平成废柴,是这些年全世界给日本人贴的标签,日本社会高度稳定,但却死气成成,生育率连年下降


什么断舍离,什么低欲望社会,这种东西全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这样的社会氛围显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成长极为不利


所以安倍提出了这个口号, 一亿总活跃社会


这个口号一听,其实很刺耳,因为二战时日本提出过一个 “一亿总玉碎” 的口号,让人想到日本那段可耻的侵略历史


不过想想也挺讽刺,过去的“一亿总玉碎”,国家号召大家一起来,为国捐躯(送死)冲啊


今天提出“一亿总活跃”,也是国家号召大家,动起来啊日本人,别整天死气沉沉的


上面是日本人口图,触目惊心


红色线为已经发生,蓝色线为未来预估


日本人口趋势将在未来近100年里,持续下降



安倍誓要打造一个一亿总活跃的社会


让全国的女人,男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病人,无论你是家庭主妇,还是在职场工作,是在社区还是在办公楼


每个日本人都应该摆脱死气沉沉的状态,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发挥正能量)



为了实现这个改变日本社会风貌的重大政策,安倍特别成立了一个“一亿总活跃部”


并亲自担任部长


然后设立了一个一亿总活跃担当大臣,并且找来一大票内阁部长协助



计划里安倍想要打造一个人人都能出来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尤其是为生育率做出贡献的社会


为此政府将为以下几大目标做出努力


1,社会工作方式改革,实现一个拥有1亿人积极参与的跨领域社会


2,生育率增加到1.8


3,提高妇女生育金,提高幼儿教育补助,提高产妇陪护假期


4,朝着名义GDP,600万亿日元的目标冲刺


可见安倍在向日本死宅,平成废柴的宣战上,操碎了心


平成废柴已经无法改变了,他可不想再看到“令和废柴”了



安倍执政第三大口号——地球仪外交


这会涉及到安倍政府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所以我们放到最后去讲



通过上面的整理我们知道了安倍最常喊的口号是什么,而除了口号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梳理,来了解安倍晋三,最长挂在嘴边的词是哪些


安倍最长挂在嘴边的词,可以突显出他对于政策重心的调整和改变


也就是这个领导人的应变能力,非常强


日媒搜集了安倍这么多年来的大量发言,输入大数据处理库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安倍第一次执政期间,谈到最多的词是 “国家” “改革”


但这些词的效果并不好,尤其是“改革”这个词,日本人似乎并不喜欢听到“改革”


到了2012年第二次执政后,安倍最常用的词变成了 “世界” “经济”


可以看到


“世界”取代了“国家”


“经济”取代了“改革”


第二次执政后,安倍就很少再提“改革”了,他变得喜欢讲世界局势,喜欢直接点出复兴经济了


对于遣词用句的学问,在政治学上是有讲究的


一个政治家,时不时的抛出一个新词,而且是能引起社会讨论的一些新词的话,其实对他的执政大有帮助


一个政治“新词”的诞生,会给人民带来一种 “噢,他还在继续做事” 的感觉


比如安倍高喊,“安倍经济学! ”,那百姓知道了,他在经济上做事了


高喊“一亿总活跃! ”,百姓知道了,噢他在社会民生上做事了


高喊“地球仪外交! ”,百姓知道了,噢他在外交上做事了


通过这种不断高喊通俗易懂口号的方式,其实是在告诉老百姓, 我有在做事噢,我每天都在为你们做事噢,所以你们继续支持我噢


而这些通俗口号所创造的社会讨论热度,也会让老百姓在耳濡目染之下,增加对这位政治人物的认同度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政治策略”



当然你光喊口号不做事肯定也不行,口号喊下去了,配套的政策也要跟上


但是光做事,不喊口号也不行


要即会喊口号,又会做实事,安倍在这一点上很成功,可谓顺利抓住民心


除了“口号政治”的重要性外,安倍还特别擅长拿自己和前政权相比



安倍的演讲和讲话里经常会用到一个词
あの時代 ,意思是“那个时代”


那个时代当然是代词,他不方便明讲,但几乎所有人都懂,安倍的那个时代,指的是“民主党执政时代”


日本民主党2009年-2012年执政,但却政绩惨淡


在消费税问题,美军基地搬迁,福岛大地震,福岛核电站爆炸等诸多重大问题上表现令人失望


所以很快遭到人民唾弃,痛失政权


安倍晋三经常在演讲和讲话里,反思 “那个时代” (那个民主党执政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执政有多烂,多不得民心,政策有多混乱



安倍反复提“那个时代”的目的,一是警醒政府官员做的不好就下台


二是提醒日本百姓,虽然我们自民党还有不少要改进的地方,但和“那个时代的民主党相比,还是好得多了吧”


所以大家继续支持自民党啊,我们至少做的比民主党好


要是民主党再上台,你们只会过的更糟


“那个时代”,成为了安倍用来贬低前朝,拔高自己的代名词


这花招也玩的十分高明



目前自民党的支持度非常高,超过80%,在野党看不到重掌政权的希望



另外从安倍内阁的支持度来看,安倍第二次执政已经成功避免了第一次的支持度“剪刀差”


