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术中国
“见证学术力量 锻造学术精神”——关注“学术中国”,即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学术中国

你适合走学术研究这条路吗?

学术中国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7-14 12:34

正文

来源 | 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作者 | 王德华 编辑:学妹


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者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在Nature 的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博士生》(What makes a good Ph.D student) 中,作者最后列出了一个成功研究者所具备的6个条件 (比较适合生物学等实验科学)


1、具有明确的目的(动机)(Extremely motivated)

2、具有创造力 (Creative)

3、非常聪慧、思维敏捷 (Very smart)

4、工作非常努力 (Very hard working)

5、掌握非常娴熟的(实验)技术 (Very skillful in the lab)

6、非常幸运 (Vey lucky)


文章说,在上面6条中,幸运不是谁都可以依靠的,所以集中发展其他5个方面。


如果你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中的多个方面(如3条以上),学术研究这个职业可能不是很适合你。你需要重新思考你的职业选择。


我觉得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需要和应该了解这几条的内涵,认真思考和分析一下自身的条件,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选择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经常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科学研究。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性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时候过于自卑、不自信,有时候又过于自大、有点狂妄。妄自菲薄和夜郎自大对自己的发展都不利。


下面谈谈我对这几条的理解,与我自己的学生们交流。


1、具有明确的目的(动机)


读博士要有明确的目标,做科学家还是只是让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个经历?做科研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兴趣。目标、动机、愿望和兴趣,有些人开始就有,有些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建立起来的。实际上做任何事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都是有利的,会少走弯路,会集中精力。


目标有大有小,有早有晚。动机和兴趣有强烈程度的差异。


有目标,但一定不是功利性的。


2、具有创造力


学术研究需要创新,需要发现,这就需要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研究的精髓。人都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需要挖掘,需要学习,需要训练。创造能力需要知识和智力的支撑。


创造力有大有小。


创造是新,不是模仿,不是重复。创新是探索未知,解释未知。


3、非常聪慧、思维敏捷


学术研究是智力活动,所以思维需要敏捷,悟性要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规划,善于计划,善于总结,这些都是聪明的基础。人都有一些聪明之处,聪明也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


人的聪慧、悟性和思维等也有程度差异。


聪慧需要汗水、需要专一,聪慧不是固执,不是保守。


4、工作非常努力


学术研究需要专注,专注于掌握文献,专注于实验过程,专注于实验观察,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写作。每一步都需要全力以赴,都需要专心致志。科学研究不是机械劳动,不是8小时工作制。学术研究不需要监工。科学研究忌讳懈怠、散漫,不需要“九三”会员。努力工作不是蛮干,不是没有计划的忙碌。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有思想、有思考的努力工作,不是没有任何计划和思考的努力工作。


努力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5、掌握非常娴熟的(实验)技术


实验科学需要技术,需要设备。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仪器设备的发展和更新,促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对关键技术的熟练掌握,关键设备的熟练操作,是科学研究的保证。熟练掌握一些关键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一些关键仪器设备的操作,是非常必要的。要是在技术手段上有独创,在仪器设备上有专业性的改造,就是“绝活”。


熟练程度也是有差异的。“绝活”不是谁都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