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该书是我年度读书计划的第 9 本书,当前读书目标完成进度:9/24。
德鲁克的这本《21 世纪的管理挑战》写在 20 世纪末,现在过去了接近 20 年,很多内容依然非常有启发。全书分为 6 个章节,每个章节相互独立,关联度较小。以下是我读书的感受。
关于扁平化
德鲁克在第一章就讨论了管理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所有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效的事情,都是管理的核心。一些现代互联网公司以及 Scrum 敏捷软件开发中倡导的原则,也出现在他的书中,比如:强调透明、强调层级尽可能扁平化、强调事情有人负责。
互联网公司都倡导扁平化的管理,为了减少汇报关系,同时将决策权下放,我们公司想了一个词:负责人。负责人不同于 Leader,他更多时候并不承担管理职能,但是他要为某件具体的事情「负责」。所谓的负责,其实就已经包括做决策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意思。这种叫法,既减少了汇报层级,保持了团队的扁平化,又保证了事情有具体的人承担。
关于创新的落地
德鲁克在「变革的引导者」一章中说道,不能混淆 "新奇" 与 "创新",我深感认同。
我觉得一个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可以真正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形态出来之前,那么这个新事物很可能有泡沫。就比如说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最新很热的区块链、电子货币泡沫。
之所以说区块链是泡沫,不是说我不看好它。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后 Nasdaq 指数跌了 80%,但是现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前十大公司,一半以上是科技公司。你看,十几年过去了,原来的泡沫现在已经变成了坚实的地基。
区块链是不是泡沫,核心还是它是否有大量的相关产品出现,解决消费者的各种痛点。当前看来,区块链的发展还在非常早期,并没有被广泛接受的、赢利的产品。
投身于有泡沫的事物怎么样?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你能在 Nasdaq 泡沫破灭前退出,你相当于提前透支了这个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收益,这种暴利谁不眼红?核心就是你不是最后一个接盘侠就行。这本质上就是投机。
投机不是什么坏事,它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最怕的事情是:你在做投机的事情,但是心里面想的是长线投资。巴菲特这么厉害也只能做到 20% 的年化收益率,你如果不承担更多的风险,凭什么比他收益还高。
反馈分析法
德鲁克在「自我管理」一章中,介绍了反馈分析法。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 14 世纪,但是非常有效。所谓的反馈分析法,就是在做决策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理由和预期结果。然后在半年到一年以后,再去回顾当时的分析和判断。
通常你这么尝试一次,结果都是狠狠地打脸。于是乎,在满地找牙之后,你开始痛定思痛:自己当初的判断为什么错了?如果再来一次,自己应该怎么改进?
这种事情做得多了,你自然就进步了。反馈分析法就是这么简单,它把你的想法和结论与真实的结论摆在你面前,强迫让你进行反思。如果不是这样,人们通常会选择性的遗忘自己错误的判断。
而错误(或者失败)对于人的成长却是最有用的。
获取第一手资料
德鲁克在「信息挑战」一章中,强调应该最有价值的信息都是第一手资料。德鲁克推荐自己亲手获得信息,比如亲自与客户聊天,亲自体验竞品,亲自处理反馈。这些原则已经成为我自己每天工作的基础。
我每天就会自己看用户数据,看用户反馈,有些时候也会找产品的用户聊天,这些事情我都不会交给别人做。因为我认为这些第一手资料,才是建立产品认知,并进一步形成自己判断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