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塑造一座具有深圳独特气质的文化中心,一座小高层、高密度的文化中心,一座与城中村亲密互动的文化中心,一座形象与空间富有未来感的文化中心。项目场地:白石龙文化中心项目位于新区大道东北侧,距白石龙地铁站约800米,距深圳北站约900米。项目东、西、南侧紧邻高层城中村,与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一墙之隔;北侧朝城市开放,但仅有约40米面宽可作为项目主要形象面。功能主要包括群众文化推广区、群众艺术交流区、服务及辅助用房等。
项目难点:用地形状不规则、容积率高、展示面少、与周边建筑相互干扰极大、空间死角多。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如何为这块场地量身定制,化劣为优,为片区赋能。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该片区涵盖文化大营救纪念馆、大片城中村、城市慢行步道、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多个生态公园等。我们将场地当作城市的一个放大节点,精心打造成具有丰富体验感和场所精神的公共空间,用它来“缝合”周边资源,意在把公共人流引入场所,并向紧邻的纪念馆和城中村蔓延渗透,形成一个独特的与纪念馆、城中村、城市共享的场所——口袋公园。
从微观人的尺度和体验出发,我们沿基地周边设计一圈游廊作为过渡,可行可居可游,不仅串联城市公共慢行系统,同时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和城中村消极的阴角空间界面激活,使其焕发新生。
在高密度且周边环境复杂的场地,我们希望以解决场地问题为前提,用理性的方式推导出一个感性的场所。
首先,谦逊退让:为照顾周边环境,项目采用最紧凑的布局形式,沿场地四周做最大程度退让(14—32米),自然形成一个简洁纯粹的方盒子;
其次,核心筒偏置。平面接近一个36米×36米正方形,为最大程度满足展览需求,设计师将核心筒偏向南侧背面放置,剩余大空间具备最大灵活性,并面向视野最优方向;再次,首层架空。为引入城市公共人流,解放地面,设计师将方盒子抬升7.2米,采用45°放射式剪力墙结构,打造标志性城市开放空间——口袋公园;第四,水平漫游。设计师沿口袋公园外围布置U形游廊,提供近人尺度漫游路径的同时,形成与现有城中村共享界面,串联城中村和城市人流;最后,垂直漫游。内部一条不断变化的漫游路径串联起建筑各个楼层及各个变化有趣的功能空间,将独特室内空间外化,生成一个戏剧化的立方体。
同一个场所空间,灵活通用,可以实现不同的场景切换,场所本身也更具实用价值。为保证口袋公园的纯粹性,设计采用人车分流,车流沿场地东北角快速进出,人行则从北侧三角形景观入口进入口袋公园,还可通过广场游廊水平漫游或通过入口大扶梯直上二层大堂垂直漫游。
水平漫游:人们沿着游廊动线漫步休闲,并不断与广场空间、城中村底层互动、共享、邂逅。
垂直漫游:由于用地极其紧张,我们将各功能按类别垂直分层,叠加设置。除垂直电梯外,从入口大扶梯开始,一条不断变化的内部垂直漫游路径连通各个楼层,提供空间体验式步行流线,串联起各个有趣的功能空间,并呈现在外立面上。
本着空间的纯粹性与结构的经济性,我们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应对空间需求。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架空层——口袋公园,其空间需要足够的通透性和结构的力量感,理想状态便是无柱空间。因此,我们大胆地采用四片45°放射性剪力墙落地,二、三层整体采用型钢混凝土桁架结构作为转换层,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地实现36米大跨度和无柱空间。结构与空间互为因果,项目实现结构空间一体化。
项目地处南方,为适应特殊的南方气候,遮阳并通风,设计师利用首层架空和游廊檐下空间营造大量遮风避雨的灰空间以及低技低成本生态场所;除此之外,我们希望该文化中心的建筑本身也能实现被动式节能—双层表皮:外层立面UHPC镂空冰裂纹格栅具有遮阳作用,并与内侧玻璃幕墙脱开,留出约60厘米空腔,内侧幕墙设置可开启外窗,充分实现自然通风。
立面外层采用有机冰裂纹式格栅幕墙,以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古典花窗,在表现上有一定的东方韵味。镂空双层幕墙,从不同角度看,建筑体量时而轻盈时而厚重,时而古典时而现代,具有东方朦胧之美。
设计图纸 ▽
设计范围:方案、施工图全程设计(含建筑、室内、景观等)方案团队:蔡钊雄、朱维、胡奇洋、陈奕如、严添龙、梁晨、何润泽、张琪琪、蔡子丰机电团队:李和、卜汪洋、王翰杰、李阳、周永华、黄垂协、钟振涛、蒋玲娜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