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信研究
关注国信研究,实时了解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凌晨爆发!中国资产全线大涨 ·  14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超450亿元!融资客大幅加仓这些股票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巨头突然涨停 ·  昨天  
冠南固收视野  ·  春节CPI价格成色如何?——1月通胀数据解读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国信研究

国信研究 | 研究周刊(10.14-10.20)

国信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10-20 18:00

正文


No.1

固收

估值曲线:三季度基本面整体偏弱,国债收益率波动下行。受监管和政策影响,7月初、8月上旬和9月末债市均出现回调。另外三季度债市交易趋冷,信用债调整更剧烈,信用利差大幅走扩。收益率方面,2024年三季度1年期国债、10年期国债、10年期国开债分别下行17BP、5BP、5BP,3年AAA、3年AA+、3年AA和3年AA-分别上行15BP、14BP、22BP和9BP。信用利差方面,3年AAA、3年AA+、3年AA和3年AA-分别上行32BP、31BP、39BP和26BP。


一波三折:2024年三季度债券收益率波动下行,在7月初、8月初和9月末分别出现短暂回调。7月初央行公告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国债收益率短暂回调,随后受到基本面偏弱的影响,国债收益率继续呈现下行的走势,至降息落地达到短期低点;8月上旬,在大行卖出国债、交易商协会查处国债违规交易等事件影响下,国债收益率再度短暂回调,尔后继续下行并在9月下旬创新低;9月底,政治局会议罕见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债收益率再度大幅回调。


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下调风险继续下降: 2024年三季度,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下调信用债金额474亿,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上调方面,三季度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上调总金额为3,115,略低于去年同期,环比远高于二季度。


违约风险继续下降: 2024年三季度违约率相较于上一年同期有所下滑。三季度首次违约发行人新增了5个,按照广义违约口径(包括展期、交叉违约及技术性违约等)来看,三季度违约金额122亿,违约率0.04%,年化违约率较前几年明显下降。


回收率依然偏低: 2024年三季度,违约债券共回收了本金24.0亿,对应的发行人包括龙光控股、宝龙实业、旭辉集团、潍坊滨海投资、融侨集团、厦门禹洲和华闻传媒,上述主体自偿部分利息或本金。2014年至今,违约债券共兑付本金965.1亿,逾期本金的兑付率为9.3%。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相关声明”。

点击阅读全文



No.2

策略

并购重组是企业应对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变化的高效反应,也是助推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战略。通过复盘并购重组的发展历程,并购重组政策基调经历了宽松到收紧,再到结构性放松的过程。支持传统行业并购,促进传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以及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进而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是未来并购重组政策的主基调。


从长期视角来看,推荐关注小规模持续并购的投资机遇。重大资产重组题材在短期内普遍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行情难以把握,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长期的小规模持续并购更值得关注:一是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二是寻找可以通过技术整合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的并购机会,三是考虑能够通过并购进入新市场或增强现有市场地位的投资机会;四是重点评估并购方是否具备有效整合被收购企业的能力,一般而言小规模的并购更容易实现协同效应。


从并购重组的动因来看,推荐关注产业并购。 一是传统行业并购重组,在政策自上而下的支持下,传统行业内部的并购重组值得关注,例如,中国五矿入股盐湖股份有望进一步加强我国钾、锂资源的保障能力;再如,中国船舶拟重组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有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此外,券商行业内部并购加速,且大多数为同一实控人旗下券商的合并,券商行业内部并购重组,有望助力打造航母券商,培育一流投行。二是科技行业并购重组,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硬科技行业的并购重组将成为并购重组的关键领域。未来政策将持续向硬科技领域倾斜,引导资源向更具潜力和前景的领域聚集,支持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延伸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潜在的并购重组标的普遍具有大市值、高估值、稳盈利的特征。 根据上述线索,我们对潜在的并购重组标的进行梳理,这些标的通常具有大市值特征,并购重组普遍由大市值企业主导,并且这些企业对于整合资源、提高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意愿较强。同时,这些潜在标的具有高估值和稳盈利特点,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盈利下降速率高于股价变动速率,呈现高估特征;科技型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有限,但是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预期而获得较高估值。


风险提示: (1)海外地缘冲突风险;(2)美国大选最终阶段的不确定性;(3)历史复盘和文中涉及上市公司仅作为梳理,不构成当前投资的参考依据。

点击阅读全文



No.3

策略

近期金融、地产、消费等利好政策密集落地,国内政策主线和海外大选成为A股大势和行业筛选的主要依据。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设立,有利于长期增量资金进入股市,也能够帮助市场主体如非银机构、上市公司进行流动性的跨期管理,更好地平抑市场波动。10月18日细则落地后,对市场主线的指引逐步明朗。


短线科技主题并重,中长期有望向大盘和泛红利属性演绎。从政策框架出发,科技主题对降准降息带来的分母端放松更为敏感,且产业发展契合新质生产力方向,受政策的提振更强;中长期来看,风格将转向大盘(大盘成长+大盘蓝筹)和红利,大盘方向受益于财政落地后的分子端提振,市场寻求盈利的确定性,而红利方向受益于货币宽松后的低资金成本和前期相对涨幅偏弱下的高性价比,吸引保险等中长期资金进入布局。从资金行为看,流动性宽松情形下,A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和A500代表的大盘成长有望成为战略资金流入和市场资金抱团的品种,原因在于:其一,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将质押资产限制在股票ETF和沪深300成分股中,这在权益资产中明显偏大盘风格,那么希望获取流动性的非银机构必须先持有大盘蓝筹股;其二,根据回购数据可知,估值较高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第三方融资方式发起回购,或更受益于再贷款工具的推行。而且,从套息交易的角度看,新型货币工具如SFISF等的应用给市场资管机构充足的流动性投入股票市场,高股息、泛红利品种中长期有望因此受益。综上,从政策面和资金面来看,短线科技主题和中长期的大盘+红利配置或将指引新一轮政策的配置主线。