对于安倍内阁的支持度,始终高于不支持度


这里就必须提到安倍二次执政后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内政外交,内政要硬,外交也不能弱


安倍政权第三大口号“地球仪外交”正是对应着这一点


可以说安倍晋三是日本历史上最积极走出去的首相,这和他年轻时候就跟着他爹,“日本外交部长”安倍晋太郎多次出访国外有关


安倍对于外交这一块的重视程度高于很多日本前首相


上图是2018年,安倍访问世界各国记录


安倍在执政的7年时间里,其喊出的“地球仪外交”已经到访全世界80多个国家


总飞行距离155万公里,足以绕地球38圈


其中去美国自然最多,高达16次访美,成功让奥巴马访问广岛原爆现场



特朗普上台前,安倍压错宝,认为希拉里必赢,特朗普必输,于是在大选结果还没出来前只去见了希拉里,而忽略了特朗普


这让特朗普很不爽


结果大选结果出炉,特朗普当选,安倍傻眼


不过安倍脸变得非常快,在特朗普当选,却还没上任前,他就火速飞到纽约,去祝贺特朗普



要知道这可相当于自打嘴巴的羞辱之旅,噢你当时认定希拉里当选,看不上我,现在我当选了,你就死皮赖脸的贴上来了?


不过美日关系极为重要,即便要承受自打嘴巴的羞辱,安倍还是第一时间就去找了特朗普



在随后的日子里,安倍靠着高尔夫外交,多次和特朗普建立私人感情,强化美日同盟关系


在面对中国方面,安倍的外交手段也很多变,基本是紧贴国际形势,充分展现了那句外交古话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安倍对待中国的态度,有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那就是特朗普上台


以特朗普上台为界,安倍的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明显区别


特朗普上台前是奥巴马时代,奥巴马时代的安倍紧紧拥抱奥巴马的围堵中国政策



在地缘政治上不断给中国找麻烦,故意挑起属于中国的钓鱼岛问题,他对外放话说


钓鱼岛根本就不会成为谈判对象,国土问题不容谈判


在南海,安倍也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指责中国,在国际会议上,安倍公开说


中国军费的增长,是地区动荡的根源



此外,安倍比谁都积极参与奥巴马亲手打造的围堵中国的TPP策略,希望从经济上将中国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之外


安倍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动作,让中日关系跌入冰点


但这一切从2017年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



2017年特朗普正式执政,“特”一上台就先退了安倍心心念念的TPP,随后高举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的大旗,开始用关税勒索全世界各个国家


日本自然也难幸免


作为一个以出口立国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是安倍最怕的东西,这让安倍不得不改变原来死抗中国的外交政策


他开始积极转变态度,就像当初他压错宝,认定希拉里会当选却错了一样


特朗普上台后,安倍开始对中国频频释放善意,在国际场合明显减少对中国的指责,相反呼应中国要求支持全球化的声音,不点名的批评美国


有一个姿势,可以很生动的形容安倍现在的外交形象


那就是安倍的屁股坐在美国大腿上,可身体却朝中国这边倾斜


2017年前还不断指责中国的安倍,在2019年70周年大庆前,向中国发来诚挚祝贺


安倍很清楚,如果任由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无节制发展下去的话,那日本第一个倒霉


他其他的所有振兴政策,也都免谈了


所以即便心里不乐意,他也不得不朝着中国倾斜


这也就成就了我们今年看到了中日元首的良好互动,以及2020年将成型的中国领导人时隔12年后,再次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现在中日之间正在打造一个 “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这个“契合新时代要求”里面的玄机不小,契合有一种为了共同利益不得不合作的味道,一旦该共同利益不存在,两国随时可能翻脸


新时代,自然指的是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保护时代”


如果用一座山来形容现在日本外交的话


那日本和美国与欧盟的关系,就是在山顶的最良好关系


而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则在比山顶低,却比半山腰高的 “8合目位置”



而日本和俄罗斯的关系,基本是在半山腰的5合目位置,因为日本和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争议,以及日俄和平条约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在山头,中国在接近山头,俄罗斯在半山腰,那么对日本来说山脚下是谁?


那应该就是韩国了


日韩关系如此冰冷,不单单是历史原因



日韩关系的冰冷背后,是日韩企业越发对立的竞争关系


这就比较麻烦了,这些年里 “日退韩进” 的现象,是日本必须要去搞搞韩国的主因,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


关于“日退韩进”的相关内容比较庞大,这里就不细说了


只说在日本政商界大致有这么一个共识——


韩国,你凭什么超过日本?


在日本政客,尤其是安倍这种右翼政客眼中,韩国作为日本的前殖民地,想要超越日本,是绝不能容忍的


这是日韩关系在今后也很难搞好的主因



而每个政治人物除了权力外,都想要另一样东西,那个东西叫—— 历史定位


政治家都看重自己的历史定位,毕竟人活一生除了金钱和权力外,还是想要留下点名留青史的东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