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直播
随着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公布,人工智能(AI)与生命科学领域又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根据获奖内容来看,
今年诺贝尔化学3位获奖者均与AI有关
,其中David
Baker作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不仅创建出精确的AI预测工具RoseTTAFold。同时随着今年第三代AlphaFold问世,也带来了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深刻的结构洞见,在2埃(1埃=0.1纳米)的实验误差内预测了约80%的蛋白质-配体复合物。
图: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奖主
John
Jumper以及Demis
Hassabis两人的发现则涉及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将结构预测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转化方法正在迅速推进对基本生物过程的理解,并可以有效地促进药物设计。
与此同时,今年的物理学奖颁发给John
Hopfield和Geoffrey
Hinton,基于其在人工神经网络对机器学习方面形成的奠基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为其突破性发现微小RNA(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也就是说
今年的物、化、生奖均涉及到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状况
。可以见得在这波诺奖之后,AI制药正式乘上风口。
就在化奖公布的同一日,
Basecamp
Research也达成了双重交易
,不仅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签署了协议,而且还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新融资,投资者中不乏罗氏副董事长André
Hoffmann、皇家飞利浦董事长Feike
Sijbesma、联合利华前首席执行官Paul
Polman等知名人物。
据了解,Basecamp
Research 拥有最大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生物数据库之一,
与刚刚拿下诺贝尔化学奖的谷歌DeepMind相似,Basecamp
Research同样借助AI大模型发现新型蛋白质结构,并帮助创造新药
。
据Basecamp
Research介绍,在准确预测大型复杂蛋白质结构和小分子相互作用方面,与AlphaFold2相比,公司的AI发现平台BaseFold对某些蛋白质的预测准确度提高了六倍,在模拟小分子相互作用方面的准确度提高了三倍,
远远超越了AlphaFold2等工具
,为更大型、更复杂的蛋白质提供更可靠的预测数据,以及开发先进的治疗分子至关重要。
与其他AI药物发现领域的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Basecamp致力于探索收集原始生物学数据,创建一个能够比人类更好地洞察生物学的AI系统。
无独有偶,
今日(10月10日)晶泰科技也宣布,其下属部门Ailux
Biologics与强生下属杨森公司签署大分子药物发现AI平台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晶泰科技商业授权杨森及其附属公司使用Ailux自主开发的XtalFold™ AI平台进行大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工程化设计,
图源:Ailux
Biologics官网
据官网介绍,XtalFold™是一套基于AI的软件平台,能够利用序列信息对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建模,从而为大分子药物研发提供快速且准确的结构信息,在多个研发阶段加速创新。
从诺奖颁发以及两家公司Deal的达成时间来看,虽然时机上有所巧
合,但不可否认的是,业界对于AI制药趋势的高度认可,促使着AI与生命科学研究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实际上,AI制药早在几年前就被密切关注着。
在近年来IRA法案以及成本缩减的背景之下,裁员、缩减管线、关闭研发中心似乎是每一个MNC的必经之路。但即便如此,
AI在药物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方面的作用和将可能带来的效益提升仍然为MNC带来了极大的热情
。
以赛诺菲来说,自2023年6月开始,公司就高举“
All
in AI
”的大旗,并陆续深度绑定了超10家专长不一的AI药企,如今年5月牵手
OpenAI、Formation
Bio
,加速AI制药发现,以及去年12月法国初创公司
Aqemia
达成多年期合作协议,利用其生成式AI和深度物理算法及平台设计新型药物分子;同年十月,与
BioMap百图生科
达成大型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百图生科的生命科学大模型(Life
Science AI Foundation Model),共同开发用于生物治疗药物发现的前沿模型,总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
上个月,继礼来与AI生物技术公司Genetic
Leap达成了一项价值高达4.09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协议后。Generate Biomedicines也宣布与诺华达成多靶点合作,以发现和开发横跨多种疾病领域的蛋白质疗法,此次合作中Generate还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分层版税。
如此利好的赛道,中国AI制药企业必定不能缺席。
本月,
阿斯利康宣布和石药集团
共同宣布达成一项潜在总额20.2亿美元的独家授权协议,推进开发一款临床前创新小分子Lp(a)抑制剂YS2302018。但极少被提到的是,
YS2302018是利用AI技术分析目标蛋白与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对成药性进行了优化,最终开发出来的Lp(a)小分子抑制剂。
而就在石药与阿斯利康达成交易的不久前,才在去年与礼来达成潜在15亿美元交易的AI制药公司
锐格医药,再次与基因泰克达成最终购买协议
,后者将获得治疗乳腺癌的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锐格拥有的十多项内部资产均是
基于其专有的rCARD™(计算机加速新药研发)平台搭建的高效研发生态系统所发现,加速创新治疗药物的探索。
图源:锐格医药官网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根据条款协议锐格将获得8.5亿美金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额外的里程碑付款,这笔交易不仅刷新了继百利天恒8亿美元首付款后的另一天花板,也刷新了国内AI制药对外授权首付款纪录。
在越来越多AI所支持的新药出海浪潮之下,似乎越来越认定,通过AI模型的力量不仅能够增加数据的价值,同时也是寒冬中企业调整战略的方向之一,通过扩大对外授权,从而分得创新药市场的一杯羹。