并购重组主题和顺周期领域,关注细分案例和数据验证的结构性机会。分支线索方面,并购重组线索下需要兼顾并购重组后整体资产质量是改善还是拖累,潜在的并购重组标的普遍具有大市值、高估值、稳盈利的特征。地产链、顺周期板块则需要后续量价数据的双向验证,配置时点和推荐顺序相对靠后。


风险提示: (1)中东、朝鲜半岛等海外地缘冲突尚未缓解;(2)美国大选不确定性以及对市场的冲击;(3)海外货币政策的方向与节奏的分化。

点击阅读全文



No.4

策略

本报告基于EPFR数据库中的SRI/ESG统计口径,对2024年9月不同地区和国家的ESG基金资金流动状况进行月度跟踪与分析,其中股票持仓数据为最新2024年8月数据。


全球ESG资金流动状况: 数据库覆盖口径下的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20763亿美元,较上月增加2.13%;资金整体净流出26.88亿美元;其中,大盘成长及大盘价值型ESG基金净流出较多,分别流出9.93亿美元及7.00亿美元;行业主题ESG基金中,材料、医药、基建、房地产、通信、公用事业主题ESG基金实现资金净流入,其余行业主题ESG基金资金均为净流出。债券型ESG基金总规模为7341亿美元,资金净流入13.29亿美元,公司债型、混合债型、主权债型基金资金分别净流入7.16亿美元、净流出5.99亿美元、净流入13.42亿美元。


发达市场ESG资金流动状况: 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18847亿美元,规模较上月增长1.61%;资金净流出39.89亿美元。债券型ESG基金总规模为695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8.79亿美元。


新兴市场ESG资金流动状况: 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1915亿美元,规模增长7.59%;资金净流入13.02亿美元。债券型ESG基金总规模为389亿美元,资金净流入4.51亿美元。


中国ESG资金流动状况: 数据库覆盖口径下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148亿美元,规模增加16.92%;资金净流出0.47亿美元,净流出规模有所降低;行业配置方面,股票型ESG基金配置比例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周期消费、金融和信息技术,配置比例分别为25.30%、21.93%、18.36%,当月增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周期服务、工业和金融,减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医药和通信服务。债券型ESG基金总规模为3.43亿美元,资金净流入0.05亿美元。


美国ESG资金流动状况: 数据库覆盖口径下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5220亿美元,规模增长1.35%;资金净流出34.89亿美元;行业配置方面,股票型基金配置比例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金融、医药,配置比例分别为37.25%、13.81%、13.39%,本月增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金融和医药,减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周期消费和信息技术。债券型ESG基金总规模为116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14亿美元。


日本ESG资金流动状况: 数据库覆盖口径下股票型ESG基金总规模为263亿美元,规模减少0.18%;资金净流入0.4亿美元;行业配置方面,股票型基金配置比例前四的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工业、周期消费和金融,配置比例分别为20.63%、19.47%、17.95%和16.70%,本月增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医药、信息技术和周期消费,减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金融、工业和材料。


风险提示:(1)ESG投资受到清洁能源政策和公司治理规定的影响,节奏具备一定不确定性;(2)海外地缘问题导致的资金净流动,与ESG标签属性关联有限;(3)本文仅对历史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复盘梳理和即时跟踪,不构成对未来相关行情预测。

点击阅读全文



No.5

金工

美国公募基金市场月度收益


2024年9月,美国股票型基金业绩强于债券基金,弱于国际股票基金和资产配置基金。具体来看,9月美国股票型基金、国际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资产配置型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55%、1.91%、1.16%、1.6%。


美国非货币公募基金资金流向


按管理方式:2024年9月,主动管理型基金整体净流出51亿美元,被动基金整体净流入599亿美元。


按资产类型: 2024年9月,美国市场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资金净流出较多,达165亿美元;债券型基金资金净流出485亿美元。


2024年9月,美国市场ETF中,股票型、债券型ETF资金净流入较多,分别达595亿、28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基金中,开放式基金与ETF资金流向相反,表现为资金流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并流入ETF。


头部资管机构资金净流入


统计美国市场在管基金规模Top10资管机构旗下开放式基金2024年9月资金净流入:Top10资管机构资金除了JPMorgan和PIMCO外在2024年9月均为流出,其中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和Vanguard资金净流出较多,分别净流出131和107亿美元。


ETF方面,2024年9月美国ETF规模Top10资管机构均有净流入,其中Vanguard净流入最多,达280亿美元。


美国公募基金市场新发产品


2024年9月,美国基金市场新成立基金共77只,其中包括64只ETF和13只开放式基金产品;按资产类别区分,2024年9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40只、债券型基金30只、资产配置型基金7只。


海外资管机构观点梳理


我们围绕海外头部资管机构近期较为关注的主题,从资管机构公开发布的报告及文章中,整理海外头部资管机构的市场观点及配置建议摘要。本月热点主题包括:欧美政策走势、外资对股票市场观点等。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阅读全文



No.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